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鬼市行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980更新时间:25/07/08 16:34:49
“有件事我一直想问你,”墨树皓深邃的眼眸锁住古月儿,语气低沉,“当年,你说你师父唤你离开,不知你随他去了何处?”
古月儿闻言,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微微垂首,似在回忆,又像是在掩饰。
“我随师父云游四方,悬壶济世,行踪不定,四海为家,去过的地方太多,实在记不清了。”她抬起头,盈盈水眸凝视着墨树皓,仿佛带着几分委屈。
“王爷还在怪我当年不告而别吗?如果我知道再见王爷时,你身边已有了佳人,月儿就算违背师命,也定然……”
话音未落,两行清泪便顺着她精致的脸颊滑落,原本就红肿的双眼更显楚楚可怜,令人心生怜惜。
墨树皓看着她梨花带雨的模样,心中似被触动,紧抿着薄唇,没有继续追问。
古月儿心中暗自松了口气,悄悄抬手撩开马车侧面的布帘,向外瞥了一眼,转移话题道,“王爷是要带我游湖吗?自从那日受惊之后,我便一直待在府中,未曾出门。不知今夜湖上是否有乐舫助兴?不过,来到京城之后,我听说湖中有一种春江鱼,肉质鲜美嫩滑,若是配上梨花酿,堪称京城一绝……”
她满脸期许与向往,神情自然,看不出丝毫破绽。
若非手中掌握的证据,墨树皓几乎也要被她蒙蔽。至少,初次相遇时,他的确对她心存感激。
“我们去鬼市。”他淡淡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打断了她婉转的细语。
古月儿的身体骤然僵硬,脸上原本堆起的笑容也凝固了。
“……王……王爷,您是在说笑吗?”她结结巴巴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墨树皓深邃的眸光如寒星般落在她身上,锐利而又逼人。
“那日袭击你的人,我已经找到了。”
古月儿闻言,内心顿时慌乱如麻,一股寒意直窜头顶。
“是……是吗?王爷有心了。”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垂下眼眸,竭力隐藏着眼底的仓皇与不安。
“只是,月儿听说鬼市凶险异常,实在不愿王爷为了我的事情以身犯险。若是……”
“你是本王的救命恩人,这份恩情,本王必须偿还。”墨树皓再次打断了她的话,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古月儿深知墨树皓的脾气,他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带她去鬼市,定然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王爷对我的情意,月儿感激不尽。只是月儿胆小,实在不敢去那种地方。正好今日我感觉体力恢复了不少,不如先去林将军府上为他施针吧。已经耽搁了两日,实在不敢再拖延。”
只要林执的病情没有痊愈,无论墨树皓掌握了什么把柄,都不敢轻易动她。
墨树皓听她提起林执,似才恍然想起。
“提到林执,我险些忘了。那夜遇险,让你惊恐难眠,第二天一早,林执的腿疾便又开始发作,他派人前来请你,我总不好强行阻拦,便让休沐的军医前去照看。说起来,还要多谢你,曾经让军医束手无策的双腿,经过你的前期调理,竟然大有好转,军医依着你的方子行针用药,效果颇佳,如此便不劳你费心了。”
古月儿听闻此言,心中懊悔不已。
她应该早些下手才是。
都怪她只想着先给些甜头,让林执燃起希望,然后再用药物精准控制,以便更好地拿捏住他。
是她没有把握好时机。
“我还是有些不放心,不如先绕道去看看。”她不死心地说道。
“你不信我?”墨树皓的眸色骤然冷了下来,带着一丝寒意,就那样直直地注视着她。
古月儿见状,连忙摇头,急切地解释道,“当然不是。”
墨树皓收回目光,语气淡淡地说道,“我既然带你去鬼市,自然会安然无恙地将你带回来,无需担忧。”
他说着,抬手指了指古月儿座椅的下方,示意道,“我为你准备了一件披风,鬼市阴寒潮湿,小心着凉。”
古月儿闻言,立刻弯腰将披风取了出来,惊讶地发现这件披风竟然与涟紫的那件白狐披风一模一样。
她心中一喜,立刻将披风披在身上,巧笑倩兮地看向墨树皓,“多谢王爷,王爷今日带我去鬼市,只是为了替我出气吗?”
“自然。”墨树皓回答得干脆利落。
古月儿喜悦的心情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担忧。
她为什么要怀疑墨树皓的目的呢?
她可是陪他经历过生死的人,如今涟紫又不在身边,正好是他们感情升温的最佳时机。
若是在鬼市再遇到什么危险,说不定……
她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再次盈盈看向墨树皓,柔声道,“王爷,你对月儿真好。”
墨树皓没有再说话,只是目光幽深地看着前方。
另一边,涟紫在玉儿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夜色已然深沉,陈嬷嬷从一个小太监手中接过灯笼,提在手中,与涟紫并肩走在寂静的宫墙之内。
宫墙之内,寂静而又庄严肃穆,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经过一座宫殿时,涟紫忽然停下脚步,轻声说道,“庆王殿下觉得那日亏欠于我,便托了王爷的面子,请我和王爷去了惠和楼品尝烤乳鸽。席间,我们闲聊了几句,无意中谈起了小时候在宫中的趣事。刚刚经过的这座宫殿,就是当年他们一同长大的地方吧?”
陈嬷嬷闻言,笑着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当年太妃诞下郡王爷时,情况十分危急,险些跟着去了,以至于身体亏损严重。太后娘娘心疼郡王爷,便将他接入宫中亲自抚养。郡王爷三岁才出宫,但他自小便喜欢黏着太后娘娘,时常哭闹着要找太后娘娘,太妃娘娘无奈,便时常让人将他送入宫中,一住便是半个月。因此,郡王爷与各位皇子的关系都十分亲近。庆王殿下的母妃早逝,那时郡王爷已经六七岁了,有了兄长的模样,时常带着他玩耍,两个人的感情比亲兄弟还要深厚。”
说到最后,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涟紫一眼。
“老奴听太后娘娘念叨,说是皇上有意留下庆王殿下在京城任个闲职。不过,庆王殿下并不喜欢文职,一心想去军营历练。这兄弟二人若能在一起,感情定会更加深厚吧。”
涟紫听出了陈嬷嬷的弦外之音,柔声说道,“这些事情自有皇上做主,他们在我面前也从未提及。倒是说起了一位桂嬷嬷,庆王殿下对她甚是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