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授课风波
类别:
幻想言情
作者:
字数:1995更新时间:25/07/08 16:36:45
尝试过后,学子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要知道,并非每个读书人都甘愿埋首书卷,贪玩,本就是孩子们的天性。然而,林婉诗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却能让那些不爱课堂的学子们也听得兴致盎然。
眼下,他正苦思冥想,如何才能让那些固执己见的老夫子们转变授课方式。否则,这与普通学堂又有何异?观察下来,他确实为此头疼不已。思及此,林婉诗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轻声道:“我这里倒是有个策略,或许能让那些夫子转变心意,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放手一试。”
纪文晔也正为此事烦恼不已,不过这大夏学府,倒是给他带来了不少启发。兵法课便是其一,将书本印刷成册,让每个学子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课本,这对于学子和朝廷而言,无疑是双赢的局面。
只是,那些老夫子们不愿接受新型的授课方式,导致许多学子因此厌学,这样的情况,绝非个例。就他接手这两个月的时间,便有不少学子因为学院考核不合格,而主动放弃了学习。
听闻林婉诗的话,他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林婉诗见状,啧啧摇头,打趣道:“如此俊俏的小生,怎能动不动就翻白眼,实在有失风度啊。”
纪文晔没好气地说道:“别卖关子了,有话直说,究竟有什么办法?”祁诗荣只给了他一年的时间来整顿大夏学府,两名掌院倒是很快接受了他的提议,可下达的政策,依旧难以撼动那些老夫子的地位。
林婉诗缓缓说道:“择取同一堂课,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进行授课。课后,让两堂课的学子同时参与考核,哪堂课的学子考核成绩更为优秀,便证明谁的授课方式更胜一筹。”
“这只是其一,其二,考核完毕后,成绩公布,再让两堂课的学子相互调换,最后让学子们亲自评比,哪一种授课方式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其三,大夏学府的宗旨,是让所有人都能够识字,读书明事理,并非一定要以考取功名为唯一目的。这一代人或许无法金榜题名,但若是人人皆识字明理,影响的便是一代又一代的人,说不定他们的后代,在何时便能一举高中,为家族争光了。”
纪文晔听完她的一番话,顿时茅塞顿开。原来,一开始他强硬地要求夫子们更换授课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甚至为此,他不惜以身作则,亲自尝试林婉诗留下的授课方式,以此来证明这种授课方式相较于传统授课方式,确实更有益处。
“我这就让人去办。”纪文晔迫不及待地说道。
林婉诗补充道:“让掌院和副掌院也一同过来商议此事吧。”
纪文晔点头,立刻安排人手将二人请来。几人经过一番细致的商讨后,最终决定由林婉诗出面,负责拟定授课内容与考核题目。
消息一经传出,学府内的学子们都兴奋不已,他们无比期待能够亲身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
在林婉诗的建议下,大夏学府开始有条不紊地实施这一系列的试验。学子们被分为了两个小组,一组依旧按照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学习,而另一组则大胆尝试林婉诗提出的创新方法。课程内容完全相同,但教学方式却截然不同。
这几日,林婉诗几乎都泡在了大夏学府里,就连祁诗荣亲自去府上找了她两次,都没能见到她的人影。
时光飞逝,转眼间便到了考核的日子。学子们在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中完成了考核。成绩公布后,两组学子之间的成绩差异,让所有人都感到无比惊讶。
在林婉诗的授课方式下,学子们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明显更胜一筹。
看着这两组截然不同的成绩,老夫子们都难以置信,纷纷惊呼:“这,这怎么可能?”
甚至有人质疑道:“该不会是有人提前泄题了吧?”
立即有人反驳道:“此言差矣,林大人既然创办了大夏学府,自然是希望学府能够涌现出更多的人才,又怎么可能主动泄题呢?”
面对老夫子们的质疑,林婉诗并没有急于辩解。接下来,按照她的计划,两组学子进行了对调。
学子们在新的授课模式下继续学习,他们开始逐渐适应,并喜欢上了这种互动性和实践性更强的教学方法。
最终,学子们对于两种授课方式的评价也陆续出炉。绝大多数学子都表示,林婉诗的授课方式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如此一来,让纪文晔头疼不已的事情,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就被林婉诗轻松解决。虽说仍有一些夫子对这种教学方式持有异议,但在确凿的事实依据面前,他们也不得不选择沉默。
林婉诗看向纪文晔,语重心长地说道:“或许一开始,他们会对这种教学方式有些抵触,但毕竟他们已经教了一辈子的书,我们也不必强求他们完全按照这个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
“只要他们不再抵触这种教学模式,不再在学府内公开表达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不满,就已经足够了。”
尊重他人,亦是尊重自己。老夫子们的教学模式或许无法被广泛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纪文晔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在纪文晔的精心管理下,大夏学府的各项事务都井井有条,林婉诗也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指出的地方。只是,每当系统推出了新的教科书后,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兑换出来。教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才是王道。
如今,大夏的印刷术已逐步成熟,能够印刷出来的书本既清晰又工整。工部尚书迟毅,正准备将这项技术逐步推广到民间。而人选,便从大夏学府的学子中挑选。实际上,林婉诗给工部提供的不少实用工具,在工部经过试验后,效果都非常不错,因此,工部也都逐一将这些工具投放到大夏学府,供学子们学习。
只是,学子们学成之后,如果想要独立门户,就需要在工部进行报备。这让林婉诗联想到了后世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