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逢凶化吉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912更新时间:25/07/08 16:34:03
“义父,您倒是说句话啊!这金山银海里头,到底哪一锭是七爷到死都惦记的?”张何急得直跺脚,声儿都带着哭腔。
周围一群人面面相觑,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郑展这当家人,也是一头雾水。
时袖盯着郑七那硬得跟石头似的手指头,突然灵光一现,四下里一扫:“七哥的龙头印呢!?”
郑展一拍脑门,吼道:“还在那条破船上!都他娘的沉海里了!”
话音还没落呢,张何就跟屁股着了火似的,撩开帘子就往外冲。
生在海里,死在海里,也算落叶归根。
郑七活着的时候就撂下话了,死了就海葬。
他说自个儿是杀人放火的海盗头子,埋哪儿都落不着好。
其实大伙儿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就他手里那血债,埋哪儿都得让人刨出来鞭尸!
天上乌云压顶,这大清早的比死了亲爹还阴冷。海风呜呜地刮着,像死了媳妇的男人哭丧,听得人心里直发毛。
龙船连夜开回了大屿山,船上船下白花花的一片。后头几十艘远洋战船,排成个人字,再往外,几百艘乌槽船,密密麻麻的舢板、沙艇,数都数不过来。
船上都挂着白灯笼,大屿山岛上也飘着招魂幡,香烧得跟狼烟似的,昨天那股子喜庆劲儿,早他娘的没了。
七哥昨儿夜里走的,五脏六腑都烂成了泥,到底没活过四十岁。
一艘小棺材船,从龙船头那儿慢悠悠地划出来,船上挂着面小黑帆,棺材上盖着床蓝布棉被,船头挂着个白纸灯笼,上面写着个“郑”字。
时袖一宿没合眼,忙前忙后地张罗丧事,各分舵送来的祭品,她都一一过目,记在本子上,以后好查。
那床蓝棉被底下,可都是金山银山,奇珍异宝。
郑七嘴里含的那颗安魂珠,是新来的乌石二那一伙人送的,说是从皇宫里头流出来的,几百年都碰不上这么好的珠子,就是太后老佛爷死了,嘴里含的珠子也比不上这颗。
张何给郑七的是把短刀,乌金的刀身,象牙的刀把上缠着上等的马鬃毛,用起来顺手得很,是他常年别在后腰上的。
“行了,你有这份心就成了,赶紧回去躺着吧。这回你潜得够深,又急,找孟大夫好好看看,肺子要是伤了可不是闹着玩的。”时袖看他把刀把塞进郑七硬邦邦的手里,死死地攥着,自个儿咳嗽得跟痨病鬼似的,还不肯走,忍不住劝道。
张何眼圈泛红,咳嗽声在寂静中回荡,胸腔深处隐隐传来金属摩擦般的刺耳声响,仿佛随时都会咳出血来。他盯着郑七的遗容,似乎想从那张僵硬的脸上找到一丝熟悉的痕迹。
"七爷教过我不少刀法......"张何的声音嘶哑,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当初我被几个老王八蛋欺负,练得再狠也打不过他们,是七爷把他的看家本事偷偷教给了我,才让我出了这口恶气。现在七爷要走了,我怎么着也得送送。"
张何抬眼看了看时袖,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又变得柔和起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我打小就在海上讨生活,水性好着呢,当年比这更险的活儿,不知道干过多少,昨儿晚上那点事儿,不算啥,你别担心。倒是你,熬了一宿,眼睛都熬红了,一会儿出殡到点火,估摸着能歇一会儿,你赶紧回屋补个觉吧。"
时袖笑了笑,摇了摇头,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赶紧去休息。
郑展从昨儿晚上回了大屿山,到现在都没露面。
郑七一咽气,他就跟帮里的几个老家伙钻进了密室,偶尔出来看看,问问丧事办得咋样了,压根儿就没关心过时袖累不累,能不能撑得住。
张何劝不动她,起身的时候突然提高了嗓门,朗声说道:“夫人,龙头大印我昨儿晚上已经拿回来了,您可得收好了,何仔先退下了。”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往后退了几步,才转身走了。
周围的人一听“龙头大印”四个字,都跟闻着腥味的猫似的,齐刷刷地扭头看了过来,那眼神在时袖身上扫来扫去,跟刀子似的,透着贪婪和渴望。
时袖心里咯噔一下,这小子以前从来没在外人面前这么叫过她,这是唱的哪一出?
又等了一炷香的工夫,东边的太阳总算从云缝里挤了出来,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郑七的棺材船已经划远了,变成了海天交界处的一个小白点,然后,慢慢地融进了太阳的光辉里。
一缕青烟从太阳里升起,是棺材船上放的火药到了时辰自己烧起来了,棺材船慢慢地沉入了海底。
南海霸主,魂归大海。
众人看见青烟飘起来,齐刷刷地举起酒杯,过头顶,洒酒,摔杯,送行。
密密麻麻的大小船只上,隐隐约约地传来哭声,赤旗大帮上上下下几万人,除了少数被抓来的,大多数都是在陆地上活不下去了,自己来投奔的。
说句良心话,在郑七手底下混饭吃,可比在岸上那些贪官污吏手底下强多了,所以感激郑七的人,还真不少。
默哀了半天,香也烧完了,纸钱也烧完了,礼成了。
旧主已经走了,帮里不能一天没有老大,今儿个是郑七的葬礼,也是郑展的接班仪式。
大伙儿都是粗人,不像那些穷酸秀才、贪官污吏那么多讲究,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气呵成,省得夜长梦多。
在众人热切的目光中,一个白胡子老头,德高望重,缓缓地走了出来,手里捧着个金盘子,一步一步地走到郑展面前。
揭开红布,盘子里赫然出现一枚金光闪闪的龙头大印,三寸多高,圆柱形的,一条金龙盘在上面,龙鳞都看得清清楚楚,雕工了得,活灵活现的。圆柱底下,刻着四个隶书大字:“龙头司马。”
长老郑重地拿起龙头印,稳稳地交到郑展手上,苍老的声音洪亮而有穿透力,随着海风传出很远:“五湖四海,谁见此印谁低头!散兵游勇,认此大印听号令!过去的事儿就让他过去吧,希望郑帮主节哀顺变,早点振作起来,带着兄弟们闯过这道坎,继续在南海称王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