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蛋蛋的忧伤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797更新时间:25/07/08 16:38:24

沈烟凌将一半的碎银妥帖地藏于家中,另一半则移入了那方寸空间,作为周转之资。

这般安排,她早已习以为常。眼下,她还未打算将银钱全数交付与林娘和沈大郎。

并非她吝啬不愿,实则她心知,即便此刻双手奉上,他们也定会婉拒,徒增一番推诿。

更何况,沈烟凌的生意方才起步,诸多环节尚需资金投入,乃至购置店铺,开设酒楼,每一项都耗资巨大。

以她目前的积蓄,尚且捉襟见肘,故而她自是选择将银钱暂留于身,以备不时之需。

沈烟凌盘算着,明日定要延长出摊时辰,或中午稍作休整,下午再战。

不仅如此,她还计划着添置更多食材,以丰富摊位品类。

念及她的卤味,沈烟凌心中已有定计,她打算增添卤蛋这一品类。

卤制好的蛋,无需她亲力亲为,只需旁人协助打包即可,如此便可省下她不少精力。

心中有了主意,沈烟凌向来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她索性打消了在家烹饪晚饭的念头,也未打算在家中用膳。

从空间中随意取了些存粮果腹,与沈大郎和林娘知会一声后,她便径直出门,继续为生计奔波。

原本,林娘和沈大郎还想挽留沈烟凌,让她先在家中用过晚饭再出门。

但沈烟凌并未应允,而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门。

沈烟凌的目标明确而坚定,直奔远郊的农贸市场而去。

这处农贸市场,乃是附近山村的村民们自发聚集,售卖自家产的鸡蛋的场所。此地鸡蛋数量充足,且价格相较于其他地方,更为实惠。

尤其沈烟凌出手阔绰,且有意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更是赢得了不少优惠。

究其原因,乃是村民们辛辛苦苦从遥远的山村将鸡蛋运到此处,若不能尽数售出,来回搬运,耗时费力不说,还要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易碎品。

即便如此,鸡蛋仍难免破损,令他们心痛不已。

如今,忽逢一位慷慨的主顾,一下子便将他们所有的鸡蛋尽数买下,他们自是喜出望外。

更令他们欣喜的是,这位大主顾还承诺,日后也会定期前来收购,这如何能不让他们欢欣鼓舞!

另一边,沈烟凌在打探消息时,得知此处亦有菜农售卖蔬菜,她便同样提出了合作的意向。

“若是诸位提供的蔬菜品质上乘,我亦可一次性大量收购。”

“但切记,莫要以次充好,以不新鲜的菜品来蒙骗我。”沈烟凌开门见山,将丑话说在了前头。

“不敢,绝对不敢!”听到沈烟凌还能收购蔬菜,菜农们更是喜不自胜,连忙应承道。

他们盘算着,待下次送鸡蛋过来时,便将新鲜的蔬菜一同带来。

而沈烟凌在与此处的菜农达成协议之后,又与其他几户人家达成了类似的合作意向。

她所需的量甚大,自然不能仅仅依靠一家一户来供应。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她自然是心知肚明。

将食材的问题妥善解决后,沈烟凌也总算放下了一桩心事。

她盘算着再去人牙子那里带两个人回来帮忙,这样一来,沈大郎便可从中脱身,无需每日都来摊位帮忙。

因为沈烟凌深知,沈大郎志在科考,需要静心温习功课,又怎能日日在此耗费光阴。

而且,有了两个人手,平日里她也能轻松不少。

不过,沈烟凌也清楚,大多数卖身之人,都并无多少学问。

沈烟凌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希望能碰碰运气,若是能找到一位精通算术之人,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若是寻不到,那也无妨,她其实也可以雇佣一人专门负责收钱。

只不过,沈烟凌深知,收钱一事,事关重大,实难寻到可靠之人,谁能保证请来的人,不会心生贪念,监守自盗呢?

想到此处,沈烟凌觉得,她独自收账也并非不可行,只是会稍微辛苦一些罢了。

沈烟凌并未萌生让其他人帮忙卤制串串的念头,盖因她深知,这些人的手艺着实平庸,若是口味不佳,又如何能吸引如此众多的食客呢?

虽然她的卤串,堪称蘸什么都美味,但沈烟凌也不愿因此而有所糟蹋。

凭借着上次挑选人手的经验,沈烟凌很快便找到了自己心仪的两个人。

事实上,也正如沈烟凌所预料的那样,想要找到一位精通学问之人,实属不易。

对此,沈烟凌并未强求,而是选择了两位安分能干的妇人,便带着她们返回了家中。

这两位妇人,相较于之前的两位老妇,价格略贵一些。

这也是因为她们身体康健,且比那两位老妇年轻一些,干活也更为利索,这是那人牙子的原话。

沈烟凌便将人带了回来,连带着她之前收购的鸡蛋以及蔬菜,浩浩荡荡地一同回到了宅院之中。

对于沈烟凌所做的决定,林娘和沈大郎并未横加干预。

所以,沈烟凌再次买人一事,林娘也并未多说什么。

又是一个摆摊的日子,将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沈烟凌便准备出发了。

今日,无论沈大郎如何恳求,沈烟凌都未曾应允他一同前往摊位,并苦口婆心地劝说沈大郎,让他安心在家中准备科考事宜。

沈大郎争执不过沈烟凌,也只能无奈地听从了她的安排。

林娘见沈大郎未能前去,便打算亲自出马,却也被沈烟凌婉拒了。

沈烟凌直接说道:“现在人手已经足够了,阿娘还是留在家里休息,顺便照看小幸吧。”

林娘对此颇有异议,最终两人各退一步,林娘答应下午再陪着一同出摊,上午则留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