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谁是功臣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264更新时间:25/07/08 16:34:58

一位身着简朴素衣,却难掩天生丽质的女子,步履轻缓地走入金銮殿。她的出现,如同一阵清风拂过,让这庄严肃穆的大殿都亮堂了几分。

竟然是徐梦欣!

那些原本还气焰嚣张的官员们,如同白日见鬼一般,瞬间脸色惨白,额头冷汗涔涔而下。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徐梦欣会突然现身,而且偏偏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高座之上的司树晃,看着款款走入大殿的徐梦欣,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令人难以捉摸的光芒。

“诸位爱卿,”司树晃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朕来为你们引荐一位功臣,这位便是此次江南税款一案中,功不可没的徐梦欣。”他修长的手指指向徐梦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威严。

徐梦欣莲步轻移,上前一步,对着司树晃微微施礼,随后,她清冷的目光扫过殿下众人,语气淡然地说道:“各位大人,真是久违了。”

司树晃接过黄良递来的书信,漫不经心地翻阅了几眼,突然,他脸色骤变,猛地将书信狠狠摔在龙案之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大殿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般。

“都给朕睁大你们的眼睛,好好看看这些究竟是什么东西!”司树晃怒声斥责道,声音如同雷霆般炸响,带着帝王与生俱来的威严和无法遏制的怒火。

黄良见状,连忙小心翼翼地将散落在地的书信捡起,恭敬地分发给殿内的各位官员。

官员们战战兢兢地接过书信,颤抖着双手缓缓打开。当他们的目光触及书信上的内容时,原本还带着侥幸心理的脸色,瞬间变得如同死灰一般,没有一丝血色。

书信之上,详细记录着他们与江南官员相互勾结,走私贪污的种种罪证,每一笔,每一条,都写得清清楚楚,证据确凿,铁证如山,让他们根本无从抵赖,也无处可逃。

“这……这……”官员们拿着书信,语无伦次,浑身颤抖得如同筛糠一般,再也没有了之前那副嚣张跋扈的模样,只剩下无尽的恐惧和深深的绝望。

司树晃看着这些官员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的狼狈模样,心中的怒火更盛,他猛地站起身,龙袍猎猎作响,仿佛要将这群蛀虫彻底吞噬。

“现在,你们还有何话可说?!”司树晃怒声质问道,声音如同九天落下的惊雷一般,震慑着每一个人的心魂。

官员们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压力,纷纷跪倒在地,将头磕得“咚咚”作响,口中不断地哭喊着,哀求着司树晃的宽恕。

“皇上饶命啊!皇上饶命啊!臣等知罪!臣等罪该万死!”官员们涕泗横流,哭嚎之声响彻大殿,昔日道貌岸然的模样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丑态百出的求饶。

司树晃眼神冰冷地看着跪倒一地的官员,眼中充满了厌恶和深深的失望。

“朕一直以为,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是朝廷的栋梁之才,却万万没有想到,你们竟然如此贪婪腐朽,背叛朝廷,鱼肉百姓,简直是让朕失望至极!”司树晃厉声斥责道,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愤怒和失望,仿佛一把把利剑,狠狠地刺向这些贪官污吏的心脏。

“朕再问你们一次,尔等可知罪?!”司树晃再次怒声喝问,声音如同惊雷般炸响,震得人心惊胆战。

官员们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口中哀嚎着:“臣等知罪!臣等罪该万死!求皇上饶命!求皇上饶命啊!”

往日里威严庄重的金銮殿,此刻却如同人间炼狱一般,弥漫着恐惧和绝望的气息,让人不寒而栗。

司树晃的声音,如同死神发出的宣判,在大殿上空不断回荡,震慑着每一个人的灵魂。

“如此大逆不道之罪,朕绝不姑息!”司树晃怒声喝道,“传朕旨意,即刻起,将宁王,城守,以及所有涉案人等,一律缉拿归案,严惩不贷!”

“御林军何在!”司树晃一声令下,大殿之外立刻涌入无数身披铠甲、手持利刃的御林军,他们个个神情肃穆,气势如虹,如同从地狱走出的铁血军团。

“臣等在!”御林军齐声应道,声音洪亮,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金銮殿都震塌一般。

“即刻出发,捉拿叛贼!”司树晃命令道,“务必将他们全部押解入京,听候发落!”

“臣等遵旨!”御林军领命,迅速行动,雷厉风行,没有一丝犹豫。

朝堂之上,所有的大臣都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更没有人敢出言反对司树晃的决定。

司树晃的果断和决绝,让他们再次见识到了这位年轻帝王的威严和手腕,也让他们明白,触怒龙颜的后果,是何等的可怕。

那些原本心怀鬼胎,暗中与宁王勾结的官员,更是吓得魂飞魄散,面如土色,仿佛末日降临一般。

在御林军的铁腕行动之下,宁王,城守,以及一干涉案人等,悉数落网,被押解入京,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经过刑部的严密审讯,他们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谋反的阴谋,也彻底暴露在了阳光之下。

司树晃下旨,昭告天下,历数宁王和城守的种种罪状,并宣布依法严惩。宁王被废为庶人,永远圈禁,城守被处以极刑,以儆效尤,所有涉案官员,一律革职查办,永不录用。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一片肃然,百姓们拍手称快,人心大快。

经过这场惊心动魄的风波,司树晃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朝堂和地方,都存在着诸多弊病,如果不加以整治,必将动摇国本。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下定决心,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肃清吏治,整顿朝纲。

“黄良。”司树晃将黄良唤到近前,语气郑重地说道,“拟旨,朕要开始推行新政。”

“皇上圣明。”黄良躬身领命,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年轻帝王的敬佩之情。

“皇上,江南水患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当务之急,是赈灾济民。”一旁的徐梦欣看着司树晃,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欣儿所言极是。”司树晃点了点头,深以为然,“朕已命户部拨付赈灾款,务必尽快送到灾民手中,解他们燃眉之急。”

“此外,还要兴修水利,疏通河道,从根本上解决水患问题,才能让百姓们彻底摆脱困境。”徐梦欣补充道,她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

“朕正有此意。”司树晃赞许地看着徐梦欣,眼中充满了欣赏之情,“有欣儿在朕身边,真是朕之幸事。”

景王在此次事件中,也表现得十分出色,得到了司树晃的认可和重用。

司树晃任命景王为钦差大臣,巡视各地,监督新政的推行情况,确保新政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惠及百姓。

景王虽然平日里嬉笑玩闹,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但在关键时刻,却也能够独当一面,尽职尽责,不负司树晃的期望。

“皇兄,这钦差大臣,责任重大,我怕我做不好,辜负了皇兄的信任。”景王有些忐忑地对司树晃说道,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景儿,朕相信你。”司树晃拍了拍景王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天资聪颖,又有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定能不负朕望,将新政推行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