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红颜祸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23更新时间:25/07/08 16:33:57
林桐闻言,一时语塞,双颊泛起一抹绯红,欲语还休。
身后的春萍强忍笑意,轻轻“噗嗤”一声,紧接着又装模作样地打了个喷嚏,掩饰过去。
坊间盛传,宁信侯府的这位外室子,性情乖张,脾气暴戾,甚至与亲生父亲和兄长都闹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传言绘声绘色,将裴煊描绘成了一个十足的刺头阎王,令人望而却步。
然而,在春萍看来,裴煊哪里是什么阎王,分明是一位风趣幽默、翩翩如玉的贵公子。
裴煊温声道:“近来事务缠身,我身不由己,困于皇宫之中,除了在禁军当值,便是陪着小殿下骑马射箭,应付他的顽皮天性。未来一段时间,恐怕也难以随意出宫,不过你放心,我会想法设法抽出空闲,前来看你。”
林桐听罢,面颊更加滚烫,终于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
——原来,他是在委婉地解释,自己并未移情别恋,心中只有她一人。
此刻的林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来往宾客络绎不绝,门庭若市。而远在燕王府中,陈芷瑶却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地在房间里踱来踱去。
果不其然,林轩高中状元,与书中情节如出一辙,分毫不差。他三元及第,荣耀加身,成为了庆隆帝在位期间,第一位连中三元的旷世奇才。
一种被命运牢牢掌控的恐慌感,突然袭上陈芷瑶的心头,让她感到呼吸困难。她慌忙抓起茶壶,猛灌了一口冰冷的茶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裴煊也已经进入禁军,成为了御前侍卫,还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小皇孙的老师。而小皇孙的亲祖母,正是已故太子的母妃,慧妃娘娘。二十年前,正是慧妃娘娘于漫天大火中,救下了萧妃,并秘密送她出宫,这才保住了萧妃腹中的胎儿一命。
也许用不了多久,裴煊就会成为庆隆帝的心腹重臣,那么,他重回皇室,恢复皇子身份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一旦二十年前那场火灾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昭阳皇后必定会被废黜,她所仰仗的母族势力也会遭到清算,燕王的夺嫡之路,必将彻底失败。
近一段时间以来,她频繁出入皇宫,暗中提醒昭阳皇后,密切监视慧妃的一举一动,以及裴煊的任何动向。
与此同时,她一直在秘密追查二十年前,为萧氏姐妹接生的稳婆,并试图杀害所有相关的人证。只要没有人证可以证明,裴煊皇子的身份,就会永远被埋藏在黑暗之中,他只能永远被钉在宁信侯府外室子这层身份上,无法翻身。
“王妃。”门外传来一阵窸窣的叩门声。
陈芷瑶迅速收敛心神,沉声道:“进。”
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推门而入,正是她秘密派遣出去,调查接生稳婆一事的暗探。
陈芷瑶急切地问道:“可是稳婆一事有消息了?”
那暗探拱手禀报道:“回禀王妃,当年为宁信侯府外室萧氏接生的稳婆已经找到了,她家住长兴街,姓王,是个寡妇,膝下无儿无女,独自一人居住,只是……”
陈芷瑶先是一喜,随后警惕地问道:“只是什么?”
那暗探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只是这稳婆王氏,不知何故,在年前就已经离开了京城,至今未归,她的踪迹在离开京城之后,就被彻底抹去,属下无能,没有查到一丝一毫的线索。”
“什么?”陈芷瑶脸色苍白,踉跄地倒退两步,扶住身旁的案几,才勉强稳住身形。
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还是有人在暗中操控?
一瞬间,无数种猜想涌入陈芷瑶的脑海。如果不是巧合,而是人为,是有人特意将稳婆藏起来了?那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人已经先下手为强,暗中在保护人证。
陈芷瑶紧紧攥住手心,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涌上心头——难道裴煊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窗外,树叶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陈芷瑶的目光穿透高高的王府围墙,延伸到遥远的天际。只见天边的云层翻涌,如同即将爆发的山雨海啸,令人感到压抑和窒息。
也许,关于裴煊的身世,是时候和燕王坦白了。
她孤木难支,身为深闺妇人,所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虽然燕王因为铁矿一事,已经开始对裴煊有所怀疑,但眼下对付裴煊的手段,还远远不够。在燕王的眼中,他真正的对手是庆王,是那个年仅五六岁的小皇孙,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宁信侯府的外室子。
然而,与“天命”抗争,要想“逆天改命”,就必须全力以赴,只有这样,才能搏得一线生机。
当晚,用晚膳的时候,陈芷瑶将身边伺候的所有人都遣退出去,斟酌再三,用“卜算”之说,旁敲侧击地向燕王李景临,点出了裴煊皇子的身份。
她只是隐晦地提到了裴煊皇子的身份,以及他的母妃是异族之人,至于其他的,一个字也不敢多说。此事牵涉到燕王的嫡母,昭阳皇后,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她能做的,只是点到为止。至于事情的真相,燕王若心中有所怀疑,自然会派人去查证。
陈芷瑶的话音刚落,如同平地一声惊雷,将燕王震得目瞪口呆。他猛地拍案而起,怒声喝道:“荒谬!芷瑶,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妄议皇嗣,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二十年前宫中发生的那场大火,当时本王虽然年幼,可也略有印象。萧妃于意外火灾中丧命,烧焦的尸首就葬于皇陵,她既然已经死了,又如何能从坟墓中爬出来,死而复生,再生下腹中的胎儿?又如何能成为裴良玉的外室?简直荒唐至极!就算是说书人,也不敢这般信口开河!”
“殿下息怒。”陈芷瑶面对燕王的质疑,面不改色,语气不急不缓地说道,“关于此次新科状元花落谁家的预测,妾身与殿下说是安国公府的三公子林轩,可有说错?”
燕王铁青的面色微微一愣。
的确,陈芷瑶的“卜算”鲜少有失误的时候。前几日殿试,他曾玩笑地说,不知此次的榜首会花落谁家。当时陈芷瑶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了“林轩”二字。
陈芷瑶修长的眼角微微一弯,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而后起身将燕王按回座位,风轻云淡地说道:
“妾身并非招摇撞骗的江湖算命先生,从不妄言。卜算的卦象上显示什么,妾身便说什么。至于事情的原委、真实与否,妾身并非大罗金仙,亦不知情,只有经过求证之后,方才知道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