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惑君心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160更新时间:25/07/08 16:34:49
此刻,涟紫清晰地感受到墨树皓身体那无法忽视的变化,嬌躯瞬间紧绷,像一只受惊的小鹿。
“王…王爷,”她声音颤抖,小手无力地抵在男人坚实的胸膛上, “臣妾…臣妾还没准备好呢。”
“准备什么?”墨树皓低头,深邃的眼眸凝视着她,呼吸交织,暧昧丛生。暮色四合,房间里没有点灯,更添了几分旖旎氛围。
正儿八经拜过堂,洞房花烛夜本就是水到渠成之事,这理所当然的逻辑让涟紫一时语塞,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墨树皓见她窘迫,也并未继续撕扯她的衣衫。
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向来镇定自若的女人眼中,竟难得地流露出几分慌乱。
他在等待,等待她露出更多破绽,暴露出更多隐藏的秘密。
涟紫紧紧揪着那本就松垮的衣襟,思忖良久,终于鼓起勇气,抬起头,用一种视死如归的语气说道:“王爷若能对臣妾说一句真心话,一句钟情于我,臣妾…便认了。”
墨树皓闻言,差点失笑。
“若本王不说,你能拦得住吗?”他语气带着一丝玩味。
涟紫微微扬起下巴,目光坚定,却依旧掩饰不住眼底那一丝无措,“鱼水之欢若无情爱,岂不是如同嚼蜡,索然无味?”
“不尝一尝,本王怎知味道不好?”墨树皓嘴角勾起一抹邪魅的弧度,抬手作势要扯开涟紫的衣领。只要他稍一用力,她便会香肩半露,再无遮拦。
自从涟紫嫁入王府,就事事以他为先,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亲兄长,无时无刻不在表忠心。
可那封带着红色枫叶的情诗,那句饱含深情的“公乘”,却将她的忠心刺得粉碎。他不仅要将这些刺全部拔除,还要连根铲断,不留后患。
锁骨已然露出,空气中带着丝丝凉意,瞬间席卷着她娇嫩的肌肤,激起一阵细密的鸡皮疙瘩。
涟紫的理智,也仿佛被这凉意侵蚀,变得清醒无比。
她忽然想起范史高曾说过,永远不要低估一个男人的欲望,它比真心更能直击要害。
想当初,公乘夜夜宿在新纳的侧妃房中,却依旧每日陪她用膳,与她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而她苦心经营的几条重要情报线,也是在那段时间,突然中断。
说到底,男人有时候,的确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
从不轻易信任任何人的公乘如此,墨树皓也无法免俗。
他想寻欢作乐,你越是挣扎,他只会越觉得有趣。
涟紫强迫自己放松身体,用无比平静的语气说道:“王爷…轻些。”
墨树皓原本攥着她衣领的手,猛地僵住,进退两难。
因为她这句话,原本暧昧旖旎的气氛,瞬间变得索然无味。
涟紫仿佛又想起什么,抬起头,用清澈而直白的眼神看着墨树皓。
“王爷与臣妾的夫妻生活,有人在暗中监视,臣妾明白,也愿意配合。只求王爷渡过此关之后,能够多垂怜臣妾一些,在真正对臣妾动心之前,莫要再将臣妾当做工具。臣妾虽心甘情愿,可也会心伤难过。”
她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袒露在他面前,任由他选择,任由他拿捏。
少女怀春,总会因为“出嫁从夫”这四个字,将自己的情愫深深埋藏在心底,此生唯一的愿望,便是所嫁之人能够爱她,怜惜她。
关于情爱夫妻,少年的心事,也同样如此。
可世事纷繁复杂,一旦牵扯到身世家族,一旦卷入皇权争斗,这些最纯真的愿望,便会变得轻如鸿毛,无人会在意。
墨树皓怔怔地看着怀中的女人,脑海中仿佛浮现出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
当年,他背着一杆长枪,跟随父王杀入战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所想所愿,唯有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可父王死得憋屈,无数将士死得憋屈,他被召回京城,在这充满阴谋诡计的漩涡中挣扎数年,早已找不到当年那份纯真。
一时间,他心绪难平,将涟紫的衣领整理好,扶她坐了起来。
“陪本王去一个地方!”他理了理衣摆,站在床边,静静地等待着她。
涟紫不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但无论如何,都比待在床上强。
她欣然应允。
骏马踏过长街,凛冽的夜风吹过遮面的斗笠,涟紫紧紧地依偎在墨树皓的怀中,透过斗笠吹开的缝隙,贪婪地看着外面灯火璀璨的京城夜景。
悠扬的音律,从护城河上的画舫上传来,酒楼里,三三两两的客人高谈阔论,小贩们高亢的叫卖声,孩童们嬉笑打闹的声音……
他们穿过了半个京城,最终停在一处幽暗僻静的院子前。吱呀一声,沉重的大门被缓缓推开,带着一股陈旧的寂寥。
夜风吹过,满园的枯叶和荒草,在夜色中摇曳,仿佛无数的魑魅魍魉,影影绰绰,令人不寒而栗。
涟紫亦步亦趋地跟在墨树皓的左手边,始终慢他半步,脑海中莫名地浮现出一句话:“月黑风高杀人夜!”
墨树皓点燃了火折子,微弱的光芒,勉强照亮了府里残破的灯笼,也映照出正厅里那破败不堪的香烛。
一排排密密麻麻,却没有任何名字的牌位,横七竖八地堆放在供桌之上,显然已经许久没有人打理过了。
“王爷,他们是…?”涟紫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难道他是要带她来这里,杀人灭口吗?
她仔细回忆着自己这一世所做的一切,实在不记得自己手上沾染了这么多条人命。
“他们…是黑甲军的将领。”墨树皓低沉的声音,带着一种无尽的落寞,与街上遥远的喧嚣相比,更显得格外刺痛人心。
黑甲军?!
涟紫的心尖猛地一颤,剧烈地跳动起来。
八年前,云国曾经历过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奸臣当道,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朝中大部分官员,都主张割地赔款,以臣服来换取苟延残喘的机会。
和谈事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边境却突然传来主将投敌叛变的消息。
皇帝闻讯,勃然大怒。
和谈可以,但绝不能容忍背叛!
凡背主者,杀无赦!
一封诏书,便将整个黑甲军彻底覆灭。直到和谈使者带回敌军退兵的消息,皇城中的人才得知,原来黑甲军从未叛变,他们始终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他们铮铮铁骨,最终却折在了军功盖主的阴谋算计之上。
皇帝得知真相,愧疚难安,特意为黑甲军设立陵园,安葬他们的遗骸,史官也极力称赞皇帝的仁德。然而,仅仅过了两三年,便再也没有人提起黑甲军。
当年黑甲军出事的时候,她才仅仅八岁,还躲在深闺之中,对外界的一切都一无所知。
直到后来,公乘被封为亲王,一点一点地掌握了军权,她才逐渐了解了这其中隐藏的深深的水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