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孽缘始?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764更新时间:25/07/08 16:34:43

纪珺湘轻抬素手,执起一方丝帕,拭去眼角那抹不易察觉的湿润,对于身旁陈树僖的絮语,恍若未闻。“白梅,”她声线清冷,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着人引陈公子前往慕兰院暂歇,另遣胡嬷嬷前往陈府,迎接贵客。”
那所谓的“贵客”,实则是吸附于陈树僖身上的寄生之族。
前世的恩怨情仇,如刀刻般铭印在纪珺湘的心底,丝毫不敢忘却。
有些人,只有置于眼皮之下,才能安心地施以磋磨!
语毕,纪珺湘仅是对陈树僖略微颔首,姿态冷淡而疏远,令陈树僖心中顿生疑惑。
“多谢纪小姐。”陈树僖如是说道。
纪老爷目睹此景,胸中郁结难散,颓然跌坐于椅上,良久才缓过神来,捂着隐隐作痛的胸口。
木已成舟,这叫他如何能够咽下这口气?
心中更是充满自责,觉得自己愧对了女儿。
“湘儿......”纪老爷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
纪珺湘脸上漾起一抹温婉的笑意,轻轻拍抚着纪老爷的背脊,柔声安慰道:“爹爹,女儿无碍,您万莫挂怀,保重身体要紧,女儿...只有您了。”
纪老爷眼眶泛红,心中的酸涩感愈发浓烈。
抬眼之际,魏子章等人的身影再次映入眼帘。
纪珺湘凑近纪老爷耳边,低声细语了几句。
纪老爷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还是点头应允。
“白梅,我们走吧。”纪珺湘吩咐道。
白梅立刻上前搀扶。
临行之际,纪珺湘眼中流光溢彩,向几位公子施以谢礼:“今日承蒙诸位仗义执言,诸位公子皆有君子之风,令人钦佩,小女子感激不尽。”
未等众人有所回应,她已轻盈转身,身姿曼妙,只留下一道倩影。
魏子章见状,欲言又止,似乎想要辩解什么,最终却未能及时开口。
只是轻笑着摇了摇头,也未打算多做解释。
他实则...只是恰巧路过而已。
纪老爷见状,向管家递去一个眼神。
管家心领神会,走到众人面前,拱手道:“今日之事已了,多谢诸位肯来此一趟,也多谢诸位仗义执言。为表谢意,纪家商行特备精工巧灯一盏,赠予诸位。此外,还有瓜果点心供大家品尝。”
即便纪家今日吃了这哑巴亏,但收尾却处理得颇为妥帖。不仅赠送花灯,还备下了丰盛的瓜果点心供人随意享用。
或许是出于兔死狐悲之感,让不少围观百姓对纪家生出几分同情。
尤其是纪家小姐所受的那一掌,让许多仰慕她的才俊们心疼不已。
更有甚者,已准备回家挥毫泼墨,将今日之事记录下来。
一首首诗词,皆是描写今日之事的。
长乐公主在济州城仗势欺人的名声,也随之越传越广。
安昭帝向来以仁慈治国,最见不得以势压人,欺凌百姓。
当此事传到他耳中之时,慕艳平所要承受的责罚,可想而知。

纪老爷出声唤住了魏子章等人。
几人皆是面色沉郁,神情憋闷,不满之色显而易见。
纪老爷叹息一声,“小女今日遭遇此劫难,实属不易。诸位公子能挺身而出,纪某感激不尽。”
魏子章上前一步,扶起纪老爷,温声道:“纪老爷不必如此,我等读书之人,理应遵循圣贤之道,行正义之事。今日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何须言谢。”
“公子若是不嫌弃,不如进府一叙。”纪老爷顺势起身,发出了邀请。
其余三人皆是将目光投向魏子章。
魏子章略作犹豫,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竟然点头应允,“那便打扰了。”
纪老爷此刻心情糟糕透顶,实则并无心思招待客人,也不清楚女儿为何要他如此行事,最后只当是出于感恩之情,不过是请一顿饭,赠予一些银两罢了。
纪家最不缺的,便是银两。
纪府,紫藤苑内。
一池温泉静谧而深邃,淡淡的水汽萦绕其上,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
纪珺湘默默地将身体浸入这温暖的泉水之中,感受着那逐渐蔓延而来的压迫感。她紧闭双眼,任由自己沉入水底,仿佛想要从中寻觅到一丝解脱。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过往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被打碎、重组,再打碎、再重组,只为寻求一线生机。
然而,当窒息感逐渐加剧时,她猛然睁开双眼,浮出水面。
“白梅。”她轻声唤道。
“小姐。”
白梅闻声而至,手中端着一托盘精心准备的物件,乖巧地坐在池边,开始为纪珺湘细致地护理起肌肤来。
“青竹呢?”纪珺湘问道。
“青竹姐姐正在为小姐熏香被褥,小姐可是有事吩咐?”白梅轻声回答道。
纪珺湘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或许...能够破开这困局!
沐浴完毕后,她端坐在桌前,提笔写下一封信件。
青竹安静地侍立在一旁。
书写完毕,纪珺湘将信纸仔细叠好,递到青竹手中,“将此信连同这个包袱,连夜送往上京文王府,务必亲手交到王侧妃手中。”
“是,大小姐。”青竹恭敬地应道。

纪府逢此喜事,且是纪家小姐的花烛之喜,按理来说,理应欢天喜地。
然而,奇怪的是,纪府上下却似乎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郁气息。
上至管家嬷嬷,下至丫鬟小厮,皆是愁眉不展。
筹备这桩喜事的时间仓促,却也抵不住纪家家财万贯,只需大手一挥,置办起来倒也是样样俱全,毫不逊色。
重活一世,纪珺湘早已不是当初那懵懂无知的少女,既无对婚事的憧憬,亦无对未来夫君的期盼,自然变得毫不在意,任由手下之人去操办。
这两日,她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自家父亲身上。
前世因绣球招亲一事,纪老爷对女儿心怀愧疚,一直耿耿于怀,郁结于心,自此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