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弃妇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649更新时间:25/07/08 16:34:49

“小姐,她们说的可是二小姐?”玉儿小心翼翼地拉了拉涟紫的衣袖,压低声音问道。

琦儿立刻瞪了她一眼,嗔怪道,“这事儿,让旁人嚼舌根也就罢了,咱们可不能跟着瞎掺和,免得又给小姐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秦家二小姐被休弃一事,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尤其是在人声鼎沸的梧桐街,更是引发了一阵轩然大波。那些市井妇人们的议论声,如同嗡嗡作响的苍蝇般,令人厌烦。她们的谩骂声更是肆无忌惮,丝毫没有顾忌,言辞之恶毒,简直不堪入耳。

此时此刻,若是再将秦家牵扯进来,恐怕会掀起更加猛烈的风暴!琦儿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会如此紧张。

琦儿却愤愤不平地嘟囔着,“我原本以为,只有那些迂腐的男子才会像老爷一样,对小姐的做法嗤之以鼻。没想到,反应最激烈的竟然是那些女子!今天在布庄里,我差点没忍住,想要和她们理论一番!”

涟紫听着琦儿的抱怨,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何止是普通百姓,就连高高在上的太后,也对她的选择颇有微词。

在这个时代,女子一旦成婚,似乎就被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被困在一个无形的牢笼之中。无论男子做了什么,只要女子胆敢提出和离,便会被视作离经叛道、大逆不道之举,甚至不问青红皂白,一概否定。

大峪国使团的到来,让京城的街道上多了许多巡逻的士兵,他们身着统一的制式盔甲,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确保着京城的安全。

往日里热闹喧嚣的走卒小贩,也纷纷偃旗息鼓,减少了许多。这反而使得那些流言蜚语,没有像往常那般迅速地传播开来,也算是歪打正着,减少了对涟紫的负面影响。

涟紫乘坐的马车,缓缓行驶到郡王府的门前。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马车竟然与另一辆马车,发生了轻微的碰撞。

“王妃,是京兆府的马车。”石川谨慎地掀开帘子一角,压低声音汇报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京兆府?

涟紫柳眉微蹙,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难道是因为和离书的事情,秦政又在背后搞什么鬼?他一向视自己为家族的耻辱,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对面的马车里,京兆府尹吕青已经走了下来。他神情严肃,一丝不苟,身上散发着一股久居官位的威严。

吕青走到涟紫的马车前,微微拱手,客气地说道,“下官有一事,想向王妃请教一二。”他的声音沉稳而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请吕大人入府一叙吧。”涟紫淡淡地应了一声,语气平静而疏离,听不出任何情绪。

然而,吕青却面露难色,连忙摆手拒绝道,“不过是几句话的事情,不敢叨扰王妃。下官还有公务在身,实在不便入府。”

见他如此坚持,涟紫也只好作罢,缓缓走下马车。她款款移步,与吕青一同走到一旁,避开了门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石川等人留在原地,一动不动,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确保王妃的安全。

吕青再次冲着涟紫微微拱手,神情肃穆地说道,“王妃,不知你是否认识一位名叫张王氏的妇人?”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涟紫,似乎想要从她的脸上捕捉到一丝蛛丝马迹。

涟紫微微一怔,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张王氏?不知大人说的是谁,可有其他名字?”

她一边说着,一边暗中观察着吕青的反应。

能够坐到京兆府尹的位置,绝非等闲之辈。吕青心思缜密,城府极深,想要在他面前掩饰什么,恐怕并非易事。

吕青略微停顿了一下,随即又详细地说道,“下官也是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那日张王氏前往府门鸣冤,是王妃您亲自指引。此事事关皇族血亲,下官不敢有丝毫懈怠,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涟紫闻言,似乎才恍然大悟一般,轻轻点了点头,“确有此事。吕大人是想要详细了解那日的情况吗?那我可以如实相告……”

“王妃误会了。”吕青不等她说完,便抬手打断了她的话。他的目光锐利如鹰,带着一丝探究的意味,“张王氏……死了。”

涟紫顿时愣住了,脸上露出震惊的神情。这件事,她还真是毫不知情。

“吕大人今日前来找我,莫非是怀疑我和那妇人的死有关?”涟紫抬起头,直视着吕青的眼睛,语气平静而坦然。

她的眸子清澈明亮,宛如一汪清泉,没有丝毫的闪躲和惊慌。

如果吕青真的掌握了确凿的证据,绝不会是这种态度。他此刻的试探,更像是一种虚张声势。

可他为何会查到自己头上?难道仅仅是因为那日在街上发生的事情吗?

这似乎有些牵强。

吕青将探究的目光收回,再次冲着涟紫拱了拱手,客气地说道,“王妃误会了,下官只是依例问询罢了,还请王妃不要多虑。”

“哦?是吗?那我理应配合。”涟紫淡淡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她一字不差地将那日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吕青又问了几个问题,见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便告辞离开了。

涟紫站在原地,目送着京兆府的马车消失在拐角处,脸色沉了又沉,如同凝结了一层寒霜。

她虽不知张王氏究竟死于何因,但是吕青今日前来找她,一定还有一些能够牵扯到郡王府的线索。

想到这里,她立刻转身回到郡王府。她原本打算叫陈七出来,仔细询问一番,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妥。

她不能保证吕青是不是在暗中设局,引蛇出洞。此事事关重大,还需要等墨树皓回来之后,再做详细的定夺。

吕青的马车行驶出长街,却陡然停了下来。

外面的书吏厉声喝道,“你是何人?胆敢当街拦截京兆府尹的马车?”

“吕大人,你心中的疑惑,我能解开。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女人的声音隔着面纱,又透过纱帽,显得有些模糊不清,难以分辨出真实的年龄。

吕青掀开帘子,谨慎地向外望去。这里是长街的尽头,夕阳的余晖洒在一个身穿白衣白裙的女人身上,给她增添了几分诡异的神秘感。

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下车一探究竟。他移步走下马车,跟着女人走到了一旁的无人的巷子里。

书吏将马车堵在巷子口,阻挡了可能的视线,确保谈话的私密性。

“你是什么人?”吕青站在女人面前,神情戒备地问道。

女人没有回答,只是从袖中摸出一页宣纸,递了过去。

吕青好奇地接过宣纸,展开一看,顿时有些懵了。

“这是谁?”他指着画中的人,疑惑地问道。

画中之人,正是涟紫假扮成林东时的模样。

“她叫林东,又叫涟紫。”女人的声音依旧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吕青闻言,顿时大吃一惊。他再次低头细看,仔细辨认着画中男子的五官,发现的确和涟紫有六分相似。

“你所说的涟紫,可是郡王的正妃。若没有确凿的证据,构陷之罪,本官绝不会轻饶!”吕青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女人的低笑声,从纱帽之下传来,显得阴森而诡异。

“证据当然要府尹大人亲自去查。堂堂郡王妃,竟然男扮女装,混进书友会。大人不妨想想,那场书友会,到底针对的是何人?”

吕青的心里咯噔一下,如同被一块巨石狠狠地砸中,顿时感到一阵沉重。

书友会的事情,早已闹得京城几乎人尽皆知。

正是在那场书友会中,传出了公乘可能是皇子的流言。而张王氏的死,也牵扯到东陵,与皇子传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难道此事,真的是墨树皓在背后筹谋?

女人见他面色阴晴不定,知道自己所言,已经引起了对方的重视,嘴角不由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

“我知晓的,已经全数告知。至于吕大人是信还是不信……都与我无关。告辞。”她微微颔首,转身便走,没有丝毫的留恋。

吕青没有阻拦,依旧低头看着画像中的书生,思绪万千。过了许久,他才缓缓转过身,上了马车。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陆玲珑正满怀期待地等着涟紫被满城嘲讽,被赶出郡王府的消息。然而,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益桃竟然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