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郑府风波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552更新时间:25/07/08 16:34:33
郑远身着一袭深蓝布衣,自萱堂院中昂首跨步出来,面带爽朗笑意,目光扫过众人。“咦?”他稍一错愕,目光落在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身上,掩饰不住好奇:“刚才是谁抛出高论?着实闻之入心,一席话甚得我意!”
“远儿!”
“小公子!”向嬷嬷见到郑远,神色微变,连忙走上前,将两个女童护在身后,满脸谄笑,“小公子,您学武回来了?可喜可贺!”
苏嫣微微低眸,眼里却带着几分促狭的笑意,不动声色地朝叔婶使了个狡黠眼色。原来这位郑家公子竟这般憨直,那番话分明是她想到前世甘肃之旅时的随感,不曾想竟引起这般反应。
郑远显然不为向嬷嬷的阻拦所动,甩开身旁两个侍从,径直走到苏嫣与苏琴面前,满脸好奇地凑近,“妹妹果真不愧是书香门第,说话都透着几分学问。我是郑远,听闻你们此次前来是为了借……”
“咳咳!”
一声轻咳从萱堂中传来,不乏威严之意。郑远的两个侍从箭步上前,连忙将他拉得离众人稍远几分。
从萱堂内,笑容和蔼的妇人缓履而出,声音清悦:“贵客登门,却有些失礼了。”
苏嫣闻声抬头,视线落在那妇人身上。此人是郑府当家的大夫人,婆娑而立,端庄得体。向嬷嬷见状,立刻收敛神态,向大夫人介绍道:“夫人,这位是苏家三夫人,这边是少夫人和公子小姐们。”
按照宗族辈分,苏嫣的叔婶在家中应是被称为“七少夫人”,大伯母则是“长房大夫人”。头绪纷乱之间,苏嫣心中隐隐生出些头疼,还是跟随着叔婶屈膝行礼,“见过大夫人。”
大夫人听罢,快步走下台阶,亲自扶起三叔婆,笑意盈盈,“姐姐这番言重了,该是妾身向您行礼才是。姐姐如今回了悍州,可还适应?”
苏嫣不禁偷偷打量起对方,眼前的妇人约莫三十出头,仪容得体,保养精细,气度甚佳。据传,此人乃郑家宏娶自世家的娇女,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然而,她口口声声唤祖母为“师娘”,却令苏嫣忍不住生出古怪之感。要知道,祖母已是六旬有余,这般称谓,难免显得怪异。
三叔婆面色微红,神情有几分黯然:“说来惭愧,是我们子女无能,才让老母亲迁至此地。”
七叔婶也紧随其后,语调低哑,“老夫人病体沉疴,此番前来郑府,是迫于无奈,还望大夫人宽谅。”
大夫人闻言,不由露出几丝歉疚之色:“快别这般客气。既然来了,便是自家人。”她一边扶着三叔婆,一边将众人迎进萱堂。
一入堂内,就见几位妇人端坐一旁,正首的座位上,则坐着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夫人,面带威仪,却掩不住岁月侵蚀的痕迹。
“这是我家母。”大夫人微微一笑,声音不紧不慢地介绍,“这几位是苏家三夫人、少夫人,和几位公子小姐。”
老夫人微微点头,声音干涩却透着和蔼:“别拘束,都坐吧。”
稍作停顿,她目光转向三叔婆,忽然话锋一转,眉宇间流露几分好奇,“我说啊,大妹子,你们可真是从云端跌到泥里了,这一路上遭了不少罪吧?听说……”
“娘!”大夫人轻嗔一声,带笑瞥了她母亲一眼。
然而,老夫人却丝毫不以为意,凑近身旁的一位妇人低声道:“这不是你大哥当初拜师的那家吗?嘿,当年可是连咱郑家也瞧不上啊!我这一辈子都没去过他们家,据说规矩严得很呐。”
大夫人面色不动如芳,稍稍提高音量,“若非大人与娘当年照顾老爷,今日郑家怎有这般光景?三夫人,师娘大病在身,我稍后便安排府中大夫随行前去看诊。”话音刚落,她又向身旁侍婢挥了挥帕子,“再取些换洗衣物,师娘病重,我这为徒的媳妇,自该亲自探望。”
苏嫣听罢这番话,顿觉郑家果然卧虎藏龙。这席表态既将郑家追赶苏家之事圆来自然,又顺水推舟讨得情面,端起碗吃着肉,还能滴水不漏。
“胡闹!”老夫人却猛地一拍手,直截了当地开口,“老大家的,你一走,府中谁来料理事务?”
老幺媳妇赶忙接过话茬,柔声劝慰道:“娘,大嫂如今回苏家门,确是理所应当。”
然而,老夫人抬头扫过满堂,最终目光落在另一位妇人身上一顿,“老二媳妇,你不是正闲着没事吗?你代替去吧。”
一旁听闻的苏嫣稍稍松了口气,对方虽嘴上强硬,但对她一行人愿意放行,证明并未对这趟来访心生抗拒。
三叔婆不禁连连摆手,“不可不可,路途遥远,民风又复杂,我如何敢劳烦尊夫人?”
“此话不妥,”七叔婶虽神情哀伤,却几分字句犹带坚定之意,“奶奶近来病重,沉痛于老爷仙逝之事,徒惹烦忧,与老爷相关之事,还请寄稍后再提……日后奶奶康健之时,我们自会邀请大夫人上府一叙。”
大夫人听闻,轻轻叹气,“也是……”随后轻言补充。郑家宏此举长话一遍,瞬挤出对家宏旦至裂巧妙暗度陈仓亲川正便了一份好印象汇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