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寨主难

类别:幻想言情 作者:字数:3688更新时间:25/07/08 16:37:19

李顾萧紧锁眉头,缓缓摇头:“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一旦她那几个朋友得知她还活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她带下山。我绝不能让她再涉险。”

孟乳娘忧心忡忡地问:“四寨主,小姐之前的确一直与她们形影不离,她们会不会已经察觉到小姐是假死脱身?”

李顾萧语气坚定,斩钉截铁地说:“绝无可能!自从她来到山上,便一直与我在一起,根本没有时间策划这一出戏。除非,她们在上山之前,就预料到会被我们请来。可问题是,在她们上山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她们在哪条船上,她们又怎么会知道我在狮子寨呢?咱们狮子寨下山办事,向来隐秘,从未走漏过风声。”

孟乳娘语重心长地劝慰道:“您说的这些,老身听不太明白。不过,依老身看,小姐现在是真心想留下来。她只是想保全她那几个朋友,能平安下山。她若是不想留下,也不会配合您演这出戏。她要是不信任您,更不敢真的躺进棺材里。”

李顾萧疲惫地用手按了按额头,叹息道:“不知为何,这次见到她,总觉得她心思太重了。我真怕我斗不过她。我斗不过她倒不要紧,我担心的是,把整个狮子寨都搭进去。”

孟乳娘轻轻叹了口气,建议道:“不如,您陪小姐下山散散心,离开寨子一段时间,等您放下心来,再回来。”

李顾萧再次叹息一声:“如今山上,哪里离得开人啊。况且,那丫头,现在困在山上,我还能放心些,到了外面,指不定哪天就把我给卖了,我怕是还帮她数钱。”

孟乳娘笑着说:“这话从何说起,我看小姐心地很善良。”

李顾萧从鼻子里不屑地哼了一声:“是啊,她心正;可是,我不正。咱们这山上干的事,哪一件能跟‘正’字沾边?”

孟乳娘抿了抿嘴,轻声问道:“既然您也这么认为,那您当初又为什么要在这山上当什么四寨主呢?”

李顾萧冷笑一声:“我当然想在山下安稳度日。可这山下,哪里还有我的容身之地?也只有这山林之中,才能苟延残喘。我不比其他几位寨主,身怀绝世武功,下了山,遇到江湖人士,还能勉强应付。我若离开了狮子寨,又怎么能应对得了那些江湖人呢?狮子寨这些年,也算是声名在外,我这个四寨主,真要下了山,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孟乳娘慈祥地笑道:“我看大少爷这些日子,对您跟小姐都挺关心的,不如让他跟着您一起……”

李顾萧略一沉吟,眼神锐利地看向孟乳娘,语气意味深长地问道:“孟妈妈,我问您一句,今天这些话,是谁教您说的?”

孟乳娘脸色一变,往后退了两步,神色慌张地解释道:“没,没有谁,只是我看您跟小姐这样,有些……”

李顾萧却并不理会孟乳娘的辩解,自顾自地说道:“咱们这位大少爷,按理说,自打大寨主去世之后,就应该由他来当这个寨主。我同二哥、三哥两个人,也一直没有什么异议。可是他却一直推辞,只允许山上的弟兄还像之前一样,称他一声少爷。他是您从小带大的,一开始,您说让我带着蚕儿下山些日子,我还以为这是他的意思。可是,您现在又说让他跟着一起,我就有些看不明白了。”

孟乳娘连忙解释道:“您是知道我的,我在这山上的日子,比谁都长,可我向来不参与山上的事务。山上的事,也不是我一个妇人能懂的。我只是年纪大了,看到这些小女孩儿,不忍心她受苦。也不忍心您和她一直这样下去。”

李顾萧微微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一些:“罢了,我不该问您这些的。她那边,还得您费心照顾,只要她不下山,在山上想要什么,您都叫喽啰过来告诉我,我都想办法给她弄来。那三间草屋,便是她的闺房。从今天起,大家闺秀怎么过日子,她就怎么过日子,等回头,我再给她弄两个丫头,您老也能好好歇歇了。”

孟乳娘欣慰地笑道:“歇不歇的,您能不怀疑我,我就知足了。我年纪也大了,在这山上待了一辈子,就盼着最后这几年能平平安安地离开。”

李顾萧连忙赔笑道:“您别这么说,您一手带大的大少爷,有他在,您在这山上,地位不亚于太后娘娘,谁敢不敬重您几分?”

孟乳娘似笑非笑地说:“您也别拿好话哄我,哪家的太后,还得照顾公主啊?好了,天色不早了,明天还有得忙呢,我就在这里守着,您回去休息吧。”

李顾萧心中还想再留下来,但又想到自己若是一直待在这里,孟乳娘定会坐立不安,无法好好休息。如果执意让孟乳娘回去,老人家固执的脾气上来,自己还真不好劝。

李顾萧思虑再三,索性便不再与孟乳娘争辩,独自往后山去找苏殇了。

话说苏殇,喝了些粥水,又跑到厨房拿干净的案板切了些新鲜的黄瓜,用麻油和盐简单地拌了一下。她无意中看到桌上有一罐子白砂糖,不由得喜出望外,小心翼翼地往拌菜里放了一小撮糖,用来提味。

之前的十几天里,她吃的东西实在太过单调了,现在既然有了条件能让自己过得好一点,那便要尽可能的让自己活得舒适一些。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次的变故会在什么时候降临。

“笃笃”的声音,不知不觉间起了变化,苏殇放下手中的拌菜,竖起耳朵仔细倾听,生怕是有什么凶猛的野兽靠近了附近,才会导致那水车发出的声音与之前有所不同。



“蚕儿,你在里面吗?开门。” 屋外,李顾萧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打破了山间的寂静。

苏殇猛然一惊,纤细的黛眉不由自主地蹙起。她哑然失笑,觉得自己实在是有些神经过敏,草木皆兵了。刚才听到的,分明就是再正常不过的敲门声。

“门没插,进来吧。” 苏殇清脆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传出门外,但她身子却未动分毫,依旧端坐在床边。

李顾萧闻言,推门而入。他面带微笑,似乎对于苏殇的怠慢并不在意。他缓步走到苏殇身旁,关切地问道:“住的可还习惯?有没有什么想要的?跟我说,只要我能办到,一定给你弄来。”

苏殇轻轻摇了摇头,如水的眸子平静地望着他,淡淡说道:“眼下倒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若真有什么需求,我自然会跟孟乳娘说的。”

李顾萧听了,依旧笑眯眯的,并不动怒,只是温和地说道:“记得一定要说,在这山上,不必觉得不好意思。怎么只吃这些?我一会儿让人给你送些肉馒头来。”

苏殇的语气依旧不冷不热,带着一丝疏离:“原本熬的肉粥,有些过于油腻,实在难以下咽,就想吃点新鲜的瓜果。你也是知道的,前些日子,我们都是怎么过来的。”

李顾萧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随即又恢复了笑容:“喜欢吃就好。今日天色已晚,明日我就让喽啰们下山,给你好好采办一番。”

苏殇再次摇了摇头,拒绝道:“倒是不必为了我特意下山。对了,山上可有药材?若是有的话,我稍后写个方子,你让人帮我抓些来。”

李顾萧略带讨好地说道:“有的,你可是哪里不舒服?再忍耐一天,明天我请郎中来给你好好瞧瞧。”

苏殇微微侧过头,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倒也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只是些寻常的药材,想调理一下脾胃罢了。话说回来,这些天,你跟我们同吃同住,难道就没有觉得身上有什么不适吗?”

李顾萧笑容满面地说道:“这些日子你受苦了,比起我们,你才是最艰难的。”

苏殇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我其实,原本不必让自己如此艰难的,不是吗?”

李顾萧伸出手,轻轻地搭在苏殇的肩头,柔声说道:“都是我不好,让你受委屈了。”

苏殇毫不犹豫地将李顾萧的手拨开,语气冰冷:“没必要再说这些虚伪的话了。我现在有些累了,天色也不早了,你还是回去吧,外面离不开你。”

李顾萧连忙说道:“你累了就好好歇息,我就在外面守着你。”

苏殇冷笑一声:“你在外面,我如何能够安心歇息?你也是个读书人,难道连这点礼法都不懂吗?”

李顾萧一时语塞,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他连忙站起身,后退几步,说道:“蚕儿说得对,我这就回去。今晚没人陪你,一个人小心灯火。” 说完,便匆匆离开了草屋。

苏殇却连头也未抬,只是默默地吃完了那碗清爽的黄瓜,然后拿起放在一旁的琵琶。

她原本并不擅长音律,更不懂得弹奏琵琶。只是想起牛头曾说过,前世的李苏殇曾被琵琶精附身,便鬼使神差地向李顾萧要了一把琵琶。

李顾萧倒是周到,给苏殇准备了琵琶入门的曲谱。不知是巧合,还是李顾萧有意为之,那曲谱的前面,竟然有着极为详细的指法讲解。

苏殇天资聪颖,又精通瑶琴,此时看起琵琶谱,虽不敢说完全理解,但也能勉强看懂一些。

她一会儿翻看曲谱,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地尝试调弄琴弦。折腾了一个晚上,虽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弹奏还差得很远,但苏殇倒也自娱自乐地勉强弹出了一段不成调的旋律。

她尝试着弹奏了一段极短的《黄莺吟》,虽然荒腔走板,不成曲调,但她却乐在其中。演奏完毕,李苏殇小心地将琵琶收好,挂在了简陋的墙壁之上。

无意间,她看到了放在床上的、玉沐留给自己的衣裳。在衣襟处,一个醒目的“玉”字映入眼帘。

苏殇只当是玉沐将自己的姓氏绣在了衣裳上,心中暗道:“姐姐也真是的,这种时候了,还如此不拘小节。”

当她再次拿起衣裳,仔细端详时,才发现上面所绣的远不止一个“玉”字,而是一首小诗,娟秀的字体,端端正正地绣在了衣裳的内衬上:

惜别人如玉,

何堪驿路泥。

熏风何细细,

芳草竟萋萋。

看到这首平仄并不十分工整的小诗,苏殇立刻认出了这是玉沐的笔迹。她缓缓地坐在床边,紧紧地抱着衣裳,思绪万千,陷入了沉思。

玉沐有话想要告诉自己,可是,有些话,玉沐却不敢当着外人的面说出口。只能借着这首小诗,来暗示自己她心中所想。

“惜别人如玉,何堪驿路泥”,人如玉,大概指的就是自己吧。驿路泥,又是指什么地方呢?是指来时的路途坎坷,还是指未来的道路泥泞?是说没有了自己,她们未来的路将不知该如何走下去吗?应该不至于如此悲观吧。也许,她只是想表达对自己的一点惜别之情吧。

只是,如果仅仅是惜别,又有什么是不能当面说清楚的呢?

不过,玉沐平日里就喜欢吟诗作对,虽然格调不高,水平也十分有限,但此时在自己的衣裳上绣上一首小诗,倒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

熏风细细,芳草萋萋,本该是多么惬意安然的美好景象,可为何偏偏要加上一个“何”字,一个“竟”字,这两个字,完完全全地将玉沐心底的无奈和不甘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想明白了玉沐此时的心境,苏殇不由得再次潸然泪下。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件饱含着玉沐心意的衣裳,叠得整整齐齐,珍而重之地放进了衣柜之中。

转眼间,天色已经大亮。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的唢呐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虽然听不太清楚具体的旋律,但苏殇却心知肚明,那是为自己送葬的哀乐。

“笃笃”的敲门声再次响起,苏殇心中一惊,猛然提到了嗓子眼:此时,李顾萧和孟乳娘应该都在前厅忙碌,还有谁会来找自己呢?

苏殇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拿起靠在墙上的宝剑,缓缓地将剑从剑鞘中抽出。

她仔细地看了一眼锋利的剑刃:还好,李顾萧还不算太坏,这把剑,是真正开了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