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诀别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554更新时间:25/07/08 16:34:52

薄老太太深陷于无尽的悲痛之中,却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缓缓拄着那根饱经岁月侵蚀的拐杖,步履蹒跚地走到窗边,透过那一方狭小的空间,凝望着外面飘渺的景色。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想办法,务必让徐和,徐大人,来府上一趟。就说……我有重要的话要当面与他说。”

薄夫人满脸的不解,黛眉微蹙,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母亲?如今都到了这般田地,您竟然还想见徐和?”

“快去!”薄老太太语气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催促道。

在薄老太太的再三催促下,薄夫人虽然心中百般不愿,但也只能无奈地应承下来,亲自走了一趟。

原本以为徐和会断然拒绝,没想到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徐和不仅答应前来,而且还是只身一人,未带任何随从,这让薄夫人心中更加忐忑不安。

“你们都退下吧,我想和徐大人单独聊聊。”薄老太太挥了挥手,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执意让院子里所有人都退下,不留一人。

她重新缓缓落座,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封用丝绸包裹的书信,轻轻地放在徐和的面前。那信上的笔迹,赫然就是徐和本人的,铁画银钩,力透纸背。

徐和面色平静,接过书信,运转内力轻轻一震,那书信瞬间化为齑粉,飘散在风中,不留一丝痕迹。

“一切,都按照徐大人的意思照办。徐大人可不要忘记承诺,放走薄家三个晚辈,决不能再继续追究他们。”薄老太太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恳求。

原来,早在徐贵妃前来薄家与薄夫人会面之时,一封密信就已悄无声息地送到了薄老太太的手中。

薄老太太焦急地等待了一个时辰,直到儿子和儿媳归来,她才迫不及待地将徐贵妃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原原本本地复述给他们听。

那些话语,与书信上所写的内容,竟然分毫不差,字字诛心。

薄老太太顿感心如死灰,仿佛坠入了万丈深渊。

从接到那封书信的那一刻起,薄老太太就已经明白,薄家注定要有人做出牺牲。

经过一番痛苦的权衡利弊之后,薄老太太最终还是选择了按照书信上的指示行事。她亲口怂恿自己的儿子前往宁家寻衅滋事,也劝告儿子不要轻信徐贵妃的任何言语。薄大人对自己的母亲自然是深信不疑,言听计从。

正如书信上所预料的那样,薄大人前脚刚去找宁家的麻烦,宁家后脚就立即入宫告状。

薄老太太曾无数次设想过其他的可能性,甚至一度想要将这封书信直接呈交给北齐帝,恳请北齐帝严惩徐和和徐贵妃。

可她转念一想,即便如此,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她深信,徐和既然敢如此明目张胆地算计薄家,必定是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布下了天罗地网。

薄家不能就此灭门,必须要留下血脉,延续香火。

所以,薄老太太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忍辱负重,牺牲小我,保全大局。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徐和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地承诺,表示绝不会再追究此事。

薄老太太孤零零地坐在冰冷的石凳之上,那寒冷的感觉,仿佛已经渗透到了她的骨髓之中,犹如她的心一般,冰冷刺骨。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内心的波澜:“其实,当年那场大火发生之后,我也曾无数次地懊悔,整整三年,我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满脑子都是他挥之不去的音容笑貌。”

毕竟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又怎么会没有感情呢?

更何况,薄晏的身上还流淌着自己女儿的血脉。每当看到薄晏日渐长大的容颜,与自己的女儿越来越相似时,薄老太太的心中,又怎能不感到心疼呢?

徐和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

“徐大人若是见到他,记得帮我捎句话。”薄老太太抬起头,目光恳切地看向徐和,一字一句,饱含着悔恨与歉意:“当年的事……是外祖母无能,对不起他。”

她若不是过于看重薄家的血脉,过于在乎薄夫人肚子里的那个孩子,又怎么会狠下心来,放弃了薄晏呢?

说到底,还是她自己的过错,才造成了薄家今日这般岌岌可危的局面。

徐和依旧没有开口回应,只是静静地听着。

他不配替那个人接受原谅,他只能作为一个局外人,默默地倾听着,仅此而已。

“徐大人大义灭亲,实在令人敬佩。”薄老太太举起略显颤抖的大拇指,语气复杂地赞叹道。若不是徐和壮士断腕,及时悬崖勒马,也许此时此刻,北齐帝早已派兵前来,大动干戈了。

这么久了,皇宫里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来。

还有真正的三皇子突然归来,这更是神来之笔,彻底扰乱了北齐帝的视线。

北齐帝不论是彻查宁闻棋,还是其他事情,最终的结果,都只会是真的。

薄老太太不敢再继续深想下去,若是有一天,薄晏真的成功扳倒了北齐帝,那他又该身居何等显赫的地位?

“徐大人可否与我说一说,这些年来,他是如何度过的?”

徐和清了清嗓子,压低声音,缓缓说道:“当年他被乳母偷偷带走,一路颠沛流离,去了南梁。若不是靠着姑母的接济,恐怕早就已经饿死街头了。后来,那乳母听说姑母也去世了,便开始肆无忌惮地作践他,不仅吃不饱穿不暖,还要逼着他没日没夜地读书。只要稍有不慎,便会遭到一顿毒打。”

薄老太太听到这里,眸色骤然一怔,心中五味杂陈。

“他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十四岁那年,便独自一人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在数万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成为了南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他深受南景帝的赏识,成为了天子近臣,但也因此成为了无数人嫉妒和嘲讽的对象。他得罪了太多的人,以至于经常在睡梦中都会梦到被人追杀。”

徐和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但即便如此,比起在薄家的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他还算是知足了。”

在薄家,仅仅因为打碎了一个花瓶,就差点儿被活活打死。

一条人命,竟然如此的卑贱,如此的不值钱。

薄老太太羞愧得满脸通红,急切地问道:“那……那乳母呢?她怎么样了?”

依照薄晏的聪慧和手段,肯定是将那恶毒的乳母折磨致死,才能解心头之恨吧。

可徐和却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地说道:“非也。自从他成为了天子近臣之后,那乳母反而摇身一变,成为了南梁京城里一位尊贵的老夫人,前呼后拥,锦衣玉食,甚至还身披诰命,风光无限,享了好几年的清福。”

薄老太太闻言,顿时讶然失色,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但转念一想,这一定是薄晏感念乳母当年的养育之恩,所以才没有与她计较那些往事。

“这孩子,唉……”

薄老太太越发地后悔了,当初就不该纵容薄家人如此欺辱他,哪怕是将他送到外面的庄子上,也好过留在薄家受罪啊。

若是那样的话,或许此时的薄家,必定已经如日中天,繁荣昌盛了。

可惜,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徐和没有说的是,那乳母贪得无厌,不知好歹,竟然还敢算计和为难陆映安,彻底触碰了薄晏的底线。虽然没有要她的性命,却也让她活得生不如死,痛苦不堪。

就当是报答了她当年的养育之恩吧。

“薄老太太还有什么想问的吗?”徐和的语气淡淡的,听不出任何情绪。他此番离去,或许今生都再也见不到她了。

薄老太太缓缓地摇了摇头,语气萧索:“他能有今日的成就,全靠他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与薄家没有任何关系。薄家……不提也罢。”

徐和缓缓起身,朝着薄老太太微微颔首,然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薄老太太独自一人坐在冰冷的石凳之上,久久没有动弹。凛冽的寒风无情地吹过,她却仿佛毫无察觉,直到薄夫人亲自前来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