第36章 亲哭了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878更新时间:25/07/08 16:38:25

聚丰酒楼,动作迅猛,赶在其他同行尚未觉醒之际,率先抢占市场高地,名声鹊起。
“成交!”宋皎皎清脆应允,心中底价实则为五十两纹银,看来这道银丝烩,定能卖出天价。

双方郑重签下契约,一式两份,各自执掌。
宋皎皎掂量着手中沉甸甸的钱袋,心满意足,再次提笔,于纸上挥墨几行:
“有彼物兮,冰肌玉质,不入污泥,不资扶植。”
末尾,署名“陈嶷”。
这乃是明代诗人陈嶷,赞颂豆芽的诗句。

“妙哉!”廖掌柜见状,立刻吩咐伙计将字画装裱起来,悬挂于醒目之处,心中笃定,这定能在文人墨客间掀起一股追捧如意菜的风潮。
届时,丰州城内,无人不知如意菜之名!
他看向宋皎皎的眼神,顿时炙热如火,迫不及待发出邀请:“盛娘子可否考虑来我聚丰酒楼做事?”
此女,简直是经商奇才!
宋皎皎婉拒了对方的好意,神色间宠辱不惊,牵起年玟的小手,跨上竹篮,一双明眸中,飞快闪过几分精光与算计。
她当然不是无偿帮助廖掌柜,有了聚丰酒楼这块活招牌,百姓们定会对盛家的仁义之举,更加感激涕零。
前世的宋皎皎,在富裕家庭中长大,与那死鬼丈夫,不过是商业联姻,从小耳濡目染之下,心机与才智,样样不缺,琴棋书画等才艺,更是千金名媛的必备技能。
母女二人离开酒楼,径直前往城中各大米铺。
当前最要紧的,便是在其他商贩察觉之前,大量收购城中积压的陈年黄豆。
一旦他们反应过来,势必会从丰州城以外的地方大量进货,届时,豆芽的价格,定会水涨船高。
不过,宋皎皎早已备好了后招,静待时机。

一上午的奔波,宋皎皎几乎将全城的陈年黄豆扫荡一空,总共收购了三千多斤,却只花费了二两银子。
除此之外,她又买了五十斤陈年大米,三斤五花肉,打了一壶好酒,外加一斤香甜的绿豆糕。
手中有钱,第一件事,当然是改善生活质量。
这段时间,天天不是粟米粥,就是粗面饼,一个多月下来,早已让她无比怀念香喷喷的大米饭。
此外,为了兑现对老钱氏的承诺,宋皎皎还在银铺,精挑细选了三根样式简单的银簪子,以及两朵鲜艳的绢花,转瞬间,又花费了五两银子。

母女二人回到杏花胡同,恰巧在巷口,碰上了卖糖葫芦的小贩。年玟眼巴巴地望着那诱人的糖葫芦,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
“老板,来三串!”宋皎皎豪爽地掏出铜钱,叮嘱年玟:“拿好了,去分给大丫姐姐和大牛弟弟,一人一串。”
“哇塞!”年玟兴奋地拉了拉她的手,示意她蹲下身子,接着,飞快地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双颊瞬间爆红,害羞地盯着自己的鞋面。
宋皎皎微微一怔,旋即笑出声来,也在她的脸颊上亲了一口,“咱家年玟真乖,快去吧,小心脚下。”
年玟乖巧地“嗯”了一声,便蹦蹦跳跳地跑进了院子里。
不一会儿,院子里便爆发出阵阵欢呼雀跃之声。
“我,我再宣布一次,大伯娘是全天下最好的人!”大牛夸张地感叹道,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一边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可爱的小松鼠。
年玟骄傲地抬起下巴,与有荣焉。
那娇憨的模样,真是可爱极了。
引得一旁的大丫,嫉妒不已,她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忿忿不平。没想到年玟精心打扮起来,居然这么好看,简直就像个小仙女似的。
哼!好看有什么用,要不是大伯发善心,她现在还只是个臭要饭的呢!

“天杀的!这个败家媳妇,又买这么多东西,得浪费多少银钱啊!”老钱氏紧紧抓着胸口的衣襟,诶哟诶哟地叫唤着。
院子里堆满了黄豆,几乎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
她眼角的余光瞥见宋皎皎进门,立即双手叉腰,刚要破口大骂,嘴里却忽然被塞进一颗糖葫芦。
年玟眼睛弯弯,眸子里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老钱氏顿了顿,没好气地啐了一句:“一串糖葫芦三文钱,精贵玩意儿留着自己吃,跟你娘一样败家,就知道浪费!”
年玟听了,反而笑得更开心了。
原来在奶奶心里,她跟娘亲越来越像啦!
她又举着糖葫芦,递到老钱氏的嘴边,“吃吧,多吃一颗,再多夸夸娘亲和我。”
然而,老钱氏却误会了她的意思。
对比之下,大牛和大丫这两个亲孙子,有了好吃的,恨不得躲起来偷偷吃完,根本不会像年玟一样贴心。
“奶不爱吃。”她冷硬的语气,柔和了几分,但面相依旧看着凶巴巴的。
年玟还没有反应过来,大牛和大丫却吓得哇哇大叫。
“奶奶好可怕,好像戏文里的母夜叉啊!”
“是啊,是啊!”
老钱氏听了,觉得更加糟心了,脸色黑如锅底。眼看即将发作,大儿媳妇故作神秘的声音,从屋里传了过来。
“娘,快进屋,我给你和二弟妹,带了好东西呢!”
“大嫂带了什么好东西?”王氏闻言,赶紧从房里走了出来,精神奕奕,哪有半分疲惫的样子。原本她还打算装病偷懒,睡个回笼觉呢。
婆媳三人进了上房,宋皎皎也不卖关子,直接拿出了三根银簪子,将其中一支,样式比较繁琐,价格略贵的,递给了老钱氏,剩下的两支一模一样的素钗,则是她和王氏的。
“银簪子?”老钱氏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用牙轻轻咬了一下,真的是银子!
她激动得心脏砰砰直跳,无比珍惜地摩擦着上面的纹路。眼珠一转,立即质问道:“得值不少银子吧?你哪来的钱?”
宋皎皎依旧笑盈盈的,“我跟酒楼谈了笔生意,按照一斤八文钱的价格,每日向他们供应一百斤如意菜。前期每天先给五十斤,等生意火爆之后,再增加供应量。”
话锋一转,她忽然又开口夸赞道:“说起来,这都是娘的功劳,酒楼才肯花大价钱收购。所以,这第一笔银钱,必须得给咱们家的大功臣买银簪子!”
果然,老钱氏相当受用,“那是!老娘日夜不分地伺候那些如意菜,能长得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