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嬷嬷,罚跪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28更新时间:25/07/08 16:34:51
赵嬷嬷极力压低了声音,分辩道:“夫人,实在是那宋姑娘行为不检,竟与男子私定终身,身上还出现了那等不干不净的痕迹。奴婢再联想到昨夜世子爷雷霆震怒,处置了二公子,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之间……发生了苟且之事,所以,奴婢一时糊涂,便以为那丫头是胡编乱造,想为自己开脱。”
王氏轻叹一声,语重心长地说道:“彦辉已经将昨日之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我。那丫头一心想着寻找证据,希望能将宋知书救出牢狱,谁知途中却遭遇歹人挟持,脖颈上的痕迹,正是那贼寇所为。更难得的是,在那危急关头,她还奋起反抗,捅了贼寇一刀。”
赵嬷嬷闻言,脸上写满了惊讶,语气也缓和了下来:“这……这丫头倒真是胆识过人。”
王氏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随即又带着一丝无奈:“可不是吗?只是行事太过鲁莽了些。”
赵嬷嬷忍不住抱怨道:“早知如此,我方才怎会往那方面想?谁又能想到,一个大家闺秀,竟会遭遇这等事端?不好好待在府里,成日往外跑,真是……真是让人操心!好在平安无事,若真有个三长两短……”
王氏语气严肃地说道:“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你的不对。那宋家丫头纵然有些不守规矩,可她毕竟是我们镇国公府的客人,你无论如何也不该如此逼迫她。即便对待自家女儿,也不能如此严苛,更何况她还是客人。你当时就没想过,这件事过后,那丫头该如何在府里自处吗?”
赵嬷嬷羞愧地满脸通红,喃喃道:“奴婢还不是被那个丫头气昏了头……”
王氏摆了摆手,示意赵嬷嬷不必再说下去:“你冲撞了那位宋姑娘,顾彦辉不愿让她为难,便让我来处置你。可你毕竟是看着我长大的嬷嬷,我又怎会舍得重罚你?”
她微微一顿,继续说道:“可若是不罚,那丫头心里定会不舒服;若是重罚,我又实在不忍心。彦辉这孩子,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赵嬷嬷连忙说道:“是奴婢让小姐为难了。”
王氏声音放缓,带着一丝温情:“这有什么为难不为难的?这些年来,你帮了我多少忙,我又怎会不知?”
赵嬷嬷小心翼翼地问道:“那这件事……?”
王氏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要不,罚你三年的月钱?”
赵嬷嬷眉头微微一皱,似乎觉得有些轻了。
“先别急,听我说完。”王氏继续说道:“你去那位宋姑娘身边伺候,直到她出嫁后再回来,如何?”
赵嬷嬷闻言,脸色骤然大变。
赵嬷嬷面色如同寒霜笼罩,语气带着一丝抗拒:“夫人,这……这恐怕不妥吧?”
她是王氏的奶娘,自小便陪伴在王氏左右,看着她长大成人。在王氏成为尊贵的镇国公夫人之后,她也跟着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府里上上下下,无人敢轻视她,就连外人见了,也要顾及王氏的面子,对她礼让三分。虽不是主子,却胜似主子。
如今,却要让她去伺候一个小丫头片子?还是一个家道中落,不得不寄居在镇国公府上的落魄小姐?
这让一向高傲的赵嬷嬷如何能放下身段?
她之所以敢如此逼迫宋饴琼,敢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知王氏,就是因为她笃定,以她的身份,王氏就算要惩罚她,也会顾及她的颜面,不会让她太过难堪。
王氏锐利的目光扫过赵嬷嬷,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嬷嬷不愿?”
赵嬷嬷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但她此刻心中所想,却已然写在了脸上。
王氏继续说道:“那丫头今年不过十五岁,还有一年便要及笄。到那时,我会遵从她父亲的遗愿,为她挑选一门合适的婚事。等你伺候她出嫁之后,再回来便是。”
赵嬷嬷猛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小姐,您……您这是不要老奴了吗?”
王氏连忙起身,亲自将赵嬷嬷从地上扶起,语气温柔地说道:“赵嬷嬷,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怎么可能会不要你?你是看着我长大的,就算是我亲娘,也没有陪伴在我身边这么长时间。”
“那……那您为何要……”赵嬷嬷不解地问道。
王氏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那丫头自小便寄居在我们镇国公府上,虽然我在吃穿用度上没有亏待她,但总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你是府里的老人,又一向稳重,而那丫头自幼便缺少长辈的引导和教诲。若是有你在她身边,我想,她与顾满私定终身的事情,便不会再次发生。”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宋知书眼下正面临牢狱之灾,府里上上下下,都是些趋炎附势之人,他们私下里如何对待那丫头,你也不是不清楚。有你在旁震慑,他们纵然有百般心思,也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府上可不能再出现第二个吴管事了,否则,到时候满京城的人,该如何编排我啊!”
顾满昨晚所做的一切,王氏早上已经从顾彦辉的口中得知。但她并没有将这些告诉赵嬷嬷的打算。
毕竟,这终究是发生在镇国公府上的丑闻,不宜大肆宣扬。
赵嬷嬷脸上的不安这才稍稍隐去。
王氏的声音更加柔和:“最后一年了,我不希望她在我的府上再出什么事情。等到她出嫁,我也算没有辜负宋家对我的信任。”
赵嬷嬷无奈地应道:“老奴知道了。”
“赵嬷嬷你放心,”王氏脸上露出更加灿烂的笑容,但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若是赵嬷嬷此刻抬头,定能看到王氏此刻的眼神,与顾彦辉方才的眼神如出一辙。“你的儿子,我会给他换个更清闲的差事,好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好好照顾你,为你养老送终。”
赵嬷嬷的心,仿佛瞬间坠入了一个不见底的深渊。直到王氏重新坐回桌旁,开始翻看账本,赵嬷嬷才慢慢找回了自己的主心骨。等她离开屋子的时候,赫然发现自己的后背,竟然已经湿透了,全是冷汗。
她的儿子与王氏年纪相仿,曾跟随周家当年的少爷读过几年书。王氏为了照顾旧人,便让她的儿子掌管了镇国公府的库房,这无疑是将所有的信任都寄托在了他们一家人身上。
可是,她的儿子却偷偷地将库房里的东西拿出去变卖。她知道后也曾制止过,可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她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去了。
谁知,这一切竟然被王氏发现了。
王氏此举,分明是在敲打她,也是在警告她,要她认清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