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逃出生天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2087更新时间:25/07/08 16:38:24
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血红,仿佛预示着前路的艰辛。沈烟凌紧紧跟在爹娘身后,两个年幼的胞弟一左一右,小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茫然。他们稚嫩的眼神清澈见底,却无法理解这场突如其来的迁徙意味着什么。
“沈家的,要走了!”一个洪亮的声音划破了村子的寂静,是邻居老李头在催促。
“来了,来了。”沈老爷子连忙应声,转头对着两个儿子沈大郎和沈二郎吩咐道:“快,把板车推起来,别耽误大家的时间!”
放眼望去,浩浩荡荡的人群,每个人都推着装满家当的沉重板车,如同蜗牛般缓缓移动。面对着前途未卜的逃荒之路,压抑的气氛像一张无形的网,紧紧束缚着每个人的心。
“大家伙加把劲,趁着天还没黑,多赶些路,争取在入夜前找到落脚的地方。”经验丰富的老李头拄着拐杖,不放心地叮嘱着。
其他几家的当家人也纷纷点头应和,虽然故土难离,但昨夜流寇盗贼的烧杀抢掠还历历在目,谁也不敢再多做停留。
他们出发的时间已经不早,为了追赶上大部队,只能争分夺秒,尽可能多赶一些路程。
这些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平日里也算有些力气,可如今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拖着沉重的家当赶路,实在是苦不堪言。
沈烟凌默默地跟在队伍中,心里暗自庆幸,至少现在还不用她来拉板车。真正踏上这条逃荒之路,她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已经身处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原著小说世界里。
两个弟弟紧挨着她,瘦弱的身躯在风中摇摇欲坠。面对着永无止境的赶路,他们懂事地咬紧牙关,努力不让自己掉队。
林娘看着两个面色蜡黄的孩子,心疼得无以复加,几次想把他们抱起来,却又犹豫了。
“阿爹说了,我们是男子汉,不能总是依赖阿娘,阿娘也很辛苦的。”沈世高稚嫩的小脸上带着一丝倔强,认真地说道。
沈世升也跟着点了点头,附和道:“阿娘也会累的。”
听到儿子们如此懂事的话语,林娘的心头涌上一阵暖流,但还是忍不住将目光停留在他们身上,暗暗下定决心,等他们实在走不动了,就轮流抱他们一会儿。她又心疼地看了眼在前面奋力拉车的沈大郎,眼中充满了感激。
夜幕悄然降临,深蓝色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闪烁的星星,为寂静的夜晚带来了一丝生机。
已经连续赶路两个多时辰的众人,脸上都写满了疲惫。
“今天晚上,咱们就在前面那个破庙里将就一晚吧!”
队伍里德高望重的黄老爷子抬起头,看了看逐渐昏暗的天色,放下手中那张已经泛黄的地图,提议道。
“行,就听黄叔的。”沈老爷子和其他几家的当家人都表示赞同。
黄老爷子是他们这群人里年纪最大的,年轻的时候做过走南闯北的游商,去过不少地方,手里还有一张祖传的地图,大家都比较信任和尊敬他。
听到终于可以休息了,沈烟凌在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脚底已经磨出了水泡,双腿也像灌了铅一样沉重,黏腻的汗水浸透了她的衣衫。
她前世虽然也吃过一些苦,但跟现在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幸好原主的身体素质还算不错,不然她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到现在!
逃荒,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和不易。
她低头看着脸色苍白的两个弟弟,心疼地将他们拉到一旁,从怀里掏出自己的水囊,“来,再喝点水。”
沈世升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地靠在沈烟凌身上,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水囊凑到嘴边,他迫不及待地咕噜咕噜喝了起来,甘甜的泉水在口腔中蔓延,让他稍微恢复了一些精神。
等沈世升喝得差不多了,沈世高才接过水囊,小口小口地喝着,“阿姐也喝。”
“你多喝点。”这水是沈烟凌从随身空间里取出来的,空间里的灵泉水每天零点都会自动刷新,保持满盈状态。
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他们只停下来休息了短短的十分钟。她这个十六岁的身体都有些吃不消,更何况是两个年仅五岁的孩子。
虽然在路上,林娘和轮流拉车的沈大郎也曾抱着两个小家伙赶路,但他们毕竟还走了不少路,更何况他们还是两个体弱多病的孩子。
感受到阿姐关切的目光,沈世高吞了吞口水,干渴的嗓子还是没能抵挡住泉水的诱惑,又多喝了几口。
沈烟凌心疼地揉了揉两个小家伙的脑袋,他们乖巧懂事的模样,让人更加怜惜。
现在水可是稀罕物,沈烟凌都是背着人偷偷喝的。在人前,她几乎没有怎么喝水,毕竟只有一个水囊,喝得太多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幸好空间里的水更加解渴,能让她坚持更久。
疲惫不堪的众人原地停下,开始休整。林娘刚想歇口气,就被沈老太粗暴地吆喝过去做饭。
“懒婆娘,一时不叫你就不会动了是吧!”沈老太叉着腰,粗声粗气地骂道,脸上充满了不耐烦。
“我…我这就做饭。”林娘怯懦地应了一声。
说完,她便手脚麻利地从板车上搬下一口破旧的铁锅,就地取材,用几块石头垒成一个简易的灶台,又捡了一些干柴,开始生火。
“瞧你那没用的样子,各房每日轮流做饭,又不是要苛待你。”沈老太瞥了眼唯唯诺诺的林娘,翻了个白眼,转身从板车上拿出今天的口粮:五根干瘪的红薯和一些干野菜。
林娘生好火后,小心翼翼地将红薯埋进火堆里,等烤得差不多熟了,再拿出来。
她将烤熟的红薯搓干净泥土,直接放到锅里,加入清水,再放入一把干野菜,最后撒上一小撮粗盐,这就是沈家十几口人今晚的晚饭了。
晚饭由沈老太负责分配,三个儿子和沈老爷子的碗里分到的红薯和野菜最多。
其次是沈老太和二房、三房的四个孙子。
最后才是大房的两个小孙子和两个孙女,以及三个儿媳妇。
看着木碗里少得可怜的红薯野菜糊糊,沈烟凌没什么食欲,但赶了一天的路,肚子早就空空如也,她只能强迫自己吃下去。
勉强将糊糊吞咽下肚,粘稠的液体带着淡淡的咸味,在她口腔中蔓延开来。她努力地咽下去,安慰自己,这已经比那些粗糙剌嗓子的麦糠好太多了。这还是因为逃荒的第一天,沈老太还愿意拿出一些红薯来煮,再过些日子,恐怕连红薯都没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