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桃花债?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933更新时间:25/07/08 16:38:24
凭借着平日里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口粮,张大锤心里有底,再撑个两三天不成问题。因此,这次无论如何他也不愿意冒那个险,让家人外出了。
可黄家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早已是揭不开锅,黄老爷子心疼得直揪心他那宝贝孙女,生怕饿坏了。
沈老爷子同样是愁眉不展,沈家粮仓也见底了。
最终,在沈老爷子严厉的命令下,沈家必须得出一个人。大房派出了沈大郎,二房这次轮到了沈来福,唯独三房,你推我搡,谁也不愿去。沈老爷子一怒之下,一拍桌子,定了沈三郎。
黄家那边,则一口气派出了五个人,算下来,两家这次外出的人数,跟上次比也仅仅少了一个。
待众人离去后,张大锤又一次找到了沈烟凌,脸上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忐忑。
“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才咬着牙没让家里人出去。你说,我是不是想太多了?”
沈烟凌沉默了片刻,心里暗忖,最近张大锤找她的频率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如果不是她多心的话,她甚至能感觉到,张大锤的几个儿子看向她的目光,总是带着些许异样的意味。
思忖片刻,沈烟凌还是温声说道:“若不是万不得已,还是不出去的好。”
她大概能猜到张家的底细,想必还没到那种非得冒着生命危险的地步。
不出所料的话,张家之前肯定带了不少东西回来,再加上张大锤会些医术,从别人手里换些东西也不奇怪。
张大锤听了沈烟凌的话,脸上堆满了笑容,开始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堆家长里短,最后话锋一转,试探性地问沈烟凌对他那几个儿子的感觉如何。
“别看我那几个儿子都是些粗人,但个顶个都是老实本分的……”
张大锤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地推销着他那几个儿子的优点。
“……”沈烟凌一时语塞。
果然,她的直觉没错,张家居然有人对她动了心思。沈烟凌忍不住将目光投向张大锤的那几个儿子。
不料,沈烟凌的目光刚一触及,张大锤的大儿子张大刚和二儿子张大粮就立刻害羞地躲开了她的视线,那模样,简直就像是含苞待放的少女。
沈烟凌看着两个五大三粗的汉子,露出这般带着娇羞的模样,顿时无语凝噎。
“他们都挺好的,以后肯定能遇到更适合自己的!”
沈烟凌脸上挂着公式化的笑容,但话语中婉拒之意,却表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张大锤挠了挠头,讪讪地笑了笑,心里更是觉得,还是自个那几个儿子不成器,配不上沈家这样优秀的姑娘。
沈烟凌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张大锤会有这样的心思,她和张大锤的儿子们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他们怎么会对她产生想法呢?
而张大锤等人,则是因为这几日吃得不好,虽然比起其他人家颗粒无收的惨状,他们还能勉强填饱肚子,已经算是难得的了,但是他们就是忘不了那日沈烟凌炖的野兔汤。
那味道,简直是人间绝味,回味无穷。于是乎,他们几人便动了心思,若是能将沈烟凌娶回家,日后若是太平了,打些野兔回家,岂不是又能天天吃到那美味佳肴了?
再者,张大锤心里也着实欣赏喜爱像沈烟凌这样聪慧的女子。
当然,就算事情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能和沈家交好,日后也能有个照应。
沈烟凌若是知道,这些人居然因为一锅野兔汤就生出这么多想法,恐怕只会更加的无语吧。
张大锤走后,沈烟凌心里也突然想起,在这个时代,女子十五六岁就要嫁人生子。
而她现在这具身体,也正好是十六岁的年纪,在其他人眼里,早已是适婚年龄。
若不是因为要逃荒,恐怕现在也已经要开始相看人家了。她没记错的话,之前她和沈梓洁就已经有人上门提亲了。
幸好还没嫁人!
对于沈烟凌来说,十五六岁在她原来的世界里,不过是还没读完书的高中生而已。
更何况,这里的医疗条件落后,年纪轻轻若是就嫁人生子,一不小心,难产也是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沈烟凌下定了决心,绝不能这么早就嫁人!她也从来没打算随便找个人嫁了。
她活着,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对于爱情,她并不反感,但也不会敷衍,没有让她心动的,她绝不愿意将就。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但外出寻找食物的人们却迟迟没有归来。
“我就说外面危险,不能随便出去,你看,这么晚了都没回来,恐怕是凶多吉少了。”沈和富在一旁小声抱怨道。
一旁焦躁不安地走来走去的李二娘听到这话,顿时怒火中烧,冲着沈和富发泄着怨气:“又不是你出去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要是带了东西回来,你可一口都别想吃!”
就连沈老爷子和沈老太此时也将不满的目光投向了沈和富,没事儿说什么丧气话!
沈和富被众人攻击,顿时噤了声,不敢再多言。
林娘自然也听到了那番混账话,虽然她没有说什么,但她心里却更加焦急了几分,一颗心七上八下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山洞口,静静地等待着沈大郎的归来。
沈世高和沈世升两兄弟见此时山洞里的气氛如此凝重,也跟着惶惶不安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色越来越深沉。
山洞里的沈家人和黄家人再也坐不住了,根本无法入睡,所有人的视线都齐刷刷地聚集在山洞口。
沈烟凌也暗自叹息,这么晚了还没回来,恐怕是真的出事了。
要么是被抓走了,要么是遇到了野兽,亦或是摔倒受伤……沈烟凌在心里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都默默地想了一遍,并且开始在脑海中构思应对的策略。
直到第二日清晨,在山洞里熬了一宿的人们终于撑不住了,开始时不时地小憩一会儿。
这时,外出的人们才终于回来了,一个个身上都或多或少带着伤,而且人数也不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