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毒从何来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341更新时间:25/07/08 16:34:25

张御医捋着那几根稀疏的胡须,眉头紧锁,语气凝重道:“从脉象来看,这毒素侵入体内,少说也有六天光景了。”

“六天……”云妍闻言,猛地握紧了容珆的手,指节泛白。

容珆心下飞速盘算,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低声道:“这么说来,那时阿容还在春禧宫里。”

“是她!”云妍的眼中瞬间迸发出刺骨的寒意,仿佛能将空气都冻结。

容珆自然明白她指的是谁,银牙紧咬,恨不得立刻冲出去与那人理论。只是碍于张御医还在场,她只能强压怒火,与云妍交换了一个充满恨意的眼神,将所有情绪都压在心底。

张御医在宫中摸爬滚打多年,深谙明哲保身之道,什么该听,什么不该听,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人,精准地过滤着周围的信息,只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两人的对话,以及她们脸上骤然变化的神情,他全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他依旧保持着先前的语调,不紧不慢地说:“不过,阿容姑娘体内的毒素停留时间过长,已经对脏腑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具体情况,还得等解毒之后,才能进一步判断。”

听到这话,云妍和容珆的心又悬了起来,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她们焦急地期盼着解药能够尽快送来,仿佛那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没过多久,小顺子便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双手捧着一个精致的药瓶,恭敬地递给张御医,道:“大人,这是蒋院正亲自调配的丹丸。蒋院正说了,只需用温水化开,给阿容姑娘服下即可。”

“如此甚好!”张御医如获至宝般接过药瓶,小心翼翼地倒出一粒丹丸,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这可省去了熬药的工夫。”

他熟练地将丹丸化开,喂阿容服下。看着她的呼吸逐渐平稳,不再像之前那样急促而痛苦,悬在众人心头的巨石也终于落了地。

又观察了一阵,确认阿容没有再吐血,张御医这才放下心来,起身告辞。

“奴才恭送大人。”小顺子弯着腰,恭敬地将张御医送了出去。

待张御医离开后,容珆也感到一阵疲惫,她走到云妍身边坐下,声音低沉而沙哑:“今晚就让阿容留在这里吧。等会儿我派人去跟阮嬷嬷说一声。”

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静静躺在床上的阿容,眼中充满了怜惜和担忧。随后,她们的目光再次交汇,彼此眼中都燃烧着熊熊的怒火。

“她果然从始至终都没有打算放过阿容!”云妍紧紧攥住拳头,手背上青筋暴起,足以看出她内心的愤怒。

容珆也咬紧牙关,脸上布满了恨意,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可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当初看守阿容的那些人也早就被送回皇后那里了。我们现在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件事就是她做的。”

云妍的目光停留在地上那滩已经快要干涸的血迹上,凝视了许久。突然,她幽幽地开口道:“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容珆立刻追问道,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云妍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她的双眼,语气低沉而坚定:“你派人给阮嬷嬷送信,让她找些鹅膏菌过来。”

听到“鹅膏菌”三个字,容珆顿时明白了云妍的意图,她惊恐地瞪大了眼睛,连连摇头道:“你疯了吗!不行,我绝对不允许你这么做!你的身子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云妍紧紧按住她的手,柔声劝慰道:“我只是稍微吃一点,让身体产生一些反应就可以。只要控制好剂量,不会有事的。”

“不行!”容珆的语气斩钉截铁,眼眶也渐渐泛红,“阿容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我绝不能再让你去冒险!”

“难道你想眼睁睁地看着害了阿容的凶手逍遥法外吗!”云妍的声音骤然提高,带着一丝哽咽,“只有我也中了毒,皇上才有可能下令彻查此事。否则,阿容所受的苦就白费了!”

容珆扭过头,目光落在阿容苍白的面容上,泪水止不住地滑落。她紧紧咬着嘴唇,内心在剧烈地挣扎,却始终不愿松口。

云妍只能再次放缓语气,耐心地劝说道:“张御医说过,我胸口还有瘀血,只要同时喝下一些活血化瘀的药,再配合一点点鹅膏菌,就能制造出中毒的假象。”

听到这番话,容珆的神情渐渐缓和下来,眼中露出了几分犹豫。

“我只是想做个样子而已,不会有什么事的。”云妍听说过那些毒蘑菇,只要不大量食用,顶多就是引起一些恶心呕吐之类的症状,就像小孩子生病一样。

容珆再次看了看阿容,又紧紧地盯着云妍看了两秒,语气依旧带着一丝担忧:“可是,可是张御医他是知道真相的。有他在,我们怎么可能瞒得过皇上?”

“谁说要瞒他了?”云妍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我从来没想过这种拙劣的伎俩能够骗过他。我要的,只是让他能够下定决心,彻查此事而已。”

容珆慢慢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你,你这可是明目张胆地利用皇上,他若是生气……”

“生气便生气。”云妍转过头,看向静静躺在床上的阿容,眉眼间染上了一抹决绝之色,“总会有人给我垫背的!”

云妍出事的消息传到霍君麟耳中时,他正在与大臣们商议要事。

西面边境旱灾连年,民不聊生,更有小股流民趁机作乱,烧杀抢掠。朝廷应该派遣哪位将领前去镇压,成了朝堂上争论的焦点。大臣们各执己见,吵得不可开交。退朝之后,这股争论的硝烟味儿依然弥漫在御书房中,久久不散。

一方认为,应该派遣驻守西部的镇西军前往平定叛乱。因为镇西军距离灾区最近,可以大大缩短行军路程,从而节省大量的粮草和物资。

另一方则认为,镇西军肩负着镇守边关的重任,轻易不可调动。应该从各地守军中另择良将,组成一支新的军队前往平叛。

霍君麟高坐在龙椅之上,神情泰然自若,手中捻着一串温润的白玉手串,任由大臣们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他心知肚明,这些大臣们心里打着什么样的小算盘。有些人是担心镇西军功高震主,尾大不掉,从而威胁到文官集团的利益;有些人则是觊觎平叛带来的巨大军功,想要借机安排自己的人上位。

他们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争得面红耳赤,实际上却满脑子都是蝇营狗苟。

这就是父皇留给他的辅国大臣,一个个都是人精。

霍君麟抬起眼眸,淡淡地扫视了众人一眼,恰好看到徐宪杉从外面走了进来。徐宪杉脸上带着一丝焦急之色,但似乎又有什么顾虑,站在门口踌躇不前。

霍君麟的目光落在徐宪杉身上,徐宪杉这才快步走上前,附在他的耳边,压低声音说道:“奴才刚才得到消息,说是云妍姑娘今天早上突然吐血了,已经派了御医前去诊治。皇上,您看要不要过去看看?”

霍君麟的神色骤然一变,攥紧了手中的白玉手串。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抬眼看了看正在争论的大臣们,又缓缓松开了手,将脸上的表情恢复如常。

然而,刚才他那一瞬间的脸色变化,还是被心思细腻的大臣们捕捉到了。

还不等他们开口询问,霍君麟便冲他们微微一笑,打破了这压抑的气氛,“诸位爱卿已经商议了这么久,现在可否给朕一个确切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