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疑云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263更新时间:25/07/08 16:34:49

涟紫黛眉微蹙,清冷的眸子似一泓深不见底的寒潭。“瑞王殿下还有事?”她语气疏离,带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

墨涵帧闻言,嘴角牵强的扯出一个笑容,随即优雅地做了个“请”的手势,看着涟紫带着三个丫鬟拾阶而上,进了二楼东侧的雅间。他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

这个女人,仿佛天生就对他怀有敌意。

可细细算来,他们总共才见过三次而已。

他不由得回想起在皇宫御花园,业华庭的碧波池畔初遇涟紫的情景,那时的她,眼底就已流露出这种抗拒和厌恶。

这时,一位面容精明的幕僚快步走到墨涵帧身边,压低声音禀报道:“殿下,张王氏暴毙了。”

墨涵帧闻言,微微一怔,嘴角随即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传令下去,彻查东陵的一切消息。”

“殿下莫非是想……”幕僚试探着问道。

墨涵帧眼神一凛,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既然有人迫不及待地想露出马脚,那咱们就推波助澜,将张王氏的死讯闹得人尽皆知,务必传到京兆府尹的耳朵里,借着汹涌的民怨,逼着他不得不彻查此案。”

幕僚略显担忧地皱了皱眉,低声提醒道:“殿下,万一当年的事……真的被翻出来了……”

墨涵帧不屑地冷哼一声。“你以为,如果他们手里真的握有确凿的证据,还会像丧家之犬一样,隐忍这么多年吗?”

幕僚闻言,瞬间了然,恭敬地应了一声“是”,便匆匆退下,前去安排。

与此同时,二楼的雅间内,涟紫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隐隐有些担忧。

她并非担心墨树皓的伤势,更不是担心墨树皓与陆玲珑之间会发生什么,她真正忧虑的是当今圣上对墨树皓的态度。

如果此事牵涉到鬼王寨,那么墨树皓之前提到的东陵驻军问题,必定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所在。

东陵,乃是皇家别院的所在地,夏季可供避暑,冬季可供赏雪,更因其独特的地貌,建造了占地极广的皇家猎场,以供皇室春日游猎、秋日围猎之用。

毫不夸张地说,东陵别都,简直就是一座微缩版的皇城。

其兵力部署、驻军防卫,丝毫不逊色于京城。

科举之后便是秋猎,前世秋猎时,公乘尚未有资格随驾前往,因此她对秋猎期间发生的事情并不清楚,只是后来从范史高口中得知,那一年东陵曾发生过战事。

“小姐,您若是担心王爷,不如入宫一趟,也好探听些消息。”

琦儿的声音打断了涟紫的思绪,她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竟然走神了许久。

看着三个丫鬟同样忧心忡忡的神情,她淡淡一笑,安慰道:“王爷入宫前曾说过,无需我插手多言,静观其变即可。”

“可是……”琦儿欲言又止,满脸担忧。

在惠和园的时候,她可是亲眼瞧见了那位固元县主对王爷的心思,万一王爷被她勾了去,小姐又该如何是好?

一直沉默寡言的石川忽然开口道:“琦儿姑娘自幼服侍王妃,应该多相信王妃的判断才是。”

一顿饭,几人吃得还算轻松愉快。

暂时将墨树皓的事情搁置一旁,他们自然而然地将话题转移到了铺面整改事宜上。

石川沉吟片刻,提醒道:“王妃,昨日那位王掌柜,您觉得此人可信吗?”

铺面整改,不仅仅是人员的调整,还包括一些合作关系的重新梳理。

东城本就鱼龙混杂,百姓也比其他街道更加稠密,经营小本生意的小商小贩比比皆是。

这位王掌柜是主动找上门来的,自称是走南闯北的行商,想借用她们的铺面售卖来自各地的珍奇货品。

涟紫看过他带来的那些货物,价格不高,而且都是一些颇为新奇的小玩意儿,想来在东城应该不愁卖,于是便答应了他,表示只要价格合适,她可以全部收购。

听闻石川此言,她轻轻放下手中的酒杯,抬眸看着他,淡淡道:“你想说什么,直说便是。”

石川神色严肃地说道:“奴才觉得,那人眼神不正!”

琦儿闻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除了会拨弄算盘珠子,还会看人眼神了?接下来你是不是还要说人家面相不好啊?”

石川的脸色依旧沉稳如常,丝毫没有被琦儿的话激怒。“琦儿姑娘说得没错,相由心生,那人的面相的确不好。”

“小姐,您听听,这也太扯了吧!”

这几日,琦儿、玉儿和石川一同共事,彼此之间的关系已经十分熟稔。

琦儿看不懂珠算和账本,每每看到玉儿跟着石川一起摆弄算盘,心里就觉得不舒服,仿佛是石川抢走了玉儿一般,因此每次跟石川说话都带着几分揶揄和嘲讽。

石川虽然年纪不大,但性子却比玉儿还要稳重。

对于琦儿的无理取闹,他从来都不放在心上。

涟紫听了,不由得轻轻笑了笑。“我也觉得那人面相不好。”

“啊?”琦儿闻言,惊讶地张大了小嘴,难以置信地问道,“小姐,您怎么也开始相信面相之说了?”

石川听了,却有些意外地看向涟紫,问道:“王妃是故意答应与他合作的?”

涟紫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淡淡地吩咐道:“盯紧点,狐狸尾巴藏不了几天。”

皇宫西侧,瑞华殿。

陈珂小心翼翼地穿过枯草丛生的石径,来到了内殿。

一股淡淡的药草味混合着刺鼻的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令人作呕。墨树皓穿着一袭洗得发白的蓝色长衫,笔直地跪在一副画像前,已经整整两天两夜了。

“王爷,时辰到了。”

墨树皓闻言,却一动不动,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画像中的男人,仿佛要将他刻在心底。

画像中的男人,身穿华贵的绣金蟒袍,头上戴着象征着皇子尊贵地位的龙衔珠金冠,贵气逼人。

那正是他的父王,是唯一一个被太皇太爷爷赐予金冠的郡王,与其他皇子一样,在宫中被赐予宫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他的父王,拥有着经天纬地的治国之才,拥有着所向披靡的领兵之能,其锋芒甚至盖过了所有的皇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功勋卓著的王爷,最终却死在了他忠心维护的皇权算计之中。

若真相不查明,若凶手不严惩,身为儿子的他,死也不甘心。

东陵一事,他绝不会善罢甘休。

跪得太久,双腿早已失去了知觉,他缓缓抬起手,扶着陈珂的手腕,这才勉强站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感觉到身体里重新涌现出一丝力量。

“皇上也未免太狠了点,打了殿下还要罚跪,属下就不相信,东陵的事情,皇上当真一点苗头都看不出来?”陈珂愤愤不平地说道。

墨树皓闻言,微微侧过头,看了他一眼。

陈珂意识到自己失言,连忙低下头,请罪道:“属下知错。”

墨树皓并未责怪他,只是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皇上让本王跪在这里,是想让本王牢牢记住父王的命运。”

皇权争斗,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当年父王如此,如今他亦如此。

可当初,没有人读懂父王的遗憾,正如今日一般,没有人明白他坚持索要的,从来都不是至高无上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