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子路的启示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509更新时间:25/07/08 16:34:33

苏陇咧嘴一笑,俏皮地追问:“鸢姐姐,教书居然还有什么风格可言吗?”

苏轻舞也跟着抬头,眼中滑过一抹不解。

苏嫣用手指轻轻点了点自己的唇角,思索片刻才举例道:“比如孔子吧,他的教育风格可谓出类拔萃,一生教授了无数门生,年纪、身份都不重要,他讲究‘因材施教’,懂得根据学生的性格和特质去制定学习计划,这才能教出一批批不同领域的栋梁之才。”

郑远一听,立刻来了兴趣,停下脚步看向苏嫣:“这么说来,《论语》里全是些有趣的小故事?”

苏嫣莞尔一笑,继续说道:“是啊,比如子路,他就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家伙,勇敢且讲义气,不过嘛……”

“不过什么?快讲啊!他后来怎么样了?”郑远听得入迷,急不可耐地追问。

苏嫣赶忙转身掩饰,讪讪笑着摆了摆手:“乱世之中,可没什么好结果的。不过,远少爷,你可不能学他那一套,光练武还远远不够,想在仕途上全身而退,还得多些机智。”

在一旁的苏衍看得好笑,轻轻咳了一声,眼神却忍不住移开。他当然知道子路的真实结局,这人最后可是被剁成了一堆肉泥。可这种事,怎么可能随便说出口呢?

苏陇瞥见郑远的眼神依旧好奇,立马凑过去语重心长地拍拍郑远的手臂,道:“远大哥,我劝你还是多学学前人智慧吧,俗话说得好,‘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嘛。不过话说回来,你的高度终究让我更难拍肩膀。”

郑远满脸无奈,又挑了挑眉头,想笑却只能点头。

这一句话,却无意间种下了郑远心里的种子。在后来的岁月里,也正是这场对话,让他的三观逐渐扎根于“从容不恋权术,恪守初心”的理念。

---

接近酉时,石磨街摆摊的队伍已显得稀疏了许多。

苏嫣不紧不慢地走回自家摊位,远远地便看到卢婉蓉还在那里忙碌。她清了清嗓子,扬声说道:“七婶婶,今天的货物不多了吧?要不我们收摊,回去准备购些用料。您家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吗?”

卢婉蓉一边用麻绳捆绑货品,一边笑眯眯地应答:“粮食肯定要买一些的。还有这边的牛羊肉,可不能错过。不过咱们吃不了牛肉,多买些羊肉也行。”

苏嫣抬头看了看苍灰的天色,忍不住蹙眉:“怕是现在摊贩也收工了,这肉怕是买不成。”

苏陇眼珠一转,献计道:“明儿一早去买,肯定又新鲜又抢手!”

“嗯,确实是好主意。”卢婉蓉顺势夸奖了儿子一句,脸上满是笑意。

几人将摊位迅速收拾妥当,叫了辆手推车,将货品送回郑府三房的耳门口。

刚进门时,苏嫣抬头看了眼忙碌的院落,问门丁:“郑叔都回来了吗?”

那门丁见她礼貌,笑呵呵点头道:“可不是嘛,三爷都回来了。苏小姐真是个聪明人。”

苏嫣微微一笑,不再多言,洗漱后便与卢婉蓉一起前去拜访刘桃李。

---

刚踏入内院,屋内传来算盘珠子噼啪作响的声音,还夹杂着郑卓然低沉的叹气声。

刘桃李猛地一把放下算盘,声音如炸雷般响起:“郑卓然!你给我叹气能不能回书房叹!在我这里唱什么悲歌啊!”

屋内传来一阵轻笑声,门口伺候的丫鬟金豆连忙掩嘴偷笑,却对刚过来的静秋使了个眼色。

静秋微微一笑,低声问道:“怎么啦?夫人今天心情不好吗?”

金豆俏皮地摇了摇头,敛起笑意,低声回道:“没事没事,我来带苏小姐她们进去见夫人。对了,听说苏小姐明天一早就要走了吧?”

静秋点了点头:“是呢,鸢小姐说不想多打扰夫人的生活。”

金豆撇撇嘴,心下暗叹苏嫣的识趣,但脸上却浮现出更加和煦的笑容。她快步迎上苏嫣,热情地说道:“鸢姑娘,来得早啊!正好,快随我进去吧。”

转头,她又看向苏陇和苏轻舞两人,问候道:“小公子们路上辛苦了,还没吃饭吧?静秋,快去小厨房吩咐一声,莫要亏待了几位小少爷。”

卢婉蓉见状倒没多疑,轻声嘱咐苏轻舞:“你带陇儿他们先回,若饭菜送到,不必等我们,用饭为先。”

苏轻舞低眉浅笑,温柔地应道:“好的,大伯娘。”

苏陇却有些闹腾,一边冲苏衍调皮地做鬼脸,一边围着苏轻舞转圈。

苏衍懒得理会,故意冷哼一声:“你别在姐姐面前撒娇了,省点力气吧。”

苏嫣看着两人渐行远去,终究没忍住,嘴角扬起一抹无奈而温暖的笑意。此刻的她,根本无法预测,有些短暂相处的人,将如何改变未来的风向。

金豆在前头带路,一边走,一边低声提醒:“鸢姑娘,三爷最近烦恼重重,若是见他脸色不好,切莫多放在心上啊。”

苏嫣抿唇一笑,点了点头,她如何不懂,这“黑脸”的背后,藏着多少为世家担忧的苦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