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夕阳红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758更新时间:25/07/08 16:34:03

残阳如血,将海面染成一片瑰丽的绯红。时袖凭栏而立,望着四散归航的船只,心中盘算着今日的收成。海风拂过,带来一丝咸腥的气息,也吹动了她额前的碎发。

“袖姐,点完了!”小倩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今儿个进账可真不少,算上那些交了定金还没来得及提货的,足足超了三万两!”

“哦?”时袖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那现银呢?到手了多少?”

“一万三千多两。”小倩的声音里透着兴奋。

时袖略一沉吟,果断道:“拨一万两给何仔,让他把那些安南人打发走。咱们不养闲人,这笔钱,就当是买个清净。”

这突如其来的决定让小倩一愣,但她很快反应过来,应声道:“是,袖姐!”

时袖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落日余晖下,海面波光粼粼,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这片海域还是另一番景象。

那时,海匪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商船们如同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便心惊胆战。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改变了一切。

海匪们不再满足于打家劫舍,他们开始兜售一种“通行证”——赤色旗帜。据说,只要悬挂此旗,无论装载多少金银财宝,都能在这片海域畅通无阻,任何海盗势力都不敢侵犯。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一开始,商贾们将信将疑,不敢轻易尝试。但那些急于贩卖时令货物的商人走投无路,只能硬着头皮,通过各种隐秘渠道,向附近的海匪购买旗帜。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将旗帜悬挂在船头,踏上了未知的航程。

出乎意料的是,一路竟出奇的平静!远远望见海盗船,双方只是摇旗示意,没有任何一方靠近。唯有一次,在经过一处险恶的暗礁区时,一艘同样挂着赤旗的乌槽船主动靠近,为他们引航,帮助他们安全通过。

这一队商人的平安归来,彻底引爆了市场。购买旗帜的人潮汹涌而至,甚至连外国商人都听闻了这“规矩”。一时间,印着白鹰的赤旗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不少平日里关系不错的商号,不得不共用一面旗帜,轮流使用,虽然麻烦,但总比无法出海要强得多。

最苦的,还是那些小本经营的百姓。渔民、米贩,他们做着微薄的生意,根本无力承担一面高达数百两白银的飞鹰旗。眼看生计无着,一些精明的商人看到了商机。他们将自己闲置的飞鹰旗出租,按时辰收费,还要收取高额押金。稍有破损,押金便有去无回。

海匪虽然不再直接杀人,可这些小民却为了租旗谋生,频频遭遇倾家荡产的厄运。这世道,究竟是变好了,还是更坏了?

这些消息如雪片般传到大屿山。尽管没有了安南军的驻守,赤旗帮的地位却空前稳固。帮内团结如铁,各舵口紧密协作,巡视四方,恪尽职守。

龙嫂对下属极好。男人在外无需拼死搏杀,只需保护那些按规矩购买了飞鹰旗的船只,免受其他势力的误伤。月底的分红,甚至比当年打家劫舍时还要丰厚。家眷留在岛上,老有所养,幼有所依。龙嫂甚至还为孩子们开办私塾,请来蓝旗帮麦家的大公子担任先生,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水上疍家的孩子,竟然有机会读书识字?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祖祖辈辈,能认字的人屈指可数。遇到龙嫂这样的当家,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然而,有一条规矩却让男人们颇有微词。龙嫂新增帮规,禁止夫妻间打骂,说是伤了和气。大屿山上的女人,大多是抢来的,还没听说哪个敢对自家男人动手。这条规矩,摆明了是约束男人的。虽然许多人心中不忿,但念及其他种种好处,也就忍了。

否则,一旦被告发到龙嫂面前,一顿板子是少不了的。

“夫人,您这可就冤枉我了!”张何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时袖的思绪。他一边躲闪着迎面飞来的海瓜子壳,一边大声喊冤,“您自己定的规矩,夫妻不能互殴,怎么您身为帮主,反倒带头违反呢?这要是传出去,让弟兄们怎么看?哎呦!别扔了,小心一会儿踩着滑倒!”

时袖怒目圆睁,瞪着这个滑不溜秋的男人:“小倩说你背着我,拉上青筋茂去香山开了赌场?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跟我商量!”

“说了说了,我这不是正要说嘛……”张何还在狡辩。

“不对啊,哪是我拉着老茂儿干的这事儿?明明是他赌瘾犯了,自己要搞的,我就是帮个忙……哎,小倩这情报不准啊!”

“也不对,这丫头哪来的情报?肯定是小钉子那小子告的密!等我逮着他,看我不扒了他的皮!不就是上次没带他一起去嘛,至于记恨到现在……”

时袖见他还在胡搅蛮缠,索性抱起双臂,冷冷地看着他:“怎么?还不肯说实话?”

张何见她一副洞若观火的表情,知道瞒不过去,只好收起嬉皮笑脸,上前拉住她的手,轻声说:“你都知道了?”

“我等你亲口告诉我。”

“哎,还不是那些商人,拿着咱们的赤旗,倒买倒卖,赚得盆满钵满。咱们兄弟们心里不平衡啊!所以老茂儿就在各处港口收了几家赌场,专门设了盘口,给那些小本生意的人家租旗用。外面那些奸商,一次要他们二三十两,咱们只收十两。你是没看到,那些渔民米贩,简直把老茂儿他们当成活菩萨供着。”

时袖眉头一皱:“你们也收押金?”

“哪能呢!”张何连忙摇头,“咱们赤旗帮的招牌,谁敢不还?”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得意,“咱们这叫劫富济贫,替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