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山中谈婚事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569更新时间:25/07/08 16:34:33

清晨的苏家院中,几缕炊烟徐徐而起,屋内热闹的谈笑声夹杂着碗筷轻碰的脆响,让整个小院显得格外温馨。苏嫣敛眸低头,用筷子拨弄着碗中的粥,微微侧目瞥了苏时咏一眼,眼神中意味深长。她轻轻颔首,显然是无声地示意:“吃快些,路上还有事做。”

洪氏见状,暗自叹息,却仍挤出安抚的笑容看向柳静:“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别操那些心了,你看他们多有主见,咱们只需静候好日子就成。”

柳静的眉头稍稍舒展,附和着点了点头,低声应了句:“姐说得是,一切平安就好。”她清晰感受到苏家这些年的艰辛,纵使自己心头有诸多不甘,面上也只得强装坚强,一抹浅笑流露,倒显得分外平静。

一顿饭过后,离别的时刻到来。马厩前,洪氏亲自扶着苏嫣上了车,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叮嘱:“记住,若今日议的是旁人的婚事,无论如何都不能掺和其中。有些时候,乱插手只会徒增烦恼,听明白了吗?”

苏嫣莞尔一笑,乖巧回话:“娘,您放宽心吧。我从没让您失望过,对吧?”

苏时咏掀起车窗帘,望着妻子无奈地摇头笑道:“放心吧,不是什么大风大浪,就这点小事,我们还能有什么闪失?”

柳静则打趣道:“姐夫不用担心,小嫣这孩子做事向来妥当,自有她的分寸。”

洪氏压下满腹忧虑,最终只能叹了一声,目送马车渐行渐远。

---

马车离开了城池,驰行数十里后,山路斜陡难行,车轮在荒巷上发出刺耳的嘎吱声。苏嫣与苏时咏不得不下车改成骑马而行,一队人马里还跟着两名郡守府的府兵护送,虽然他们一路向深山进发,但始终平安无事。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天际,他们终于抵达军田附近的猎户村,远处飘来的炊烟勾勒了一幅山野的宁静画卷。然而,实地攀爬的路途仍然异常艰险。石壁高陡,行路不便,苏时咏扶着膝盖喘息,额头的汗珠顺着鬓角滚滚而下。

“二宝,我这是为了谁呀!还不是为了你!”他一边调侃,一边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

苏嫣听后抿嘴而笑,眼底多了一丝暖意:“爹,女儿心里都记着呢,辛苦您了!”

喘了几口粗气后,苏时咏终于休整片刻,抬起头眺望前方。他眸光落在那些层叠的梯田上,恍然间像是想起了什么,回首向苏嫣问道:“到了这么偏僻的地方,你待会住哪儿?”

苏嫣指了指远处另一条通往山下的大路,“绕那条道下去的话,会路过农户家,到时借宿一晚便是。”

听此,苏时咏感叹,目光又挪回梯田处,轻叹道:“哎,难得。军田嘛,解决粮食运输,自然会绕道大路留下便捷之计。不然这鬼地方,粮怎么搬得下去。”

他话音刚落,身旁的护卫河兮点点头补充:“往年,我驮粮食都是走那条大路,时间宽裕得很。”

“嘁,那不就是说我们太慢了!”苏时咏瞄了她一眼,佯装不满。

河兮低下头,揉了揉鼻尖,没有再辩驳,而苏嫣与风静见状则掩嘴轻笑。然而,笑声未落,忽听远处草丛中传来窸窣声,紧接着一个熟悉而高大的身影从野草里缓步走出。

“大远来了。”苏嫣的眼神微微一亮,语气中隐隐透着一丝温度。

郑远不疾不徐地走近,目光自然地扫过众人,却在苏嫣身上稍作停留,最后恭敬地拱手道:“咏叔。”

苏时咏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得爽朗:“好小子,又壮实了!走吧,路还不短呢,咱们快下去,我这肚子可饿得咕咕叫了!”

---

猎户刘桃李院里,炊烟正盛。早些时候,郑远已将苏家的到访提前告知,刘桃李于是早早准备,连平日舍不得用的米粮和风干的猎物都搬了出来。眼看着如意跑进院中大喊:“苏家叔叔来了,让准备多点饭菜!”

闻言,刘桃李愣了一下,随后迅速收回神魂,若有所思地摸了摸头发,低声吩咐金豆:“去,把后院的鸡抓一只来,留着熬汤。”

说罢,她简单整理了一下衣衫,尽量不让自己显得太狼狈。当她再次走出厨房时,便见田埂边一行人已缓步而来,站在最前的正是苏时咏。

“苏大哥,快请进屋歇歇脚!”刘桃李面带笑意,小心翼翼迎了上去。

屋内,杯盏整齐地摆在桌上,如意与妹妹恭谨地递上热茶,小脸上满是认真的模样。苏时咏接过茶,语气柔和:“小如意,都快八岁了吧?”

“是呢,”郑卓然笑着应道,“不过这丫头调皮得很,可不像表面这样乖。”

“嗨,瞎说什么,明明是讨喜得很!”苏时咏轻轻摆手,眼中满是慈爱。

几人寒暄正酣,气氛原本十分融洽,然而,郑家老夫人忽然叹息着插话打破了这一幕和谐:“苏老爷,这山上的日子潮湿又多虫子,让人实在熬不下去了。您看,咱们婚事是不是能提前拿个章程?”

她的这番言辞让屋内瞬间安静下来,气氛顿时微妙了几分。苏时咏抬眼扫了郑家一众人,嘴角微扬,沉吟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