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遗产风波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021更新时间:25/07/08 16:34:56

“阿姊可真会说笑,这宣家上下,谁人不知老幺发家致富的第一桶金,究竟是从何而来?”老太太神色泰然,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想当年,你女儿娥华占用了我们三房的荒地才得以开垦。她离世之时,可是分出了四成遗产,交由我们三房打理。”三房老太太气场十足,伸出四个手指,在众人眼前晃了晃。

她语气从容,接着说道:“如今,德泉的遗产,自然也应当分出四成才是。”

崔佩昕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带着不屑的意味,吐出两个字:“一派胡言!”

思绪如潮水般涌来,当年,她的母亲临危受命,为了支援边疆将士,毅然决然地随父亲奔赴战场,最终马革裹尸,魂断沙场。

而那时的崔佩昕,因为早已与沈家定下婚约,便听信了沈家和宣家的谗言,未出阁便住进了沈府。

也正是因为她住进了沈府,宣家上下都默认她已经是沈家的人,所以母亲的遗产,自然也就没有她的份。

然而,母亲生前经营商行,积累了巨额财富,可谓是富甲一方。自从嫁给父亲之后,那商行便更名为崔氏商行。

母亲牺牲后,商行便一直留在京都,没有文景帝的旨意,商行的管事们都不得擅自离京。

还有一半遗产并非商行,而是些金银珠宝,以及八百食邑,全部由外祖母保管。

前世,那一半遗产中的金银珠宝,全都被宣玉挥霍一空,而那八百食邑……

则是由于太过贫瘠,无法缴纳赋税,宣玉竟然逼迫百姓开垦荒地,结果却硬生生地把人家给逼得家破人亡……

所以,这三房老太太简直就是在信口雌黄,想在这里诓骗谁呢?

听到崔佩昕那句“一派胡言”,老太太气得嘴角都微微抽动起来。

她看着眼前这个年纪尚小的女郎,厉声喝道:“你这女娃是何方人士?竟敢在宣家信口雌黄!”

慈禅牢记沈卫的嘱托,要保护好崔郡主,他从门外缓步走进来,沉声道:“放肆!这位乃是荣国公之女,崔家郡主!”

宣娥华的女儿?刚刚被封为郡主的崔家女?

三房老太太尴尬地眨了眨眼,宣家众人的目光也都齐刷刷地落在崔佩昕的身上。

慈禅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老太太,继续说道:“即便诸位与郡主有血缘关系,但见到陛下亲封的郡主,也应当行礼才是,否则岂不是坏了规矩?”

慈禅身形高大,气场强大,仅仅是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他冷着脸环视众人,语气冰冷地问道:“难道,你们都不会行礼吗?”

程氏原本正提着茶壶,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不由得一顿,连忙放下茶壶,对着崔佩昕恭敬地作揖道:“民妇见过昭宁郡主。”

其他人见状,哪里还敢继续坐着,也顾不得老太太的脸色,连忙起身作揖,“见过昭宁郡主……”

一场风波,这才暂时平息下来。崔佩昕朝着慈禅微微点头,以示感谢,慈禅则默默地退出了膳厅。

三房老太太见崔佩昕竟然还需要一个侍卫来撑场面,便认定她一定是个软弱可欺之人,随便拿捏就能粉身碎骨。

她冷笑一声,语气不善地问道:“外孙女说我一派胡言,莫非是觉得我这把老骨头在说谎不成?”

崔佩昕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轻声说道:“只是觉得您在痴人说梦罢了。”

“你放肆!”三房老太太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她万万没有想到,崔佩昕竟然如此不敬长辈!

谁知,崔佩昕接下来的话,更是让她哑口无言。

“本郡主可以放肆的地方多了去了,只是老太太提及本郡主母亲的遗产,作为她的女儿,我自然要反驳您。”

崔佩昕目光如炬,直视着老太太,语气冰冷地说道:“若不是顾及您是宣家的老太,本郡主完全可以说一句,如果没有我母亲开垦那片荒地,宣家这辈子都发不了财。”

“还给您分四成遗产,怕是您昨晚睡觉前枕头垫得太高了吧!”

三房老太太听了这话,浑身都忍不住颤抖起来,她捂住胸口,气得说不出话来。

“若没有本郡主母亲出嫁前拿出的银钱来养活宣家,又何来你现在这满院子的商贾?”

“又何来你现在这舒心的日子,还能听听小曲,喝喝雪芽?别说我母亲的遗产,就是舅父的遗产,你也休想拿走半分。”

膳厅外的古筝声戛然而止,琴弦发出了一声刺耳的巨响,外面有人惊慌失措地说道:“对不住了,弦断了!”

一连串的反击,让三房老太太的嘴角都僵硬了,羞红了老脸,竟然说不出半个字来!

罗淑娴原本还沉浸在悲伤之中,看到这剑拔弩张的架势,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用冷冷的目光望着三房老太太,心想,你惹她做什么?

“是了,如今你已经是郡主了,想当年,你母亲在世的时候,可是不敢这样对待长辈的……”

“我母亲温柔善良,而我就是刻薄刁钻,得理不饶人。老太太惦记了不该惦记的,我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老太太摇了摇头,心想崔佩昕怕是想要趁机争夺遗产,给自己准备嫁妆吧。

她冷笑一声,语气阴森地说道:“怎么?你连你舅父的遗产也想夺走一半?老婆子我不争了,那就按照子承父业的规矩来吧。”

崔佩昕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

可以说,现在的她最不缺的就是银子,而且在京都,她还有王爵郡主的身份,无人敢欺。

可子承父业,宣玉不配。她本以为这两位舅父可以争夺一番,却没想到,一个病重,一个在饭桌上也要时时看三房老太的脸色,实在是过于胆小。

现在看来,要是宣玉继承遗产,那三房老太岂不是要狠狠地敲他一笔?

崔佩昕思虑良久,这才缓缓说道:“宣玉表弟尚未及冠,现在就谈子承父业,未免为时过早。舅父的遗产,自然应当由外祖母暂时保管。”

“舅父名下的各家商铺,便由舅母操心打理。宣玉可以适当去商铺学着看账目,为将来子承父业做好准备。”

只要这次没能让宣玉继承遗产,等这半年过去,外祖母应该就可以平安无事了吧……

崔佩昕意味深长地笑道:“此事本该以死者为大,让舅父入土为安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遗产一事,也应该由外祖母来定夺。”

三房老太太总算是听懂了崔佩昕这句话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