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喋血京畿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144更新时间:25/07/08 16:33:57

“羽林营?”裴煊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深邃的眼眸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仿佛对这个名字充满了不信任,“我,信不过。”

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清晰地记得,燕王李景临正是通过收买羽林营,才得以在京城内乱中占据上风。虽然羽林营没有直接倒戈,将刀刃指向京都,但他们不作为的姿态,无疑是这场叛乱中最冷漠的帮凶。

帝王之争,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场可以待价而沽的交易。一旦燕王展露出胜利的曙光,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倒向新主;而当燕王稍显颓势,他们又会立刻摆出一副忠君护驾的姿态,以掩盖曾经的摇摆不定。

“公子,我明白了!”齐华虽然对裴煊的决断感到一丝疑惑,但他对裴煊的信任早已深入骨髓,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服从。

裴煊深吸一口气,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漠北:“京城内乱,苍西郡又传来兵败的消息,北渝极有可能趁虚而入,进犯漠北边境。如今,也只有安国公能够率兵勤王了。好在漠北还有林宸、林群两位大将,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守住边疆。”

林桐听闻此言,不敢怠慢,立刻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块贴身帕子,用牙咬破手指,以鲜血在帕子上书写一封紧急书信,然后郑重地递给裴煊:“如今局势紧张,贸然出兵勤王,难免会落人口实,被扣上谋反的帽子。有了这封信,我爹一定会相信你,立刻出兵的!”

裴煊接过林桐的腰牌,又将那封染着血迹的书信一并交给齐华,神情肃穆:“齐华听令!”

齐华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抱拳应道:“属下在!”

“现在,我将这个艰巨的任务托付给你。你即刻出发,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送到漠北,务必让安国公立刻率兵勤王,驰援京城!”裴煊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信任与期盼。

“属下遵命!”齐华接过信物,声音洪亮地回应道,“齐华定不辱使命!”

裴煊猛然拔出腰间佩刀,刀锋直指夜空,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怒吼:“其余人,随我杀入京城,诛杀叛贼!”



皇宫内,往日的金碧辉煌,此刻却笼罩在一片压抑的阴霾之中。慧妃神情憔悴,默默地陪伴在庆隆帝和小皇孙阿珩身边。

庆隆帝因盛怒攻心,身体每况愈下,已经无法起身,甚至连水米都难以咽下,生命之火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陛下,您多少喝点药吧……”慧妃的声音哽咽,小心翼翼地劝慰道。

庆隆帝剧烈地咳嗽着,胸口急剧起伏,咳出的鲜血染红了衣襟。慧妃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药碗,吃力地将他扶起。

庆隆帝用一种极其不舍的目光凝视着阿珩,颤抖着抬起手,抚摸着他的脸颊,声音微弱而充满愧疚:“阿珩……是皇爷爷对不住你,对不住你父王啊……”

“皇爷爷……”年幼的阿珩并不完全明白宫中发生的变故,只知道皇爷爷这两天一直在吐血,他心疼地用自己的小帕子擦拭着庆隆帝嘴角的血迹,泪眼婆娑地说道:“皇爷爷,你一定会好起来的!阿珩愿意舍弃二十年的寿命,换皇爷爷长命百岁!”

庆隆帝闻言,瞬间泪如雨下。他气息奄奄地说道:“皇爷爷无能啊……当年,皇爷爷本想将皇位传给你父王,可他却惨遭奸人所害。如今,皇爷爷又想立你为储君,没想到……”

庆隆帝再次撕心裂肺地咳嗽起来,仿佛要将肺腑都咳出来一般。

看着眼前年幼懂事的小皇孙,庆隆帝心中充满了悲伤与绝望:“先帝将这江山传于皇爷爷,没想到,终究是要败在皇爷爷的手里了……”

慧妃再也无法忍受,捂着脸低声哭泣起来。

庆隆帝轻轻拍了拍慧妃的手背,示意她不要过于悲伤:“慧妃啊,给朕研墨吧。”

“陛下……?”慧妃不解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疑惑。

庆隆帝的声音虚弱却坚定:“景临那逆子……想要这个皇位,朕就给他!朕……咳咳……朕要用一纸退位诏书,换你和珩儿一条活路。可惜啊……裴煊那孩子命丧宣州,否则有他在,朕也能安心了……”

慧妃再也忍不住,跪倒在庆隆帝面前,泣不成声:“陛下,裴煊他……他是瑶悦的骨肉啊!他也是您的儿子啊!”

“……瑶悦的骨肉?”庆隆帝闻言,顿时感到一阵眩晕,一口气堵在嗓子眼,猛地喷出一大口鲜血,染红了龙榻。

慧妃的声音喑哑而颤抖,将当年的真相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她心中充满了懊悔,如果早知今日会面临如此困境,当初就应该早些让庆隆帝与裴煊父子相认,也算了却他们之间的父子之情。

庆隆帝听完,双目通红,愤怒地捶打着龙榻,含糊不清地说道:“昭阳……朕对你太仁慈了!你竟然趁虚而入,害了朕的两个儿子!你好狠的心啊……”

就在这时,寝殿的大门突然被人猛地推开。

燕王李景临面色阴沉地站在门口,逆着光,让人无法看清他的表情。

殿内的纱幔被风吹动,猎猎作响。庆隆帝冷眼看着这个不孝子,抄起手边的药碗,狠狠地向他砸过去。药碗应声而碎,迸溅的碎片散落在李景临的脚边。

李景临面无表情地踩着碎片走了进来。

阿珩见状,立刻跑到墙边,从上面取下庆隆帝专门为他打造的小弓箭,拉开弓弦,对准李景临:“三皇叔,皇爷爷不喜欢你!你出去!”

背叛庆隆帝的禁军统领紧随李景临身后,他快步上前,想要将小皇孙抓走,却被李景临抬手制止。

阿珩见状,狠狠地“哼”了一声,一箭射向禁军统领:“坏人!”

阿珩虽然年幼,但却天赋异禀,再加上裴煊的悉心教导,这一箭虽然未能射中要害,却也擦伤了禁军统领的肩膀,划破了他的皮肉。

禁军统领捂着伤口,与庆隆帝的目光相遇。即便已经易主,他也不敢对小皇孙怎么样。

“父皇。”李景临径自拖过一把椅子坐下,与庆隆帝保持着一段距离。虽然庆隆帝面容憔悴,但依然保有帝王的威严,这让李景临一时有些胆怯。他低下头,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轻轻拨动着茶盖,开门见山地说道:“关于退位诏书的事情,您考虑好了吗?”

庆隆帝漠然地看着他,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景临,是朕低估了你。”

李景临并不在意庆隆帝如何看待他,他笑了笑,语气平静地说道:“坏人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而好人,却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父皇,您说我应该做好人,还是做坏人呢?”

刀已出鞘,箭已上弦。这皇位,他势在必得。



裴煊率领着队伍连夜奔袭,当他们路过一个偏僻的村庄时,他突然勒住缰绳,停了下来。

“阿襄。”他垂下眼眸,神情复杂地看着林桐,轻声说道,“我准备将你托付给这里淳朴善良的庄户人家,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我再回来接你,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