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罗刹丑姝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33更新时间:25/07/08 16:34:11
“唔……”
大红的喜字,将婚房糊得密不透风,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一股甜腻的喜气。然而,这满屋的红色,却与少女苍白如纸的脸色形成了鲜明对比。她身上那件血色嫁衣,仿佛也失去了原有的鲜艳,黯淡无光地铺展开来,宛如一朵凋零的花。
蓦地,少女紧闭的双眼猛然睁开,一瞬间,眸中似有光华流转,璀璨夺目。但仅仅一瞬,那光芒便如昙花一现般,迅速黯淡了下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一股不属于她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她尚有些茫然的意识之中,剧烈的冲击让她头痛欲裂。
不知过了多久,一切终于渐渐平息。少女嘴角勾起一抹奇异的笑容,带着几分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一丝玩味。
她,竟然因祸得福,获得了重生的机会!
原本,她是现世代号十三,一个专注于医学的顶尖雇佣兵。却不料遭同伴背叛,死于一场精心策划的爆炸之中。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大穆王朝镇国公府的嫡女——沈言茹。
感受到手腕上传来的阵阵刺痛,沈言茹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她迅速扯下一块布料,简单地进行止血包扎。
原主的命运,真可谓是悲惨至极。
身为镇国公府的嫡女,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千金小姐。然而,仅仅因为右脸上那块触目惊心的巨大黑斑,便成了穆都人人皆知的丑女,年已十八,却无人问津。
一个月前,宫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原主在宴会上被人暗中下药,不仅与双腿残疾的辰王发生了肌肤之亲,还被众人撞破。
皇帝无奈之下,只得下旨赐婚二人。
辰王穆锦辰,是当今圣上的第三子,曾是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战神,威名赫赫。可惜三年前,在与榆国的一场战役中,不幸伤了双腿,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站立。
穆锦辰认定是原主为了嫁给他,故意设计了这一切,对她厌恶至极。更何况,他心中早有所属,这桩婚事更是让他无比反感。
然而,君命难违,谁也无法抗拒皇帝的旨意。
婚事举办得极为仓促,今天便是大婚之日。
穆锦辰以双腿有疾为由,命人抱了一只公鸡来与原主拜堂成亲。原主本就性子软弱,只能默默吞下这枚苦果。可王府中的人,因为穆锦辰的态度,对原主更是百般苛待。
原主亲娘在她出生时便因血崩而亡,父亲对她不闻不问,继母更是心狠手辣,从小到大,她又因为脸上的黑斑而饱受嘲笑。种种打击之下,一时想不开,便选择了自尽。
难得的,沈言茹心中涌起一丝恻隐之情。想到如今自己借用了原主的身体,得以重活一世……
“从今往后,我便是你。你曾经所受的委屈,我必将一一为你讨回。”
少女的声音极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让人无端地觉得可以信任。
心中那股郁结之气,在这一刻仿佛消散一空,仿佛原来的沈言茹听到了她的承诺,并且相信了她。
沈言茹起身,决定先看看这具身体脸上的那块黑斑,究竟是怎么回事。
虽然婚事仓促,但新房里所备的物件,倒也算得上精致,竟然是皇室御用的琉璃镜,将她的面容照得纤毫毕现。
只见镜中的少女,眉眼清秀,肌肤白皙,若只看左脸,称之为仙子也不为过。可惜,右边脸颊却被一块巨大的黑斑占据了三分之二,黑斑之上,还长着细密的毛发,看上去着实可怖。
单看左脸,称一句仙子也不为过,可那右脸,恍若罗刹,令人望而生畏。
沈言茹皱着眉头,抬手轻轻抚摸着脸上的黑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块黑斑在她小时候,不过指甲盖那么大而已。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黑斑不仅越长越大,还开始生毛,实在诡异。
若是胎记,又怎么可能越长越大,还生出毛发呢?
沈言茹微微眯起眼睛,伸出手,搭在自己的脉搏之上,开始给自己把脉。
脉象虚弱无力,而且……有毒!
果然如此!原主是中了毒,而且毒素在体内长期积累,这才导致脸上长出了如此丑陋又恶心的长毛黑斑。
黑斑是原主几岁的时候出现的,而毒素能累积到让黑斑长出来,足以说明,原主很可能刚出生的时候就已经中毒了。
下毒之人,必定是镇国公府的人!
沈言茹在脑海里将所有可能下毒的人选都过了一遍,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她决定三日后回门的时候,好好试探一番,或许能有所发现。
“咕噜噜……”
肚子忽然发出一声“惨叫”,沈言茹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原主一大早便被拉起来梳妆打扮,滴水未进,加上古代婚礼又繁琐耗时,再加上王府的怠慢,到现在都已经月上中天了,这具身体别说是吃饭了,连口水都没能喝上。
目光落在桌上那些精致的糕点和冰冷的茶水上,沈言茹犹豫了一下,还是捏起一块糕点塞进嘴里。
甜腻的味道让本就饥肠辘辘的沈言茹感到一阵反胃,她赶紧端起一杯冷茶灌了下去,决定还是自己去找点吃的吧——她可不想刚穿越过来,就活活饿死。
她伸手推开房门,清冷的月光倾泻而下,将院子里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片银色的光辉之中,显得格外寂静清冷。竟然连一个服侍的下人都没有,安静得有些诡异。
对此,沈言茹并不感到意外,更不在意。
走出小院,沈言茹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穆锦辰对她,以及对这桩婚事的厌恶之情。
新房所在的沁竹苑,恐怕是整个王府中最为偏僻的地方了。
周围空旷寂静,毫无人气,再配上那些红得刺眼的喜字和红绸,说是闹鬼的深院老宅都有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