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美人计?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324更新时间:25/07/08 16:34:43

济州纪家,富甲一方,家财万贯。

“莫非攀上了文王这棵高枝?”许嘉茂眉宇间闪过一丝疑惑,低声喃喃自语。

若纪家真与文王沆瀣一气,那日在长乐公主面前,纪珺湘又怎会受那般羞辱?此事,着实蹊跷!

许嘉茂,四儒世家许家嫡长孙,当今探花郎,为官清廉刚正,一心为民,素来只忠于当今圣上,绝不结党营私。

此时若为文王摇旗呐喊,难免会被人诟病,落人口实,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可若袖手旁观,济州城又该何去何从?百姓又将如何在这场天灾中存活?

纪珺湘冰雪聪明,心思细腻,怎会看不出许嘉茂的犹豫?她朱唇轻启,柔声劝慰道:“许大人,不如施粥一事,仍由纪家来做吧。大人您身居要职,清贵之躯,若沾染上这些琐事,恐怕会有损您的名声。”

说罢,纪珺湘微微抬起头,一双美眸凝望着灰蒙蒙的天空,语气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如今这济州城,早已是风雨飘摇,再也经不起任何折腾了。纪家不过是区区商贾,能为城中百姓做的,也只有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

许嘉茂闻言,心头猛然一震,似被一根无形的弦拨动,泛起阵阵涟漪。他一时分不清,自己究竟是被眼前的凄凉景象所触动,还是被眼前这位柔弱却坚韧的女子所打动。

如此娇弱的女子,竟有这般宽广的胸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相比之下,自己之前的顾虑,是何等狭隘!

“不必了。”许嘉茂语气坚定地说道。顿了顿,他放缓语调,继续说道,“此事就由知府衙门来负责,但需纪家鼎力相助。这五仓粮食既是文王殿下所赠,也无需遮遮掩掩,如实禀告即可。”

成了!她成功说服了许嘉茂!

纪珺湘心中暗自欢喜,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一切都在按照她预想的方向发展,这种掌控全局的感觉,让她心情愉悦。

她眉眼弯弯,绽放出浅浅的笑意,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娇艳欲滴,美不胜收,让许嘉茂再次看得有些失神。

“纪姑娘!”许嘉茂猛然惊醒,略带气恼地喊了一声。

纪珺湘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她不明白许嘉茂为何突然对自己发火,情绪为何如此阴晴不定?

但她深知,自己现在有求于人,不好摆脸色,于是便冲着许嘉茂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轻声问道:“许大人,您有何吩咐?”

“别对我笑!”许嘉茂几乎是脱口而出,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

他看到眼前女子似乎被自己吓到了,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显得楚楚可怜。他心中更加懊恼,自己刚才的举动,实在太过失礼!

他略显尴尬地拂袖起身,强作镇定地说道:“尽快将粮食送往知府衙门,本官会安排衙役协助。至于那几个贼人,本官会派人三日后前去捉拿!”

说完,他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纪珺湘站在原地,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许嘉茂乃四儒许家的嫡长孙,又是才华横溢的探花郎,他的聪明才智,绝不容小觑。

难道,他已经看穿了自己的计划?

纪珺湘紧抿双唇,事到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青竹,按计划行事吧。”她语气平静地吩咐道。

“是,小姐。”青竹恭敬地应道,随即转身去安排。

纪老爷早已带着人在秘密粮仓等候,工人们正忙碌地将米粮装车,只等纪珺湘一声令下,便可出发。

许嘉茂一走,纪珺湘便觉得有些疲惫。她起身回到自己的院子,换了一身轻便的衣衫,然后重新回到棋盘前,继续刚才未完的棋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现在,就看这文王是否值得利用,能否按照约定如期而至……

两日后,一则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引爆了整个济州城。

知府衙门要施粥了!

在衙门门前,官差们忙碌地搭建起粥棚,一口口大锅里,热气腾腾的米粥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四周站着两队官差,神情严肃,维持着秩序。施粥之人,皆是身穿纪家服饰的下人。

城中百姓听到消息,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匆忙跑出门外,不论男女老少,都朝着衙门的方向疾步走去,生怕去晚了,粥就没了。

许嘉茂神情肃穆地站在粥棚一侧,目光深沉,注视着人群如潮水般涌来。

纪家派来了好几位经验丰富的大管事,他们个个穿戴整齐,面色凝重,显然已经做好了周全的准备。

“各位乡亲,请大家稍安勿躁,容郑某说几句。”郑管事站在高处,举手示意,语气温和地说道。

“咚——”伴随着身旁小厮敲响锣鼓的声音,嘈杂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郑管事脸上戴着面罩,遮住了大半张脸,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人们都能看见他的眼睛,那双眼睛里充满了怜悯和关怀。

“各位乡亲,这粥棚的设立,可谓是来之不易,动用的可是皇家的米粮。我家东家和知府大人,那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才为诸位百姓争取到这些吃食。还请各位父老乡亲,莫要争抢,有序领取。”

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皇家的米粮?

这粥,当真能吃吗?

“大家莫怕,莫慌!”郑管事继续说道,“这批米粮乃是文王殿下为边疆将士所筹集的,文王殿下向来贤明仁义。我家东家已经决定,待此次危机过后,便亲自前往上京,负荆请罪,此事绝不会牵连到各位,请大家放心食用。”

百姓们再次被纪家的义举所感动。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纪家竟然能为济州城、为济州城的百姓做到如此地步,这如何不让人感动?如何不让人感激?

郑管事先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请求:“这批米粮虽然有五仓之多,但也需要精打细算地使用,毕竟天灾无情,人有情!还望各位乡亲父老,莫要介意。”

郑管事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人接话道:“管事的,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只要能有口饭吃,我们已经心满意足了,怎会怪罪你们呢?”

“纪家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啊!”

“是啊,多谢知府大人大义,多谢纪家老爷仁善。”

话音未落,已经有人带头跪了下来,朝着粥棚的方向,也是朝着许嘉茂的方向。

“知府大人大义,纪老爷仁善!”

“知府大人大义,纪老爷仁善!”

……

郑管事看到自己寥寥几句话,竟然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眼前的场景,几乎与少东家纪珺湘所预料的一模一样。人群不再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吵闹,所有人都规规矩矩地排队等待。

其中还有不少人主动站出来维持秩序,将患过疫病的人和普通人分开,防止疫情扩散。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许嘉茂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感慨万千,尤其是听到百姓们谈论起纪家种种善举,更是对纪家敬佩不已。

纪家,当真担得起“仁善”二字!

……

自从城内开始施粥,城中的动荡便逐渐平息,只剩下一些零星的小事件。衙门的差役们也终于得以休息,不必再日夜奔波。

李虎等六名贼人被许嘉茂关入大牢,只等济州城的事态平息,便会立即对他们进行审判,处以应有的惩罚!

有他们跪在纪家门前三天,想必那些对纪家心怀不轨之人,也应该打消了心中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