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簪断意缠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195更新时间:25/07/08 16:34:25

启唇欲语,冰凉已然覆上。
御殿之内,静寂良久,落针可闻。
晨曦初露,早膳已备妥当。徐宪杉望着紧闭的殿门,终是没敢贸然入内,只得压低声音,于殿外轻唤:“皇上,早膳已备好。”
须臾,寂静的殿中忽地传来一声脆响,似是金玉之物坠地,清越而细微。
纵然目不能视殿内情形,徐宪杉却已将头垂得更低,连那殿门也不敢再多瞧一眼。
他噤声不语,却也未敢挪动脚步,只如同一尊石像般,静立于殿外。
不知过了多久,殿内方才传来一声清淡的嗓音,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端进来吧。”
“奴才遵旨!”
徐宪杉这才随着提着食盒的太监们一同走进殿内。他虽低着头,眼角的余光却快速地扫视了一圈殿内。
只见龙案之后,帝王霍君麟与熙昭仪并肩而坐,身上的衣衫瞧不出丝毫凌乱。
只是,熙昭仪的脸上似乎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不悦,眉宇间似有轻愁。
方才殿内并无争执之声,熙昭仪这又是为了何事而生闷气呢?
心中思忖着,徐宪杉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慢,麻利地为霍君麟布好了碗筷。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瞥间,他眼尖地瞧见了矮几上静静躺着的物件。
那是一支断成两截的白玉簪子。
这,不正是熙昭仪入殿之时发间所戴之物吗?
联想到方才那声清脆的响声,徐宪杉心中顿时了然,连忙垂下眼帘,不敢再胡乱窥视,更不敢妄加揣测。
早膳摆放妥当,徐宪杉便悄无声息地退至一旁,只听得殿内传来细微的碗筷碰撞之声。
就在此时,皇上霍君麟的声音忽然响起,带着一丝无奈的笑意:“不过是一根白玉簪子罢了,朕赔你一根更好的,别再生闷气了。”
“能一样吗?”熙昭仪的声音带着一丝娇嗔,尾音微微上扬,更显几分女儿家的娇态,“这是一套头面,同一块料子雕琢而成,上哪儿再去寻到一模一样的玉色!”
“那朕再赔你一套头面,这总行了吧?”皇上的语气带着十足的耐心与轻柔,仿佛在哄着一位闹脾气的小女儿。
听得一旁的徐宪杉心中又是一阵抽痛,内库之中上好的白玉头面本就所剩不多,这可都是前朝遗留下来的珍品,先帝在位时便已珍藏于库中!
“那也不一样,”熙昭仪的声音依旧带着一丝不满,却又多了几分委屈,“这还是臣妾册封大典之上,皇上亲手所赠,臣妾心里别提有多喜欢了。”
“好,这次册封礼,朕再送你两套,如何?”霍君麟的声音带着一丝安抚的意味。
徐宪杉握着手中拂尘的手,不易察觉地颤抖了一下。
“这可是皇上亲口所言,可不能诓骗臣妾。”熙昭仪似是抓住了这句话柄,语气中带着一丝狡黠。
“朕何时骗过你?”霍君麟的语气中带着淡淡的笑意,似是觉得她的模样甚是有趣,“你当朕是徐宪杉不成?”
徐宪杉闻言,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这还是他头一次见到“赔了夫人又折兵”还能如此高兴的主子……
“多吃些。”霍君麟亲手盛了一碗云片汤,递到云妍面前,示意她多用一些。
得了皇上两套头面的承诺,云妍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也体贴地夹了一个白嫩嫩、透着油润黄色的蟹黄包,放到了霍君麟的碗中,“皇上也多吃些。”
两人之间气氛和乐融融,仿佛刚才的小插曲从未发生过,留下徐宪杉一人在风中凌乱,独自承受着这“甜蜜”的负担。
用过早膳,云妍并未立即告退,而是正色开口,谈起了正事。
“皇上,房家最近可是又有什么新的动向了?”她一边轻啜着茶水,一边看向已经回到书案后的霍君麟。
只是她的目光在不经意间扫过书案时,脑海中却 अचानक 闪过方才自己衣衫褪至臂弯的画面,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微不可察的不自然之色。
这个狗男人,真是越来越不正经了!
“不过是在各处奔走罢了,只是,这次他们的目光似乎放到了太傅的身上。”霍君麟并未抬头,因此也没有察觉到她脸上那一闪而逝的异样,语气依旧平静如常。
“太傅?”云妍挑了挑秀眉,“他们还想将手伸向大皇子?”
霍君麟停下了手中的朱笔,嘴角勾起一抹带着寒意的冷笑,“不愧是国舅,看来是从朕这里捞不到什么好处了,便将主意打到了皇嗣储位之上。”
“若是能将太傅拉下马,换上房家自己的人,将来朕若是立子衍为太子,那他们依旧还是拥立新君的功臣,家族也能继续保持百年的荣光不衰。”
云妍听得也不由得冷笑一声,房家这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他们难道就不怕霍君麟以后还会有其他的皇子,而不立大皇子为太子吗?
“还有一事……”
霍君麟忽然抬起眼眸,看向云妍,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还有一事。”
“什么事?”云妍疑惑地问道。
“行宫那边……”
他的话还未说完,殿外便传来徐宪杉的声音:“启禀皇上,宋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霍君麟应允道。
云妍心中正疑惑着这位宋大人是何许人也,便见一位身着绣有精美鱼纹官服,胸前佩戴着一根孔雀翎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这人云妍见过,正是那日夜里,她在长皇子寝殿外,奉了霍君麟的命令,护送她回安澜阁的那位武德使。
原来他竟是武德使司的指挥使。
“何事?”霍君麟看向来人,语气带着一丝威严。
宋指挥使并未立刻开口,显然是顾忌着云妍在场。
不该听的事情,云妍向来不会主动去探听,正欲起身告退,却听霍君麟淡淡道:“但说无妨。”
宋指挥使这才躬身禀报道:“启禀皇上,行宫那边有动静了。”
说着,他便上前几步,将一封密封的信函呈递给了霍君麟。
霍君麟一边拆开信封,一边对云妍解释道:“这正是朕想要告诉你的事情。早些时候,皇后出宫的时候,随行的一名宫女突然抱恙,临时更换了一人。朕让人暗中留意了一下,就发现这人竟然是欣妃身边的人。”
等了这么久,欣妃总算有了动静,这让云妍也不由得心中一喜。
“果真?”她连忙追问道:“那宫女在行宫做了些什么?”
霍君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仔细地看完了手中的信件,才缓缓开口道:“果然是冲着那个老嬷嬷去的。看来,行宫之中果然也有欣妃的人,只是这些人隐藏得极深,朕一直没有发现。”
欣妃膝下育有皇子,且在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便已入住东宫,这么多年若是没有一点自己的势力,那才叫奇怪。
“她们找到那个老嬷嬷了吗?”云妍有些紧张地再次追问道。
霍君麟轻轻摇了摇头,“只是猫有猫道,狗有狗道,行宫那些人对行宫的环境最为熟悉,她们是否真的能找到,现在还不好说。”
听到这个回答,云妍心中略微有些失望,但欣妃能够有所行动,总比一直像缩头乌龟一样躲在暗处要强得多。即便这次她们真的找不到那个老嬷嬷,也一定会留下更多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