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神助?
类别:
幻想言情
作者:
字数:2605更新时间:25/07/08 16:36:53
苑歌签约的新经纪公司,简直乐开了花,仿佛捡到了一个宝贝。这位艺人自带流量和话题,每次卷入网络风波都能巧妙洗白,反倒圈一波路人粉。这让他们觉得,之前花大价钱请的公关团队,简直是浪费钱。
而苑歌出道多年,终于开始从导演和场务的眼中,看到对她演技的肯定时,遥远的大乾王朝,却暗流涌动,风起云涌。
大乾朝廷,金銮殿上。
襄帝面色深沉,目光如炬,手中拿着边疆监军快马加鞭送来的密报,神色变幻莫测,让人难以捉摸。
良久,他才将信递给身旁的几位心腹大臣传阅,语气似漫不经心,却又带着一丝探寻:“诸位爱卿,你们说,这世间真的存在神明吗?”
大臣们战战兢兢地接过书信,飞速浏览,看完后都如同寒蝉一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信中所述之事,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玄之又玄,简直是天方夜谭。
黑夜骤然亮如白昼,光芒万丈。
空荡荡的库房,竟能凭空变出堆积如山的粮食物资。
将士们使用的疗伤圣药,更是拥有着神乎其神的功效,乃是神界的神奇药物。
这一切的一切,都远远超出了人力所能及的范畴,令人匪夷所思。
“皇上,会不会是田公公被人蒙蔽了双眼,以至于出现了幻觉?”最终,还是深受襄帝信任的丞相金炳林,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猜测。
“臣也认为极有可能是这样。”其他大臣纷纷附和道。
“那田公公亲眼所见,库房内凭空出现的粮食,又该作何解释呢?”襄帝再次发问,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再次陷入了沉默,整个金銮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神明之事,乃是天机,他们这些凡夫俗子,又岂敢妄加议论,胡乱揣测呢?
襄帝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随即下令让小太监去将司鸿哲上次从东平关送给尤答应的药膏取来,他要亲自一探究竟。
趁着小太监前去取药的空当,襄帝又点名一位大臣,沉声问道:“如今东平关危在旦夕,若是失守,其余城镇能否抵挡住金国大军的铁蹄?”
很明显,能够站在这里的大臣,都是襄帝的心腹,对他忠心耿耿。
他们都心知肚明,皇上这是想要借刀杀人,除掉司鸿哲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皇上请放心,微臣的侄儿定将誓死守卫丰城,绝不让金人踏入半步!”那大臣连忙表忠心,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想当初,越儿杀了徐京的父母,徐京含恨投奔金国,他们也是这样说的,信誓旦旦地说只是一个朔关而已,他们一定会夺回来的。
然而,事实却是,东平关以几万残兵,硬生生抗下了金人十几万大军的猛烈进攻,苦苦支撑了数月之久,承受了所有的压力。
襄帝眼神复杂地扫过摆在手边的另一封密报,心中五味杂陈,难以言喻。
他对司鸿哲这个儿子,充满了厌恶,甚至是恐惧。
他恨不得这个儿子直接战死沙场,永远不要出现在他的面前,污了他的眼睛。
即便如此,当他看完密报中对东平关战场的详细描述后,还是不得不承认,司鸿哲确实拥有着卓越的领兵才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
只是可惜,奈何他命犯“天煞孤星”,注定孤苦一生,无人相伴。
若不是这个令人厌恶的命格,司鸿哲定然能够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助他稳固江山,开创盛世。
小太监手脚麻利,很快就将尤答应没用完的药膏取了回来,恭敬地呈给皇上。
襄帝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便将药膏递给了下面的几位大臣。
大臣们仔细端详着药膏上栩栩如生的图案,只见一个人的腿上,竟然镶嵌着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奇怪材质的东西,看起来十分诡异,一时之间,都露出了惊奇的神色。
“这应该就是田公公口中所说的,‘神明’赐予的神物吧。”襄帝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
“天佑大乾,这真是我大乾之幸啊!”一位大臣连忙抓住机会,想要奉承襄帝,拍他的马屁。
只是,他的这句话,却并没有迎来其他大臣的附和,反而让整个御书房都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那位大臣这才猛然反应过来……
神明庇佑的,确实是大乾没错。
但准确来说,神明庇佑的,却是大乾的东平关。
而东平关的将领,又是何许人也?
他不正是圣上一直都十分忌惮、厌恶的司鸿哲吗?
现在司鸿哲得到了神明的庇佑和支持,若是心生反叛之意,岂不是能够率领东平关的精兵强将,直捣皇城,颠覆他的统治?
“是臣失言,请圣上恕罪!”那大臣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请罪。
“若真有神明保佑我大乾,那自然是极好的。”襄帝眯起了眼睛,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语气森寒地说道:“可若是假的呢?”
“那这个散布谣言之人,又是抱着怎样的目的呢?”
“他是不是想要借着‘天命所归’的幌子,来逼朕退位让贤,篡夺朕的皇位呢?”
几位大臣都噤若寒蝉,低着头不敢说话。
“不如将司鸿哲召回京城,让他当面述说神明之事,以证真伪?”丞相金炳林提议道:“神明之事是真是假,一试便知。”
“若是他抗旨不尊,不肯回京呢?”襄帝反问道。
“那就以他利用‘神明’造谣生事,妖言惑众,意图谋反,危害朝廷的罪名,将他拿下,就地正法!”丞相金炳林语气冰冷地说道。
听到丞相的这番话,襄帝的脸色明显缓和了许多,心中的担忧也减轻了不少。
“那东平关的防务,又该派何人前去接替呢?”襄帝再次问道。
“齐南戈。”丞相金炳林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当天,襄帝就派人带着圣旨,前往东平关,召司鸿哲回京。
无论‘神明’的出现是真是假,都给了他们一个制衡司鸿哲的机会,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世事难料。
襄帝派去宣旨的人,还没赶到东平关,东平关就再次爆发了战事。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朔关的金国军队来攻城。
而是东平关的将士们主动出击,攻打朔关。
金国人完全没有预料到,大乾的军队竟然会主动出击,攻打朔关。
毕竟,他们驻守朔关的军队,已经和东平关的军队交战过无数次了,但每次都是他们主动进攻东平关,而东平关的军队,则一直都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从未主动出击过。
守城的将领听到巡逻兵的禀报时,还一脸不可置信,再次确认道:“你是说,大乾的军队,竟然敢来攻打朔关了?”
他们只有区区几万人马,怎么敢主动来攻打朔关呢?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匪夷所思!
“是的,大人,再过半柱香的功夫,他们就要兵临城下了。”前来禀报的巡逻兵也是一脸懵逼,难以置信地说道。
守城将领连忙让人去通知阿萨罕和徐京等人,让他们做好迎战的准备。
营寨内,阿萨罕和徐京等人听到小兵的禀报后,反应和今天的守城将领差不多,都觉得难以置信,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一般。
“难不成是那个神明,又给了他们什么威力强大的攻城神器?”阿萨罕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此,他认为只有神明的力量,才能让大乾的军队如此大胆,敢于主动攻打朔关。
“让我带兵迎战吧!”徐京主动请缨道:“若是让他们兵临城下,万一他们有什么攻城利器,只怕朔关难以守住……”
毕竟,神明的神奇之处,他们都是亲身体验过的,不得不防。
不给大乾军队兵临城下的机会,他们就无法使用那些威力强大的攻城利器。
“可是,上次那些大乾士兵说,那些去烧粮草的大乾士兵,个个都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校尉神色有些慌乱地说道。
“你觉得若是每个大乾士兵都能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他们还会时隔这么久,没有任何动作吗?”阿萨罕反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
听到阿萨罕的这番话,校尉的神色这才稍微安定了一些,心中的恐惧也减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