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铁证如山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635更新时间:25/07/08 16:33:57
“以次充好,中饱私囊,这等蛀虫,当诛!”沈济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刃,直刺兵部侍郎温平的心脏。他微微侧目,看似不经意的一瞥,却蕴含着无尽的威压。兵部制作兵器的铁,每年都有定额,以次充好后,那盘剥下来的铁又流向了何处?这不仅仅是一个疑问,更是一场风暴的前兆。
沈济此番前来,肩负着为苍西郡将士,为顾大帅讨回公道的重任。他要将那些藏在暗处的黑手,一个个揪出来,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他深知户部的那些猫腻,也明白他们贪婪的底线。但兵部,才是他真正的目标。兵部的水太深,若不彻底清除毒瘤,边疆永无宁日。顾卓青身中数箭,几度徘徊在生死边缘,这血的教训,必须有人为此负责。
金銮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庆隆帝剧烈地咳嗽着,眼中布满血丝,他怒吼道:“都哑巴了吗?给朕说话!”
姬首辅身居高位,无法置身事外,只得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军粮和兵器出现如此重大问题,必须严查!但眼下战事紧急,当务之急是立刻筹措军粮和器械,运往苍西郡。”
庆隆帝怒不可遏,将手中的毛笔掷向户部尚书,示意他表态。
户部尚书战战兢兢地抬起头,声音颤抖:“老臣……老臣这就重新筹措军粮。”
“几十万人的口粮,重新筹措需要多久?押运又要耗费多少时日?”庆隆帝冷笑一声,质问道,“朕的将士,难道要饿着肚子去打仗吗?”
户部尚书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提议道:“漠北与苍西郡相邻,可紧急调令漠北仓的军粮,先解苍西郡的燃眉之急。”
“不可!”裴煊突然出声,语气坚定,“一旦西离有任何异动,北渝必然蠢蠢欲动。苍西郡刚经历败仗,北渝绝不会安分。若北渝突然进犯漠北,你让漠北的将士们如何御敌?”
庆隆帝颇为赞赏地看向裴煊,点了点头:“没错,漠北的军粮,绝不能动。”
户部尚书再次抹了把冷汗:“那就从江州、平州粮仓借调,立即发往苍西郡。”
庆隆帝的目光,瞬间转向兵部尚书,一个茶杯狠狠砸在他身前:“兵部!你又有什么话说?!”
庆隆帝身边的福总管吓得浑身一颤。他跟随庆隆帝多年,从未见过他如此震怒。可见,这次庆隆帝是真的动了龙颜。
兵部尚书也拿不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粮食尚可借调,但兵器却是燃眉之急,每月铁矿的产量固定,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锻造出足够的兵器。
庆隆帝震怒,下令若不能想出良策,就将兵部上下全部拖出去午门斩首。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乌云密布,人人自危。
裴煊冷眼扫过燕王,目光交汇的瞬间,燕王看到台上之人,似乎对他勾唇一笑,那笑意冰冷而轻蔑。燕王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夜幕降临,金銮殿内依然灯火通明,朝臣们还在为了对策争论不休。
庆隆帝在太医的强烈要求下,勉强用膳服药,稍作休息。裴煊静静地候在殿外,待太医出来后,他便提步走入殿内。
太医急忙阻拦:“裴侍卫,陛下需要休息,你不能进去……”
然而,裴煊却如同鬼魅一般,瞬间消失在他眼前。太医刚犹豫是否要追进去阻止,殿内的宫女内侍,便被尽数轰了出来,就连福总管也不例外。
福总管无奈地摇了摇头:“走吧,老太医。”
“福总管,陛下不能再熬夜了,他需要休息啊!”老太医焦急地说道,却被福总管强行架走了。
待所有人都离开后,裴煊一撩衣摆,单膝跪地:“陛下,臣有一计,可解苍西郡之危。”
庆隆帝原本疲惫的双眼,瞬间睁开,其中闪烁着一丝希望。
裴煊与庆隆帝对视,目光深邃而坚定。
“陛下,您相信臣吗?”裴煊语气恳切地问道。
庆隆帝看着眼前的年轻侍卫,嘴角露出一丝苍白的笑容。
当年,正是眼前之人,单枪匹马穿过西离人的重重包围,将他从危难之中救出。那一幕,他永生难忘。若不信任,又怎会将阿珩托付于他?
窗外,雨声淅沥,已经下了一整天。庆隆帝在金銮殿内强撑了大半日,早已精疲力竭,面色苍白,病态尽显。
他靠在榻上,强打起精神说道:“你有何计,说来听听。”
虽然庆隆帝信任裴煊,也对他的武艺赞赏有加,但要说他有办法解决苍西郡的兵器问题,庆隆帝并未抱太大希望。朝中大臣都束手无策,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又能有什么妙计?
裴煊略作思索,缓缓说道:“陛下,臣需要一支兵马。”
庆隆帝闻言,咳嗽了几声,皱起眉头问道:“兵马?”
裴煊肯定地回答:“是,一支押运兵器的兵马。”
他早已暗中查探过燕王的私铁矿,那些私铁矿锻造的兵器,再加上宁信侯府替燕王在京郊庄子里囤积的兵器,足以解苍西郡的燃眉之急。
燕王私自囤积的兵器,也该派上用场了。
只是……
宣州铁矿一事,证据尚不足以直接指向燕王。若此时揭发,燕王必定会推出替罪羊。而宁信侯府私囤兵器一事一旦败露,裴良玉和裴辉虽然难逃罪责,却未必会供出燕王。必须有一个万全之策,才能将燕王彻底扳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