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风云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158更新时间:25/07/08 16:34:49
“桂嬷嬷?”陈嬷嬷压低嗓音,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昏暗的光线下,她的神情晦暗不明,让人难以捉摸。
涟紫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却因光线不足,无法洞悉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不便贸然追问,只得将疑惑压在心底。
一路之上,两人闲聊不断,话题却始终围绕着琐碎的家常琐事。
与此同时,坤宁宫内灯火通明,将整个宫殿照得如同白昼。
玉儿虽贴身跟随,却无资格踏入正殿,只能在殿外静候。
涟紫跟随陈嬷嬷步入殿内,只见太后正与一位夫人低声交谈,见她到来,脸上立刻堆满了慈祥的笑容,朝着她亲切地招了招手。
“之颜拜见太后,愿太后万福金安。”涟紫举止得体,恭敬地行了一个标准的请安礼。
太后心情似乎格外愉悦,眉眼间都带着笑意,她慈爱地说道:“起来吧,身子骨可还硬朗?”
涟紫起身,恭敬地回答道:“谢太后娘娘挂念,臣妇一切安好。”
话音刚落,一位端庄的夫人从太后身旁的下手位起身,向她微微颔首,仪态万千。
“见过郡王妃。”
涟紫抬眼望去,这位夫人的年纪与柳凤相仿,身着一袭庄重的命妇朝服,面容慈祥和蔼,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一种高贵的气质。
只是,涟紫绞尽脑汁,也无法想起自己何时见过此人。
太后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疑惑,微微一笑,主动介绍道:“这位是户部尚书文邑博的夫人,何氏。”
文邑博此人,涟紫前世曾有过数面之缘,依稀记得他是一个脾气古怪、说话尖酸刻薄的干瘦老头,没想到他的夫人竟是如此温柔娴静。
她连忙回了半礼,语气温和地说道:“文夫人好。”
何氏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她,眉宇间的柔和之色丝毫未减。“早就听闻郡王爷和王妃伉俪情深,我一直好奇,究竟是怎样一位出尘脱俗的女子,才能让郡王爷那般英武不凡的男儿倾心相待,今日一见,果然是秀外慧中,令人叹服。”
涟紫听着何氏的赞美,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前世,想起了与文邑博初次见面的场景。
彼时,公乘已在朝堂之上崭露头角,手下也聚集了不少忠心拥护的臣子,人多眼杂,自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疏漏,有人因贪赃枉法而被文邑博抓住了把柄,是她临危不乱,紧急采取措施,才使得文邑博手中的证据失去了效力。
那个干瘦的小老头用一种阴冷的目光盯着她,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冷冷地说道:“女诸葛?哼,黑白不分,玩弄权术,也配得上‘诸葛’二字。”说完,便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
秀丽不凡?
若是被前世的文邑博听到这番评价,不知会不会气得当场吐血。
涟紫的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之感,她目光清澈,神色淡然地看向何氏,谦逊地说道:“文夫人过誉了,之颜愧不敢当。”
太后在陈嬷嬷的搀扶下缓缓起身,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人都到齐了,传膳吧。”
涟紫心中微微有些惊讶,前世她从未听说过太后与文邑博的夫人有任何私交,没想到今日竟会特意邀请她一同用膳。
她乖巧地坐在太后右侧的下手位,静静地等待着。
很快,宫女们鱼贯而入,在陈嬷嬷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将一道道精美的菜肴摆上了桌,最后,一个精致的药盅被放到了涟紫的面前。
陈嬷嬷笑容可掬地说道:“这是太后亲自吩咐御膳房为您准备的,您可是独一份。”
涟紫连忙起身,恭敬地谢恩。“多谢太后娘娘恩典。”
太后摆了摆手,示意其他人退下。“用过膳食之后,哀家让张院判给你诊诊脉,再开些滋补的药膳带回去,郡王府子嗣单薄,你可要多加努力啊。”
涟紫的脸色微微一僵,但还是强颜欢笑地应了下来。“是,太后娘娘教诲的是,之颜谨记在心。”
太后年事已高,胃口不佳,只浅尝了几口便放下了餐具。
涟紫和何氏见状,也连忙跟着放下筷子。
太后见状,笑着说道:“你们不必拘束于哀家,多吃一些。”
何氏笑着回应道:“臣妇也想多吃一些,只是再胖下去,我家老爷又要唠叨我了。”
太后被她风趣的话语逗得开怀大笑。“文大人还是那副老古板的脾气?”
“哪里能改得了。”何氏虽口中抱怨着,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柔光。
涟紫乖乖地将药膳一饮而尽,却实在吃不下其他的东西,此刻她并未插话,心中暗自盘算着,一会儿太医是否能诊断出她身体的真实情况,若是被诊断出来……
她正思绪万千,太后突然将目光转向她,语气平静地问道:“郡王妃,对于皇后为老四选妃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涟紫猛然回过神来,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连忙起身,恭敬地回答道:“太后……”
她刚要行礼,就被太后抬手制止。“不必多礼,只是闲话家常而已,坐下说吧。”
涟紫心中一动,突然想起文邑博似乎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儿。
她重新坐下,却也不敢过多地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太后莫怪,那日的事情,对之颜来说实在是……若不是王爷及时赶到,之颜恐怕……”
太后面色微微一沉。“此事,是皇后思虑不周,哀家已经责罚过她了。她的心思,哀家一清二楚,老四虽然没有在哀家身边长大,但他的脾性,哀家也算了解,如今云国国力强盛,皇子岂能一生浪迹江湖,毫无建树。”
涟紫想起陈嬷嬷来时所说的话,心中已经了然。“太后娘娘说的是,之颜虽对庆王殿下了解不多,但观其言谈举止,便知其是一位有主见、有抱负之人,想必心中自有乾坤。”
太后闻言,微微一笑,转头看向何氏。“你看,老四人还是不错的。”
何氏垂下眼眸,微微躬身,轻声说道:“一切……都凭太后做主。”
太后并没有当场赐婚,只是随意地结束了这个话题,就在这时,太医赶到了。
来人正是太医院院判,张淼。
张淼恭敬地向太后行礼问安之后,便半跪在涟紫面前。“微臣参见郡王妃。”
涟紫只能将手腕伸过去。
太后在陈嬷嬷的搀扶下,缓缓地坐在了软榻上,声音淡淡地吩咐道:“张院判,好好给她看看,再开些调养的药膳方子,直接从太医署将药配好,若需要什么珍贵药材,就拿着哀家的令牌去国库取,那些害人的药物,终归是会伤身的。”
“微臣谨遵懿旨!”张淼恭敬地应道。
张淼的手指搭在涟紫的脉搏上,诊脉的过程极为认真仔细。
能够坐到院判的位置,医术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李肃知晓红妖的真相,按理说,张淼应该也知道红妖的危害,可那日,他却选择了沉默。
片刻之后,张淼将手收回,恭敬地禀报道:“回禀太后,郡王妃身体康健,气血稍弱,并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