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晨光书院的启航

类别:幻想言情 作者:字数:1136更新时间:25/07/08 16:36:52

“谁的词?”

“苏轼。”

陈易婧听到这回答,嘴角微微扬起。她轻轻取出一张洁白的手帕,小心翼翼地擦去了小霜降脸颊上的泪珠,语气温柔得像清风拂过:“好了,别哭了。去吧,找何雨辰玩去。”

何雨辰是怀明的长子,年满八岁,比小霜降刚好大两岁,是她最喜欢跟随打闹的伙伴。

看着小霜降蹦蹦跳跳地离开,陈易婧缓缓收起了手中戒尺,眉目间有几分复杂的情绪。她转过身,望向刚刚忙碌完剪枝工作的朱天风,有些犹豫地问道:“王爷,你说……我们是不是对她太严了?”

咔嚓。

朱天风手中的剪刀清脆作响。他将一枝不规则的藤条剪断,认真地检查着手中的成品,淡然道:“你看,现在规整多了,漂亮吧?”

陈易婧无奈地叹了口气,但眉头还是舒展了一些。“规整了确实好看,不过,你心可真够硬的。”

朱天风却并未在意她的评价,悠悠地念了一句:“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无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是为她好。”

他的话虽理智又严肃,但陈易婧却被他突然严谨的模样逗笑了。“好吧,那为下一代铺路的院长大人,一会儿想吃点什么呀?”

朱天风想了想,却神情松弛地回了句:“随便吧。”

陈易婧挑眉,轻声调侃:“还真没有叫‘随便’的菜。要不然,清蒸鱼怎么样?”

“好,就这个。”

看着他继续埋头侍弄花草,陈易婧收起笑意,转身向厨房走去。一边走,她一边细细打量周围的环境。竹影斑驳、松涛阵阵,仿佛每一片叶子的沙沙声,都在诉说这里的清幽与宁静。她不禁感叹:“这样的地方,难怪能够滋养出让人仰慕的书卷气。”

——

小霜降六岁的寒假,国故书院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第一次正式对外招生。

消息通过朋友圈传播,仅几天工夫,便吸引到了十二名学生。其中最年纪尚幼的只有三岁,最大的已是十五岁少年。

开学的前一日,小雪刚刚飘落,书院浸没在银白的世界中,显得格外清朗纯净。松柏之间的薄雪,为这学堂增添了几分风雅意趣。陈易婧特意拉了一条横幅,上书“国故书院年月第一批学生集结”,还请来了专业摄影师,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这天清晨,她与朱天风并肩坐在学堂外的长椅上,两边站着新收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换上了朱天风特地定制的大明制书生服,虽然天气冷得刺骨,但每个人的脸上却洋溢着兴奋的笑意。

“大家知道我们书院的院训是什么吗?”陈易婧立在众人前方,微微扬声问道。

孩子们齐声回答:“厚德载物!”

朱天风嘴角微微翘起,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一刻,他在内心暗暗发誓:此生,一定要践行这样的信念,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瑰宝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清晨的铃声忽然响起。

“好了,去教室吧。”陈易婧柔声催促着,看着这些稚嫩的身影一个接一个涌入书堂,连小霜降那蹦跳的小辫也消失在门后。

透过门窗,她瞧见朱天风站在讲台上,正为一群目不转睛的学生们讲解《千字文》。他神情专注,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师者风范,而台下的孩子们也一个个全神贯注,仿佛每一句话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宝。

陈易婧怔怔地望了一会儿,最后含着一抹笑意,披上围裙回到厨房,开始忙活这一群师生的午餐。

她抬头看了一眼窗外的天幕,微弱而细长的一道紫光划过天际,像是一种无声的守护。

“放心吧,他在这里很好,而我,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