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寿宴风波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680更新时间:25/07/08 16:34:39

先前在花园闲逛时,孙老太并未在场,因此错过了裴氏向众人介绍荣词的环节。倒是孙夫人在座,听闻孙老太的疑问,连忙将荣词的身世娓娓道来。

“原来是命途多舛,自小便寄养在寺庙之中。”孙老太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低眉顺眼的荣词,温和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荣词语调柔顺地回应道:“晚辈荣鸦。”

“荣丫?”孙老太大概是把“鸦”字,误听成了丫鬟的“丫”字,也就没有深究下去。毕竟在古代,命运坎坷的人家,往往会取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名字,说是贱名好养活。既然这丫头命薄,名字略显古怪也就不奇怪了。

荣词内心却泛起一丝冷笑。荣家为了维护颜面,还真是煞费苦心啊。明明是嫌弃自己命硬,所以父亲才狠心将她丢在乡下,如今却对外宣称她命薄。恐怕是为了掩盖荣家的凉薄之名,不让人知晓荣家对嫡出次女如此绝情吧。

她不屑地撇了撇嘴角,对这些虚伪的说辞,实在懒得计较。眼见孙老太问候了几句,就要招呼她落座,荣词正打算乖巧地应允,却不料荣千突然起身,打破了这份平静。

“二姐姐,”荣千脸上堆满虚假的笑意,故作惊讶地说道,“今日是祖母的寿辰,不知你是否准备了贺礼?”

她用一种略带炫耀的口吻说道:“早就听母亲大人夸赞二姐姐心灵手巧,今日在众位宾客面前,妹妹我实在忍不住好奇,想请二姐姐将精心准备的礼物展示一番,也好让我们开开眼界。”

说完,她紧紧地盯着荣词,不错过她脸上任何一丝表情变化,心中则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快意。

母亲根本没有暗示过要准备礼物,她倒要看看,在如此隆重的场合,荣词要如何收场。

荣词微微眯起双眼,这个荣千,虽然头脑简单,但这次却歪打正着。裴氏的确没有吩咐她额外准备礼物。更何况,她是初次回京,不备礼物也在情理之中,旁人也不会过多苛责。

但既然荣千主动挑起话头,还一口咬定自己带了贺礼,此时若她否认,岂不显得失礼至极?

这个荣千,真是阴魂不散!

荣词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隔着一桌的裴氏,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端坐着,甚至还优雅地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完全没有替她解围的意思。如果自己辩解说裴氏没有吩咐,别人难免会指责她推卸责任。裴氏只需随意一句“是我疏忽了,忘了告知”,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真是算盘打得精明!

荣词在心中暗暗冷笑,她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眼看周围的夫人们都饶有兴致地关注着这边的动静,荣词也不再扭捏作态,在荣千幸灾乐祸的注视下,吩咐身后的青衫道:“青衫,将我为老夫人准备的薄礼取来。”

“什么?”荣千愣住了,怀疑自己听错了。早上她和荣词同乘一辆马车,可没发现她身上藏了什么礼物啊?她倒要看看,这个乡巴佬被逼急了,能拿出什么东西来充数。

荣词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带着几分嘲讽意味道:“三妹妹说要让我长长见识,真是抬举我了。谁不知道我从小在寺庙里长大,见识哪里比得上三妹妹分毫呢。”说完,她转过身,从青衫手中接过一个小巧的盒子,恭敬地递到孙老太面前,道:“孙祖母,这是一对护腰软枕,听闻您老人家腰疼,每逢寒冬便容易复发,荣鸦刚回荣府,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便连夜赶制了这对软枕。”说到这里,荣词略显心虚,刺绣什么的,她可是一窍不通。这软枕是那日端华郡主差遣青衫送来的。

她略作停顿,又道:“还有一样东西,竟与三妹妹不谋而合。三妹妹赠送了佛珠,荣鸦便抄录了一卷经书,一并送给孙祖母,祈求孙祖母福寿安康。”

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孙老太这种身份地位的人,收礼物并不在于贵重与否,而在于礼物的用心程度。乍一听闻这两样礼物,都是荣词亲手所做,老太太脸上立刻浮现出赞赏之色,语气也变得柔和起来:“荣家的丫头有心了,这份礼物我很喜欢。”

孙夫人也露出赞许的笑容,连连点头。

“这孩子真是乖巧懂事,越看越让人喜欢啊!”卫国公夫人也在一旁用赞赏的目光打量着荣词,就连一直坐在老太太身边陪着说话的孙子敬,也不由自主地投来关注的目光。

这目光恰好被荣千捕捉到了,她紧紧攥着双拳,满脸难以置信。怎么可能?母亲没有提醒,她怎么会想到要给孙祖母送礼物?荣千回头看向裴氏,却见她低着头,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

荣千死活不肯相信,她知道荣词过去一直养在乡下,怎么可能会识文断字,更别提抄写佛经了!就算她碰巧想到了要给孙祖母送礼,这佛经也绝不可能是她亲手抄写的!

想到这里,荣千再也按捺不住,脱口而出,直接质问道:“你胡说!你根本就不识字,怎么可能抄写出佛经!”说完,还伸出手指,直指荣词的鼻尖。

荣词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

上方的孙子敬脸色也有些难看。他早就预料到,荣千又要闹事了。

要不是顾及到周围还有这么多宾客在场,荣词觉得自己恐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手,直接将那根手指给掰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