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明宫秘史,恩怨交织
类别:
幻想言情
作者:
字数:1374更新时间:25/07/08 16:36:52
“明末亡国之君,亡于谁手?”他啜了一口热水,双眼直视眼前的陈易婧。
“是崇祯皇帝。”陈易婧答得干脆,那段历史她记忆犹新。
“他叫什么名字?”语气虽然平静,王爷的眼神却燃着一丝期待。
“等一下,我查查。”陈易婧掏出手机搜索了片刻,随后说道,“明思宗,朱由检。”
“皇兄之子?”王爷的手微微握紧。
“您认识他?”陈易婧疑惑地问。
王爷摇了摇头,叹道:“我离开时,他尚未降生。”
停顿片刻,他的语气虽不见怒意,却带着深深的疑惑:“为何是他?那我的皇兄呢?”
陈易婧深吸一口气,从古至今的时间长河似乎在她脑中涌动。她耐心地为王爷梳理起自万历三十八年后发生的历史事件。
---
万历三十九年,明思宗朱由检出生,其母刘氏地位卑微,始终不得神宗宠爱。然而,就在这片宁静的皇宫中,一场暗流涌动的权力游戏却悄然展开。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慈庆宫突生波澜。一名名叫张差的太监,手执枣木棍闯入太子朱常洛的宫寝,见人便打,惊恐中更伤及多人。张差最后在殿前的房檐下被擒获,经严刑审问,供出幕后主使正是万贵妃的亲近心腹庞保与刘成!
万贵妃眼见事态败露,竟扑倒在神宗面前,以眼泪掩饰罪行。她向皇帝哭诉求情,而太子朱常洛差点命丧,却让诸臣议论纷纷,向神宗施压。然而,神宗始终偏袒万贵妃,只象征性地严惩了张差,却放过了背后真凶。直到六月初一,神宗才下密诏指使太监秘密除去了庞保与刘成,这才终结了所谓的“梃击案”。
听着陈易婧的讲述,王爷陡然一拍桌子,声音如雷:“可恶的贱妇!”
---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驾崩,皇长子朱常洛继位,改元泰昌。这位太子继位后力求革新,停止矿税、榷税,整顿纲纪。然而,就在他努力拨乱反正之际,却遭遇了一场致命的阴谋。新帝继位不到十日,郑贵妃亲信崔文升故意献上“通利药”。
朱常洛服下后,竟腹泻不止,短短一天夜便泻了三四十次,几近身虚力竭。残喘的他,眼见自己时日无多,在生命尽头召见了皇长子朱由校及众臣,试图交代后事。然而,他最后却草率服下另一颗被大臣阻止的红色药丸。服后稍感舒适,然而,当夜就病情恶化,最终于九月初一驾崩。
“贱妇!奸臣!他们害死了皇长兄!”王爷面容狰狞,双拳紧握,声音中透露出无法遏制的怒火。
然而,这仅仅只是黑暗的开端。
---
泰昌去世后,他的长子朱由校继位,年号天启,然而这位仅十五岁的皇帝从未真正掌握过权力。
陈易婧一边细细述史,一边关注着王爷的脸色:“朱由校自幼与弟弟朱由检寄养在宫妃李选侍处。而这位李选侍却与太监魏忠贤狼狈为奸,图谋控制朝局。”
李选侍借着抚养之名,终日掌控幼帝,将其视为傀儡。光宗驾崩的同日,李选侍更联手魏忠贤,企图挟持少帝,以自身权势称“太后”,彻底操控朝廷。然而,得知消息的杨涟等正直臣子迅速制止了这场闹剧,最终成功护送朱由校至文华殿举行登基仪式。
这场“移宫案”中,李选侍被强行驱逐出了乾清宫,而杨涟等正派势力一时间也被推上舞台。然而世事无常,正直的东林党却很快迎来了权力争斗中最惨烈的失败。
---
天启三年至五年,魏忠贤逐步掌控朝廷,东厂权杖傲然横行。杨涟接连弹劾魏忠贤,却换来被褫职、监禁,最终惨死狱中。而后金势力攻取旅顺与背货,朝廷内外交困,百姓流离失所,江南地区更遭遇大旱和蝗灾,到处哀鸿遍野。
内忧与外患仿佛吞噬了朱由校脆弱的帝国。这正是魏忠贤与他那令人作呕的情妇客氏的巅峰时刻。而年轻的朱由校却愈发体弱,终因一次偶然的落水事件,身体迅速恶化,彻底沉疴不起。
直到最后,他眼睁睁看着魏忠贤始终借势操控政局,在病榻上发出一纸诏令,承认魏忠贤的功劳,甚至将其亲眷封为东安侯。
---
听到此处,王爷已面如死灰,双眼中带着怒火与不甘。他低声自语:“朱由校,这般软弱无能,岂不毁了祖业!”
陈易婧望了望他的神情,叹道:“王爷,这才只是故事的一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