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美人劫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785更新时间:25/07/08 16:34:41
他纵然身死,也要将容玉哲这厮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轰!”
“噗!”
一道迅疾的残影划破空气,容玉哲那宽大的衣袍此刻坚硬如铁,竟生生将那来势汹汹的蛊虫反弹回去,在半空中轰然爆裂。
徐青元眼中的最后一丝光芒骤然熄灭,带着无尽的不甘,就此气绝身亡!
容玉哲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带着一丝厌恶地拂动衣袖,仿佛掸去什么污秽之物。
他早就洞悉徐青元那阴暗的内心,那家伙贪生怕死,必定会留下一手保命的底牌。
而徐青元如今手中唯一能够威胁到容玉哲的,恐怕也只有那些诡异莫测的蛊虫了。
容玉哲目光如炬,扫视着大殿内的士兵,以及早已昏厥倒地的容天逸,声音洪亮而威严,“今日,凡是追随太子容天逸和叛贼徐青元谋逆之人,一律发配西北边疆,充军戍边!”
“谢王爷开恩!”
那些原本以为性命难保的士兵,顿时间如释重负,瘫软在地。
能够保住一条性命,已然是天大的恩赐!
大殿之内,人潮逐渐退去,只留下满地的鲜血,凝固成触目惊心的暗褐色。
龙椅之上,皇帝面色苍白,紧紧扶着把手,竭力维持着天子的威严。
他声音嘶哑,强装镇定,“幸亏皇弟及时赶到,否则朕恐怕就要命丧于这逆子之手了!”
皇帝脸上写满了愤恨之色,表现得像一位父亲对不成器的儿子怒不可遏,但容玉哲却心知肚明,他心中最为恼怒的,是他这位皇弟的势力日益强大,已然威胁到他的地位。
容玉哲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皇兄言重了,这本就是臣弟分内之事。”
容玉哲敷衍了事,他此刻心系苏玉茹的安危,实在没有闲暇与这位老谋深算的皇帝虚与委蛇。
“臣弟尚有要事在身,先行告退。”
容玉哲拱手示意,不等皇帝回应,便转身离去,大步踏出大殿。
皇帝紧紧握住扶手的手猛然收紧,青筋暴起。
他眼中充满了压抑的杀气,以及隐藏极深的怨恨。
当今圣上乃是皇后所出的嫡次子,但他自幼便未曾感受到先帝的父爱。
他曾以为帝王就该是这般威严冷酷,心中对父皇充满了崇拜和敬畏之情。
直到容玉哲的降生,他才亲眼目睹了自己那位向来冷漠无情的父皇,竟然亲自抚养容玉哲,教导他读书习字,遍寻天下名师传授他武艺。
皇帝这才彻底醒悟,先帝并非冷酷无情,他只是不在乎他的母后,更不在乎他这个儿子罢了!
他对先帝彻底死了心,却不曾料到,先帝竟然还意欲将皇位传给当时年仅十岁的容玉哲!
皇帝百思不得其解,大皇兄早已过世,他才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为何他的父皇会如此昏庸,要立一个年幼的孩童为储君!
原本还在犹豫不决的皇帝,很快便采纳了彼时还是皇后的太后的建议。
自那之后,先帝的身子便一日不如一日了。
皇帝回想起方才徐青元在殿前所喊出的那句话,眼中充满了冰冷的杀意。
这皇位本就该是他的!
他父皇不过是老糊涂了,才会想着将皇位传给一个黄口小儿!
“暗一!”
皇帝眯起浑浊的双眼,声音低沉地唤道。
“陛下有何吩咐?”
一道黑影瞬间闪现,单膝跪倒在皇帝面前。
“去将苏家那丫头给朕抓来,要活的!”
皇帝脸上浮现出一抹诡异的笑容,天家素来无情,可偏偏他这位皇弟却是个情种。
若是旁人,或许不会相信容玉哲会受制于一个女娃娃。
但皇帝却坚信,就算是为了那个丫头,容玉哲也不会轻举妄动,甚至还会主动献出自己的性命!
要知道,当初他与容玉哲为了容家的天下,设局引诱徐青元入局时,容玉哲可是差点为了那个丫头放弃了这个铲除徐家,巩固容家政权的绝佳机会。
若不是后来他一面以先帝的名义施压,一面又用苏玉茹的性命相威胁,他还真不一定能够说服容玉哲迎娶徐乙珺为妃。
“是!陛下!属下定不辱使命!”
“嗯,退下吧。”
皇帝对这些暗卫很是放心,他们只效忠于天圣的皇帝,无论谁坐上这龙椅,他们都绝不会背叛。
他冷笑一声,容玉哲这辈子该享的福都享尽了,如今也是时候送他下去见见父皇,以及他那位早逝的母妃了!
“王爷,属下们搜遍了灵苑,并未发现小姐的踪迹。在天牢倒是寻到了一些线索,只是追出去后便失去了踪影。”
奉命前去搜寻苏玉茹下落的高远山回来复命,他眉头紧锁,百思不得其解。
要知道,即便苏玉茹逃出了京城,只要还在天圣的境内,他们就有信心将她找回来。
可现在,苏玉茹明明没有出城,为何他们却始终找不到人呢?
“哼!”
容玉哲冷哼一声,“虞佩喻呢?本王之前不是命人去传他了吗?为何至今未到!”
听到容玉哲突然提起虞佩喻,高远山面色微变,瞬间明白了其中的蹊跷。
这虞佩喻向来胆大妄为,竟敢在容玉哲的眼皮子底下耍花招。
只是高远山不明白,虞佩喻如此费尽心思地帮助苏玉茹躲藏,究竟有何目的?
“王爷,虞大人偶感风寒,无法前来。他说若是您有要事,可以传信给他。”
侍从有些拘谨地低着头站在容玉哲面前禀告,他既不敢得罪容玉哲,也不敢得罪虞佩喻,只能尽可能地满足双方的要求。
所有人都以为容玉哲会勃然大怒,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却久久没有发火。
“去右相府,将沈大人请来璟王府。”
容玉哲面无表情地下达命令,随后转身登上马车。他高大的背影显得有些单薄,充满了落寞和颓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