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黄菇引出的秘密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66更新时间:25/07/08 16:34:33
“听好了,丫头,婶子们可全是为了你啊!”洪氏忍不住瞪了一眼,却压不住眼中的疼爱。
苏嫣乖乖收起调皮的表情,一脸正色地举起三根手指发誓:“明白,明白!我以后肯定以健康为重,谁让我最听话呢?”
洪氏纵使气还没完全消,见她这模样,也忍不住露出一抹嗔笑,转头对身旁卢氏等人说道:“她爹刚从城里托人买了些盐胡子和黄菇,正好尝尝鲜。”
汪氏一听,顿时眼睛一亮:“这季节还能买到黄菇?真稀罕!”
卢氏也忍不住点头称赞:“黄菇可是关外一绝!不光冬日,就算在夏天,那也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不过,最让我挂念的还是那盐胡子啊。当年,可真是靠它熬过了第一个冬天!”
众人闻言,皆沉默片刻,随即都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时间飞逝,转眼十几年过去了,那些苦日子如今回想起来,却像黄连里带了蜜,苦涩中透着一种满足。
许久,众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满是对当下安稳生活的珍惜与感慨。
“好了,你们小姑娘们聊着,我们几个去准备午饭。”卢氏起身,轻轻拍了拍苏嫣的肩膀,招呼洪氏一众。
“今日指定有口福咯!”其中一位婶婶哈哈笑道,其他人也跟着欢欢喜喜地走了出去。
苏嫣连忙站起来,满脸诚心地道谢。目送几位婶子出门后,胡明珠的语气却顿时轻松了几分,她一边走回屋里,一边大口灌了几口水,“终于清净了!怎么以前没发现这些婶子嘴巴这么碎啊!”
苏轻舞不禁掩嘴一笑,调侃道:“以前谁有力气废话?那会儿一顿饱一顿饥,做完家里的活,还要下地干农活,嘴上能省力,就省力了呗。”
苏嫣嘴角带笑,剥着松子,“现在不正好说明日子好起来了?大家都心气舒畅嘛!”
“嗯,的确是好。”苏轻舞微微点头,目光透着阵阵平和。话音一转,她望向苏嫣,语气不觉有几分试探:“对了,什么时候出发去滇洲?”
苏嫣低头想了想,抬眼对上两人好奇的目光,轻轻说道:“怎么也得十五之后吧。今早七婶提了小陇的事,我可能还得留几天,至少把商队送走了才能动身。”
“你确定这几天他能安生?”苏轻舞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门外,随即压低声音说道,“你知不知道最近有姑娘缠着小陇不放?”
这话顿时让一旁的胡明珠满眼放光,她直起身子,仿佛闻到了八卦的味道,一把凑近两人,生怕漏掉什么细节。
“我不知道啊!”苏嫣的表情写满了讶异,“他平时找我说的,都是货物和收益的事,根本没提起这些。”
“没提?”苏轻舞轻轻一笑,摇摇头,“看来,他还没拿定主意。我原本以为他会主动说,那既然没提,就算了。”
“别光打住说一半!急死我了!”胡明珠拍了拍苏轻舞的手臂,眼里满是求知欲,“快点告诉我,到底怎么回事?”
然而,苏嫣却突然笑了,眼神颇有深意地看着苏轻舞:“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难道这姑娘不是大京人?”
苏轻舞挑了挑眉,看见苏嫣认真的神情,随即微微点头,赞许道:“你果然聪明,小陇确实没瞒住你。”
这下,苏嫣心里顿时有了几分了然。她回想起小陇最近几次找自己的时候,明明说的是正事,却总有些心不在焉的神色。她当时也未细问,只以为他是太过劳累。现在看来,倒是大有文章。
“到底是谁啊?快说快说!”胡明珠已经急得不行,干脆扯着两人的衣袖不停催促。
苏嫣却玩心一起,笑着抛出一个谜,“其实啊,你也见过她。不信你猜猜?”
“我见过?”胡明珠皱眉陷入沉思,“还不是大京人……这可难住我了!”
她耳熟能详的大部分女子,几乎都是外域人,可一时半会儿却想不到具体是谁。苏嫣和苏轻舞见状,索性自己聊起别的话题,将一脸纠结的胡明珠晾在旁边。
午饭后,场面热热闹闹,一天的气氛烘托出了浓浓的年味。只是待众人散去,胡明珠依旧没能解开谜题,倒是彻底被接二连三的趣事给冲淡了好奇心。
---
次日一早,大街上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开始换上红灯笼和各种精巧的窗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节庆特有的热闹气息。然而,苏嫣从楼上往下望,却有种恍神的感觉。好像整个街巷都进入了年节的忙碌,唯独她的心还困在过去——未能彻底放下。
“小嫣,身体才刚好,别站在冷风里发呆,赶紧进来!”远处,一个焦急的声音朝她喊来。
回头一看,正是苏时咏。他走得急,来不及喘匀气,就不容商量地催促:“屋里有炭盆暖和,你可别任性!”
苏嫣无奈,只得依言抬脚跟上,却随口说道:“这才两个月不见,你们把书院收拾得可真有一手。”
苏时咏被她夸得得意起来,他目光一扫门前的梅花枝桠,神采飞扬地说:“瞧,那可是北地专门运来的梅花,比南边的更冷傲,更有骨气!”
“书院内藏书阁怎么样了?”苏嫣望向书院大门,问得正中关键。
屋里,苏弘文的声音传来,满是喜悦:“小十三放心!听说宝公公从宫里调了不少好书来,大臣们还纷纷捐了书卷。这藏书阁,肯定一准不差!”
苏嫣闻言,似有所思,目光轻轻扫过苏时咏,却没有多问。她心里明白,宝公公这一手大方的背后,恐怕隐含着新帝的深意。
但也好,这番扶持至少证明了,新书院的路不只是由他们孤军奋战。这,是一件好事。
苏嫣沉声点头,走进房间,开始查看夫子名单。苏申浩特意捧上几沓密密麻麻的履历卷轴,喜滋滋地说道:“你看,这些夫子可都是精挑细选的,现定了七位,不知是否合你心意?”
“苏氏的夫子名额定了吗?”苏嫣随口一问。
苏时咏却凑近,指着课目表嘿嘿笑道:“你说,我最适合教哪门?”
苏嫣低头一瞧,差点笑出声——土木?纺织?庖厨?这些“奇特”的课程设置,怕是整个书院的灵魂所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