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宝物?祸水!
类别:
幻想言情
作者:
字数:2603更新时间:25/07/08 16:36:53
章管家一脸的茫然,眼珠子瞪得老大,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房间里练长枪?”他心中惊呼,这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谁家好人会在屋里舞刀弄枪的?这不是嫌自己家房子太结实,非要给它拆了吗?
然而,身为一个合格的下人,章管家深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迅速调整了自己的表情,脸上堆满了恭敬的笑容,小心翼翼地说道:“没事,没事,以后您要是再不小心弄坏了什么,只管吩咐老奴来收拾就是。万一再割伤了您,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章管家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这位祖宗能稍微消停点,别再这么折腾了。同时,他也决定,一定要尽快把这件事上报,让上面多准备一些易碎品,以备不时之需。
“要好看些的,最好能体现咱们大乾的特色。”司鸿哲似乎对砸东西这件事颇有心得,还不忘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是,是。”章管家连连应声,心里却忍不住嘀咕,这位司鸿将军看起来并没有要停止在房间里练枪的打算啊。既然如此,那再好看的摆件,恐怕也难逃被砸的命运。
另一边,苑歌今天的拍摄安排是上午和晚上有戏,下午的时间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她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郑国平的电话。
电话那头,郑老一听到苑歌又弄到了一批大乾的物件想要出手,顿时喜出望外,二话不说就把下午的安排全部推掉,带着他的得力助手,火急火燎地赶来找苑歌了。
当郑国平走进苑歌的房间,看到眼前的景象时,彻底傻眼了。只见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大乾物件,除了上次见过的茶盏、花瓶之外,竟然还有屏风、桌椅等大型家具,简直就像是搬进了一座小型博物馆。
“苑小友,你这是……”郑国平一脸疑惑地看着苑歌,忍不住问道:“你来拍戏,怎么还随身带着这些东西呢?”
苑歌见郑国平满脸的疑惑,连忙解释道:“我一个朋友要出远门,临走前就把他淘弄来的这些玩意儿都送给我了。你也知道,我最近档期排得太满了,根本抽不出时间回家,只能暂时先放在这儿了。”
对于苑歌时不时冒出来的这些奇奇怪怪的行为,郑国平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并不在意这些细节,然后迫不及待地让小助手打开工具箱,开始对这些古董进行仔细的研究。
两个小时过去了,郑国平终于确认,这些东西全都是货真价实的大乾古董,而且品相都还相当不错,即便他已经见过无数的大乾物件,研究过无数的大乾古董,此时此刻,内心还是激动得难以自持。
郑国平的助手开来了一辆小型货车。由于苑歌的身份比较特殊,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们没有随便找人来帮忙搬运东西,只能郑国平和他的助手两个人亲自上阵,忙上忙下地将这些古董搬运到楼下。
那个巨大的屏风根本进不去电梯,两个人只能咬着牙,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五楼的楼梯抬下去。
“呼……呼……幸亏苑小友你只是住在五楼,要是住在十五楼,我这条老命恐怕都要交代在这里了!”郑国平气喘吁吁地说道。
苑歌哭笑不得地给两人倒上水,略带歉意地说道:“郑老,真是辛苦你们了。”
房间里有地暖,温暖如春,苑歌只在身上披了一件尤嫔给她缝制的冬衣外褂,便觉得十分舒适。
郑国平刚才的注意力完全被那些琳琅满目的古董所吸引,根本没有注意到苑歌身上的衣服。直到此时,他一口气喝光了杯子里的水,才猛然发现了苑歌身上那件与众不同的外褂。
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苑歌的衣服,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很久,突然开口问道:“苑小友,你身上这件衣服……怎么看起来那么像大乾的样式?”
苑歌万万没想到,郑国平的眼光竟然如此敏锐,连这都能被他看出来。
“这是我朋友的妈妈亲手缝制的,她说这是按照大乾的样式做的,但可不是什么大乾的古董。”苑歌连忙解释道。
郑国平听了苑歌的解释,脑海中瞬间就浮现出了司鸿哲的身影。
“如果是他母亲的话,会一些大乾的样式,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他心里想道。
而且,如果这件衣服真的是千年前的古董,历经岁月的洗礼,恐怕也很难保持如此鲜艳的色彩。
他惊叹了一番,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地纠结。
苑歌见状,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不然,她还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件事了。
由于郑国平和他的助手在搬运古董之前,已经将所有的东西都严严实实地打包好了,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里面装的是什么,所以苑歌拥有大量大乾文物这个消息,并没有泄露出去。
……
由于有襄帝亲自下令,沿途护送,苑歌托运的那些冬衣仅仅用了六天的时间,就一路畅通无阻地运到了东平关。
此时的东平关,正值连日大雪,今天好不容易才放晴,可是地上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路面湿滑难行,不少马匹都因为路滑而摔倒在地,车上的物品也散落得到处都是。
运送车队的负责人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感到有些发愁。
“这才刚刚进城,距离军营还有一段路要走,不知道接下来还要出多少状况。”他心里暗暗叫苦。
城门口的百姓们看到一辆辆满载货物的马车驶进城内,都感到十分好奇,纷纷上前询问。
当他们得知这些东西是司鸿将军特意让人从京城带回来,送给东平关将士们的过冬物资时,立刻变得热情起来,主动上前帮忙搬运箱子,朝着军营的方向走去。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地加入到搬运物资的队伍中。
车队继续缓缓地向前行驶。
每当有马匹因为路滑而摔倒,车上的物品散落一地时,立刻就会有热心的百姓跑过来帮忙捡拾东西。
运送车队的伙计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一个个都感到既惊讶又感动。
不过,在惊讶和感动之余,他们的心里也隐隐有些担忧。
现在街道上到处都是抱着货物的百姓,万一有人悄悄地将东西藏起来,那该怎么办?
然而,他们的担忧很快就被证明是多余的了。
半个时辰后,车队终于抵达了军营门口,开始清点货物。
结果让他们感到无比惊讶的是,所有的货物,竟然一件都没有少,甚至还多了不少东西。
原来,是东平关的老百姓们看到他们运送东西十分辛苦,特意送来了一些当地的特产给他们吃。
运货的伙计们都感到十分感动,对东平关的百姓肃然起敬。
仲舒从为首的伙计手中接过司鸿哲写来的书信,认真地阅读了两遍。
信上详细地说明了每一件物资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有些不太容易描述清楚的地方,司鸿哲还特意画了图,简单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其实,在这些货物运送到东平关之前,仲舒就已经收到了司鸿哲寄来的书信,得知了他在京城的情况,也知道了皇上答应过段时间就会放他回边关的消息,心里顿时放松了不少。
现在,看到一车又一车的棉衣运到军营,他更是感到喜不自胜。
东平关的百姓们是自发前来帮忙搬运物资的,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帮忙之后,竟然每家每户都领到了一包暖宝宝和一个热水袋,顿时激动得跪在地上,对着天空不停地叩拜,感谢神明的庇佑。
而将士们也从仲舒军师的手中领到了崭新的冬衣。
这些冬衣不仅轻便舒适,而且还十分暖和,和他们以前穿的那些厚重臃肿的衣服完全不同,穿在身上简直就像是裹着一层温暖的棉被,让将士们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这下,他们终于可以过一个温暖舒适的冬天了!
……
经过了大半个月的闭门抄书,司鸿升总算是完成了襄帝布置的任务。
他将抄好的书呈报给襄帝,虽然最终未能拿回失去的实权,但总算是被允许离开那座禁锢了他许久的府邸了。
重获自由之后,司鸿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郭太傅。
郭太傅一听说司鸿升来了,顿时感到头大如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