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美人煞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979更新时间:25/07/08 16:34:56

“我会等你回来。”沈卫的声音低沉而温柔,仿佛怕怀中的人儿被寒气侵蚀,说完,他便毅然转身,踏出了客栈的大门。

崔佩昕凝视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沈卫的情绪转换之快,让她有些猝不及防。她缓缓拿起烛台,回到房间,隔着那一方窗棂,俯视着楼下横七竖八的尸体,以及沈卫骑马远去的孤寂身影。

他的那只手...是不是受伤了?

......

“先生!您的手...这是怎么了?怎么受伤了?”

翌日,宣正殿外,萧荀远远地瞧见沈卫的身影,便迫不及待地跑上前去,一眼就看到了他左手上缠着的厚厚纱布。

沈卫淡淡一笑,语气温和:“无妨,不过是切果子时不小心划了一下罢了。”

“前些日子叫你博览群书,可曾认真读了几本?”

萧荀这些天心思根本不在书上,全记挂着崔佩昕身旁那位如花似玉的姑娘。

他还特意派人去打听过,只是碍于身份,不敢打听得太细,只知道她暂住在崔佩昕的荣国公府。

幸好前几日在宫中无意间瞥见了不知是谁落下的《商君》,萧荀便信口胡诌道:“看了...看了《商君》!”

沈卫剑眉微蹙,神色略显凝重。

《商君书》中所推崇的毁商弱民之术,在他看来,实乃误国之策,恕他不能苟同。

“那你倒是说说,《商君书》上都写了些什么...你又认同其中哪些观点?”

萧荀顿时语塞,支支吾吾地停下了脚步,抬头茫然道:“啊?那个...那个先生,我只看了些许,实在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不如等学生回去多翻阅几遍,下次给您写一篇读书心得?”

这般推脱,定是根本没看。

没看也好,上面的内容,实在不适合他这个太子过多研读。

沈卫停下脚步,居高临下地看着比他矮了三阶的萧荀。面容依旧温和,但语气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

“不许看,今日回东宫,将《盐铁论》抄写一遍,五日后我会亲自检查。”

说完,便不再理会萧荀,径直走进了宣正殿。

萧荀忍不住咂舌,只觉倒霉透顶。

宣正殿内,气氛沉寂得有些诡异。看来昨日北彧使臣入殿所出的难题,依旧困扰着各位大臣。

沈卫昨日告假,在静居休养,宫中的老太监特意前来告知,说是胡广仁带着使臣上殿时,原本相谈甚欢。

谁知那使臣竟突然提出,自请将他们的公主和亲到大齐!

文景帝后宫嫔妃众多,实在不便再迎新人,这难题便也难在此处。

若让北彧公主嫁给朝堂百官中的其中一人,又需要仔细思量那官员的职权是否适中,容貌是否俊朗,以及家中是否有复杂的家庭矛盾。

万一那官员家中瞧不上北彧公主,给她难堪,北彧以此为借口,悍然发起战事,也在情理之中。

可万一家中对公主太好,又会引起皇帝的猜忌。

官官难做,朝中大多官员都因此彻夜难眠。

第三列的武官终于按捺不住,率先站了出来。反正他年事已高,也不需要娶妻,只需要将利弊分析清楚即可。

“禀陛下,臣以为,此次乃是我大齐大获全胜,北彧使臣所提的和亲要求,实乃缓兵之计,可断然拒绝!也好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而文官中的礼部尚书则立刻反驳道:“我朝向来不轻视战败之国,北彧使臣提出和亲,也是为了两国交好,老臣认为不可在和谈期间轻易拒绝!”

“谁说轻视了?哪只耳朵听到臣说轻视?他们北彧狼子野心,分明只是想趁机派人潜入大齐,打探军机罢了!”武官怒声道。

“是啊,引狼入室这种蠢事,你个尚书竟也不知?”其余武官纷纷附和。

“我会不知?分明是你们这些武官只想着战场上的蝇头小利!公主和亲是何等大事?稍有不慎,便会使两国关系更加紧张,甚至兵戎相见!”

“敌对就继续打啊!当年崔大将军打得北彧人做了整整十年的缩头乌龟,我们大齐的将士,何时输过?”武官怒吼道。

眼看着两派官员争吵得愈发激烈,太监总管连忙呵斥道:“诸位大人,都少说两句吧!”

“都当朕死了吗?!”

一刹那间,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文景帝痛苦地捏着眉心,头疼欲裂。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抬起头,指着站在一旁的沈卫,语气疲惫道:“沈卿,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沈卫面带温润的微笑,从容不迫地走上前,拱手道:“臣以为,此事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便是请北彧公主自行招亲。”

“如此一来,若夫家不合心意,也是北彧公主自己选定的郎婿,自不会因此怪罪大齐。”

文景帝闻言,连连点头,这确实是一个简单直接的办法。

“那此次招亲事宜,便由沈卿你来负责。”

“依臣之见,胡广仁既然已经担任了迎接使臣的重任,那么照顾使臣的起居,也应当由他全权负责。”

“沈太师这是逮着我一个人薅羊毛啊,北彧公主入境上京,恐怕又要等上足足半个月。”

万松酒楼的雅间内,胡广仁狠狠地灌了一盅蒙顶茶,神情疲惫,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这段时间,那北彧使臣非要我带着他四处游玩,领略大齐的风光,您是不知道!那位使臣长得那叫一个凶神恶煞!”

沈卫又为他添了一盏茶,笑着说道:“你一个武将,何须惧怕他凶神恶煞?”

胡广仁闻言,瞬间瞪大了眼睛,挑眉反驳道:“我是武将没错,可我长得秀气啊!那位使臣一上来就对我勾肩搭背,还在我耳边吹气。”

沈卫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拿起青白瓷茶盏,抿了一口茶。

胡广仁这人的模样,确实不像个武将。虽然个头不矮,但身板看着十分单薄,一张白净的脸庞,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书生气”。

胡广仁突然惊呼几声,茅塞顿开道:“他...他该不会是有断袖之癖吧?!”

沈卫刚送进嘴边的茶水,差点没呛出来,他咳嗽了两声,转移话题道:“...字迹查出来了?”

胡广仁立刻恢复正色,正色道:

“前些日子已经派人潜入定州沈府,一一排查过,都不像是沈府的人留下的字迹。”

“不过当年定州丧宴...去了太多人,如果不是沈氏所为,那要找起来,恐怕就太困难了。”

这些天闲暇时,沈卫也仔细地想过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