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狸猫?换太子!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408更新时间:25/07/08 16:34:06

白曼步履轻盈,一路尾随着那抹淡粉色的身影,来到了古色古香的常乐斋。

只见她怀抱着一个精致的红锦盒,款款走下马车,径直迈入了常乐斋的大门,这次,她并未像往常一样,吩咐秋雁在门口守候,而是独自一人走了进去。

白曼刚踏入店内,便瞧见常蹇正一丝不苟地用鸡毛掸子拂拭着货架上的灰尘,他动作轻柔,仿佛对待珍宝一般。

“常掌柜,我又来叨扰了。”白曼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店内的宁静。

常蹇自然听到了那熟悉的脚步声,原本还想着今日并不打算招待任何客人,可当他听到是白曼的声音时,心头不禁掠过一丝惊喜,他连忙放下手中的掸子,转身望去,只见她今日一袭淡粉色衣裙,娇俏可人,仿佛提前带来了早春的气息,让人眼前一亮。

“白姑娘,早上好啊,这边请。”常蹇脸上堆满了笑容,热情地招呼着。

白曼微微颔首,随他来到店内的雅座坐下,秋雁则恭敬地候在一旁。

刚一落座,白曼便迫不及待地表明了今日的来意:“常掌柜,我今日前来,是想与你谈一笔合作生意。”

常蹇闻言,浓眉一挑,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笑着说道:“哦?白姑娘不妨详细说说。”

白曼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地问道:“不知常掌柜这里,可有红珊瑚摆件?”

“有倒是有,只不过那品相质地,与白姑娘手中的宝贝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天壤之别啊。”常蹇回忆了一下,记得仓库里似乎的确存放着一件红珊瑚摆件,只不过品质实在不敢恭维。

“可否让我一观?”白曼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让人摸不透她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常蹇的好奇心彻底被勾了起来,他笑着应道:“当然可以,白姑娘稍等片刻。”

说完,他便转身走入仓库,不一会儿,便将那件积满了灰尘的红珊瑚摆件找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摆放在白曼面前。

那是一株品质粗糙的红珊瑚摆件,珊瑚的颜色也显得黯淡无光,就连那象征着喜庆的红色,都显得极其寡淡。

“多少银两,我买了。”白曼开门见山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常蹇闻言,略微犹豫了两三个呼吸的时间,这才缓缓说道:“七百两吧。”

这个价格,几乎没怎么加价,也就象征性地赚了她一百两银子而已。

“七百两倒也不贵,不知常掌柜可否愿意赊账?三天之内,我定会将银两全数结清。”白曼试探着与常蹇商量道,眼中带着一丝期盼。

常蹇一听,顿时豪爽地答应了下来:“害,多大点事儿,没问题!”

白曼听完,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她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感激地说道:“多谢常掌柜,这次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了!”

“白姑娘不必客气。”常蹇摆了摆手,他心里清楚,自己并非是单纯地想帮她,而是想看看白曼到底要做什么。

白曼得寸进尺地问道:“不知可否再麻烦常掌柜帮我一个小忙?”

常蹇爽快地点头:“白姑娘请说。”

“我需要一点朱砂颜料,用来给珊瑚上色,还需要一点金漆,用来写几个字。”

“有,这些东西我都有,白姑娘稍等片刻。”常蹇越是参与其中,就越发感到好奇,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白曼究竟在筹划着什么。

不一会儿,常蹇便将白曼需要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

白曼小心翼翼地拿起朱砂颜料,仿照着自己那株价值连城的红珊瑚摆件,给这株刚买来的劣质珊瑚描绘着色泽,力求达到相近的程度,随后,她又拿起金漆笔,在珊瑚的底部,一笔一划地写上了四个字——宫廷御用。

做完这一切后,白曼满意地起身,拿起东西,准备与常掌柜告辞。

常蹇见她要走,心里暗忖:这就走了?她到底想做什么?

他连忙起身,将白曼送到门口处。

白曼走到门口时,忽然转过身,似笑非笑地问道:“常掌柜,我这个红珊瑚摆件,想卖一万两,真的不行吗?”

常蹇注意到,她说话时,手指轻轻敲了敲那装着低档红珊瑚的盒面,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她话中的深意。

他心领神会,配合着她演戏,故作一脸为难地说道:“你先回去吧,这件事我需要考虑两天,两天后你再过来吧,白姑娘,慢走。”

白曼也听出了常蹇话中的配合之意,心中暗忖:这人能处,有事儿他是真能上!

随即,她装出一脸焦虑的表情,急切地说道:“可是,我急着用钱啊,明日可以吗?”

“……行吧,那你明日过来,我再给你答复。”常蹇说完,便转身回了屋内,嘴角却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白曼低头,得逞地笑了笑,随即带着秋雁上了马车,打道回府。



郡主府是一座四进的宅子,略显气派,两名乞丐打扮的男子,偷偷摸摸地从角门溜了进去。

他们跟随在春花身后,一路来到内院,将自己在常乐斋门口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都郁。

“还真是一万两?”春花听完,忍不住咋舌,白曼要一万两银子做什么?

一万两银子对于都郁而言,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若让她自己掏出一万两银子,恐怕也有些吃力。

思来想去,她决定去找项瑞借钱,毕竟一万两银子而已,他作为当朝太子,肯定是不放在眼里的。

于是,她吩咐两名乞丐继续在常乐斋外边蹲守,自己则前往太子府,去找项瑞。

正好,项瑞今日在府上。

都郁来到书房,找到了正在批阅奏折的项瑞,她屏退了左右下人后,先是与项瑞亲热了一番,这才将借钱的事情,缓缓道出口。

“太子弟弟,我近来发现了一个非常靠谱的赚钱法子,想投钱进去,可惜本钱不够,我听说大姐姐都赚到钱了,哎呀,我觉得好可惜啊!”

说着,她还撒娇似的在项瑞怀里蹬了一下脚,尽显娇态。

项瑞对都郁的话,向来是深信不疑的,他直接问道:“姐姐还差多少银子?弟弟先帮你垫着。”

“还差一万两银子呢,大姐姐她可是投了差不多三万两银子呢,我却连两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都郁演技精湛,将一个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她紧皱着眉头,脸上写满了大大的不甘心。

一万两银子对项瑞而言,确实可以轻松掏出来,而且,看在都郁伺候了自己这么久的份上,大方地给她又何妨?

“行,你等下让管家带你去账房取银子便是。”

都郁听完,立即露出了灿烂的微笑,随即开始主动挑逗项瑞,帮他宽衣解带……

书房的门并未关严实,这让项瑞觉得,在这种半开放的环境下与都郁亲热,更带劲,更刺激。

都郁还贴心地凑到他耳边,吐气如兰地说:“我保证不叫,如果要叫,也只在弟弟耳边叫……只叫给弟弟一个人听……”

项瑞听完,顿时更加兴奋了,他迫不及待地品尝着她的美好,含糊不清地夸赞道:“好姐姐真懂事……”

此刻,他觉得这一万两银子,给得实在是太值了。

……

翌日下午,天空飘洒着稀稀落落的小雪花,白府的马车姗姗来迟,停在了常乐斋门前。

门口那两名乞丐已经蹲守了一天一夜,早已冻得手脚发麻,浑身僵硬。

当他们看到白曼的丫鬟独自抱着一个暗红色的锦盒走下马车,走进常乐斋时,其中一名乞丐赶紧起身,跑到对面的酒楼去通知春花。

约莫一刻钟后,丫鬟才满面喜色地走了出来,紧接着,“白曼”戴着面纱,小心翼翼地挑开车帘,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她迎上前去,迫切地问道:“那红珊瑚摆件,一万两银子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