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分家在即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535更新时间:25/07/08 16:34:33

天边斜阳染红了屋檐,给静谧的村落镀上了一层暖意。空气中弥漫着炊烟的味道,仿佛连天地都在一片祥和中沉醉。然而,郑家这口气却怎么也松不下来。

乡下的女人手脚利落,没多一会儿,便端出了两个菜上桌,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快先吃着,后面还有肉,待会儿忙活好了就端上来。”

“您真是太客气了。”刘桃李挽着袖子,端起碗筷有些局促,眼神里满是不好意思,“让我帮忙吧,要不然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哎呀,说什么呢?自家乡邻,客气啥!”张家妇人爽朗一笑,挥挥手示意她坐下,“再说了,我们家人手多,做起来快着呢!”

苏时咏一旁看着,眼中透着几分欣赏。他举了举筷子,笑着打圆场:“莲夫人,您且坐下吧!我瞧老哥这一家人真是爽快!正好,我还有些事要跟大家伙商量。”

被苏时咏这么一劝,刘桃李也只好顺势坐下,拉着如意一块儿落了座,而金豆和大义捧着刚上锅的一大块肉,高高兴兴地跟了进来。屋子里霎时间飘满了浓香,连张家的小孩子们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悄悄地用余光瞄着桌上的美味。

苏时咏仿佛是这家半路冒出来的主人一样,招呼得热情无比。连张家的女眷们也都从后厨被请了出来,总共摆了三桌,几乎座无虚席,一片热闹非凡。

可就在这欢声笑语之中,郑卓然却坐在那里如坐针毡。他频频瞧向刘桃李,嘴唇动了几回,却终究没发出声儿。他心里如火烧,生怕苏时咏在外人面前提起分家的事,把他们一家给当场摁在了绝处。

“卓然兄……”苏时咏忽然开口,语气一如平日里的温厚随和。他先将视线转向郑远,沉吟片刻才道:“关于脱籍之事,我之前也托人打听了一些消息。你虽跟衙门有过不少交情,但要脱籍,仍旧不是件容易事。”

他说得云淡风轻,可屋子里原本轻松的气氛立刻安静了几分。张家的小孩悄悄放下了筷子,连贯穿在耳畔的啧啧咀嚼声都低了许多。

张老汉神情微变,夹菜的手在半空中一顿,然后像是无意间似的扫了一眼身旁的儿子,用一个眼神示意后者少开口。

苏时咏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脸上的笑却丝毫未改,略略一顿,转而将话头抛向了刘桃李:“莲夫人,这事您和小如意的花费,我家洪姐姐说了,出在她身上,绝不让您费心。”说到这里,他刻意抢先一步拦住对方:“您可别说什么谢不谢的,当年您对小嫣还有咱们苏家这般照拂,这恩咱们可是记得清清楚楚,你要是推辞,才真伤我心!”

刘桃李被他这番话说得脸上一红,连如意都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只有郑卓然,听到这里,拳头在桌下攥紧了又松开。他明白苏时咏有意帮衬,却也知道男丁脱籍之难比得上登天。

“女丁好脱籍的原因,其实大家都是清楚的,”苏时咏俨然一副过来人的姿态,语重心长道,“说到底,朝廷卡得松,是因为她们从未参与公差,也无军中的责任牵绊。但男丁么,便全然不同……”

他的话犹如一盆冷水,瞬间浇得原本带着些许侥幸心理的郑卓然心灰意冷。张老汉倒是听出弦外之音,皱起眉,低头沉思起来。他老婆子眼神复杂地看了看各桌围坐的亲人,最终微微点了点头。

苏时咏收了张家人的反应,嘴角的弧度更深了几分。他今日前来,不仅仅是为了热闹一顿,更是存了心要卖这个人情。张家的情况他已心中有数,稍作点拨,便不愁对方会不给面子。

“苏老爷三言两语便点醒了我们大伙,可没少费心思!”张老汉忽然站起身,语气里带了几分由衷的感慨,他甚至扭头喊向里头的老婆子:“去,把埋了那么多年的窖酒挖出来!苏老爷在咱家,就是天大的贵客!”

“诶诶,大哥别太客气!论酒量,我可真比不得你们这些老兄弟!”苏时咏笑着谦让,却丝毫没有生硬之意。

酒过三巡,话聊开了,张家小辈们一个个敬他酒,嘴里客气着“苏老爷”,眼神里却充满疑惑和期待。有心思细腻的,隐约猜到了老汉的算盘;而天真些的,只以为是多交一位能人有多大益处。

郑卓然看着桌上热闹的场景,拳头攥得发白。他本就清楚,郑家如今的困窘,远不如苏家当年的底气。他们没有雄厚人脉,也没有机智如苏嫣那样的人才。他低下头,垂眸苦笑了一瞬,眼中却写满了无奈。

这一边的张家愈发喜气洋洋,另一边郑家的大房却是刀光隐现。郑老夫人用胳膊肘轻轻捣了捣郑老太爷,压低声音问:“小宏和卓然这事,早晚不得做个决断。大老爷,你心里到底咋想的?”

郑家宏脸色沉沉,眉头深锁。静谧的夜中,单是屋檐外传来的张家的笑声,就像刀一般搅得人心乱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