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喋血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566更新时间:25/07/08 16:33:57
李景临话里藏刀,绵里藏针,拐弯抹角地试探着裴煊是否知晓自己皇子的身份,他话里话外都在强调,这皇位乃是他们李家的江山,而你裴煊,就算你体内流淌着帝王的血脉,可你终究姓裴,不过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外室子罢了,又何必来蹚这趟浑水呢?皇位,终究是与你无缘的。
裴煊闻言,只是淡淡地侧过头,漆黑深邃的眼眸与李景临的目光在半空中交汇,转瞬间,他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嘲讽,几分不屑。
“未必吧,”他轻描淡写地吐出这三个字,语气平淡至极,却又充满了无尽的自信。
此刻,屋檐之下,裴煊还能勉强避雨,可怜的李景临却有一半身子暴露在瓢泼大雨之中,冰冷的雨水无情地拍打在他身上,他忍不住呛咳了几声,狼狈至极。
更可恶的是,裴煊竟然故意将他往水流湍急的地方按,让他好好体会一下被大雨冲刷的滋味。
伤口上的鲜血不断涌出,很快便在地上汇聚成了一滩触目惊心的血迹,堂堂燕王殿下,何曾如此狼狈过?
他强忍着伤口的剧痛,咬牙切齿地说道:“就算你今日杀了我,你也休想逃脱!你这又是何苦呢?若是你肯归降于我,我定然不会亏待你!”
“拉一个垫背的,怎么算都不亏,”裴煊毫不在意地耸耸肩,他那锋芒毕露的目光扫向四周那些虎视眈眈的禁卫军,语气坦然,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裴煊!”李景临恼羞成怒,原本英俊的面庞此刻也因为愤怒而变得扭曲,青筋暴起,显得狰狞可怖。
裴煊懒得与他进行无谓的口舌之争,他缓缓抬起头,望向那阴沉沉的天空,似乎隐约看到了一丝亮光,雨,渐渐小了。
他大致估算了一下时辰,随后用刀背轻轻拍了拍李景临的脸颊,带着几分玩味的语气说道:“燕王殿下,不如我们做个交易如何?用你我二人的性命,来换取彼此想要的东西,你放了阿珩,我放了你,如何?”
李景临悠悠地吐出一口浊气,眯起眼睛,阴狠地说道:“好,我答应你。”
裴煊凑近李景临的耳边,压低声音,用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你最好祈祷阿珩能够安然无恙,若是阿珩有任何三长两短,我定会将你千刀万剐,凌迟处死!到时候,这皇帝宝座,你想都别想!大家一起同归于尽!”
李景临被气得浑身颤抖,他声嘶力竭地吼道:“死到临头还敢嘴硬!你以为你救下阿珩,就能活着离开这皇宫吗?简直是痴人说梦!啊——”
裴煊眼中寒光一闪,他猛地用力,用手指死死地掐住李景临的脖子,将他后面的话硬生生地掐回了嗓子眼,紧接着,他脚尖一点地,身形如一道闪电般飞快地掠上屋顶,朝着金銮殿的方向疾驰而去。
再说那可怜的小皇孙阿珩,已经被淋了好几个时辰的雨,早已昏迷不醒,几个禁军死死地扣着他,生怕裴煊突然出现将他抢走。
曹端等一干朝臣站在大殿门口,如同见鬼一般,目瞪口呆地看着“死而复生”的裴煊,以及被裴煊死死扼住咽喉的燕王殿下,一个个都傻眼了。
裴煊随手踢起一颗小石子,朝着呆若木鸡的曹端踢了过去,冷冷地说道:“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过去查探一下小皇孙的鼻息?”
“啊……好!好!”曹端这才猛然惊醒,如同触电一般跳了起来,他顾不得其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听他老子的劝阻,身体比脑子更快地“嗖”的一声窜入了雨中,朝着小皇孙的方向飞奔而去。
经过一番查探,阿珩确实只是因为淋雨过度而昏迷了过去,所幸还活着,曹端连忙冲着裴煊点了点头,裴煊心领神会,对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赶紧回到金銮殿内。
李景临见状,脸色铁青,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数三声之后,我们同时放人!”
就在这时,裴煊的耳朵忽然微微一动,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异样,微微眯起眼睛,朝着皇宫之外的方向望去。
“让你的手下都退后,”裴煊冷冷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景临闻言,虽然心中不甘,但此刻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只能无奈地咬牙切齿地命令道:“都后退!全部都后退!”
裴煊挟持着李景临,一步步走到阿珩身旁,三声过后,双方同时交换人质。
裴煊身形快如鬼魅,抱着阿珩转眼间便掠入了金銮殿内。
就在他身后,数支利箭破空而来,带着凌厉的杀气,几乎是擦着他的衣袖而过,险些伤到他。
“关门!”
裴煊话音刚落,轰的一声巨响!早有准备的曹端立刻指挥人手将沉重的殿门重重地关上。
宫门外,李景临气急败坏地嘶吼道:“给我破门!杀了裴煊!不惜一切代价,杀了他!”
宫殿内,裴煊小心翼翼地将阿珩交给一旁的内侍,随后,他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一众朝臣,沉声说道:“各位大人,燕王李景临意图造反,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人人得而诛之!如今陛下安然无恙,诸位不必惊慌!”
得知庆隆帝平安无事的消息后,一众朝臣在惊喜之余,又心惊胆战地看向紧闭的殿门,外面已经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撞门声。
曹端焦急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殿门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
裴煊神色沉着,临危不乱,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让朝臣们先找寻隐蔽的地方躲藏起来,随后,他独自一人手持利刃,巍然屹立于殿门之前,如同一尊战神一般。
轰!
一声巨响,殿门终于被攻破。
就在众朝臣瑟瑟发抖,惊恐万分之时,一道焦急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报——!殿下!大事不好了!安国公率领大军已经攻入皇宫了!”一个小兵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他顾不得爬起来,便声嘶力竭地喊道。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洗净了宫城之内的血腥与污秽,也洗去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
雨过天晴,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小皇孙阿珩因为高烧昏迷了整整一日一夜,终于清醒了过来。在他醒来之后,庆隆帝仿佛回光返照一般,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对于朝中那些亟待解决的政务,他更是亲自督办,不敢有丝毫懈怠,每日都要熬到深夜,甚至到了夜半三更时分,才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的文书奏章,勉强睡上一会儿。
那些没完没了地追在他身后,苦口婆心地劝他服药休息的太医们,早已是黔驴技穷,束手无策。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或许只有那些真正体会到时日无多的人,才能真正地领悟到“珍惜”二字的含义。庆隆帝恨不得一天能够生出二十四个时辰来,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妥当。
几日之后,裴煊皇子的身份被昭告天下,那段尘封了二十年的真相,终于被彻底揭开。
人证物证俱在,真相大白于天下,昭阳皇后被褫夺了皇后的头衔,打入了冷宫,永世不得翻身。
皇宫之中重新组建了禁军,王值被晋升为禁军统领,负责皇宫的安危,安国公被册封为平定王,成为了大齐朝第一个受封的异姓王。
燕王李景临的党羽,一概严惩不贷,所有参与叛乱的人员,悉数被关押入狱,等待三司会审,宫中由姬氏把持的官宦势力也被彻底清除,那些给庆隆帝下毒的内侍和太医,畏罪饮毒自尽。
借着这次动乱的机会,再加上有大军镇压,庆隆帝在自己人生最后的时光里,以雷霆手段血洗朝堂,肃清朝纲,铲除了一切奸佞之臣。如果可以,他希望能为年幼的阿珩,以及年纪尚轻的裴煊,留下更多的庇护,让他们能够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能够多一份安全保障。
可惜,一切都太晚了,时不我待,他能够做的事情终究是有限的,就在一个傍晚,他终于感到口干舌燥,想要喝口水的时候,他拿起了一直放在手边的药碗,这碗药从晌午熬好之后,他就一直没有来得及喝,然而,就在他端起药碗的那一瞬间,一口鲜血猝不及防地喷了出来,染红了眼前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