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风雨欲来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87更新时间:25/07/08 16:33:57
整个国公府乱作一团,鸡飞狗跳,众人恨不得掘地三尺,只为寻找不知去向的林桐,结果,这位“失踪人口”却打着哈欠,睡眼惺忪地从藏书阁里走了出来,闹剧才宣告结束。
洗漱完毕,草草用过早膳,林桐便被容嘉茂叫到立琼轩,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一顿,紧接着又赶往安福堂请安,不出所料,又被老祖母拉着唠叨了半天。刚走出安福堂,就碰上神色慌张,急匆匆赶回府邸报信的小厮。
“老爷下朝了吗?”林桐漫不经心地问道,心里暗自祈祷:可千万别再来第三轮训话了!
不料小厮却苦着脸回答:“国公爷今日恐怕要晚些回来,还留在宫里呢。”
“唔……甚好。”林桐暗自松了口气。
“怕是……不太好。”小厮欲言又止,脸上堆满了苦涩,“今日太学的学子们聚集在宫门外,联名请命,要求陛下严查平西侯府杀害朝臣一案,将宫门堵得水泄不通,上朝的大人们一时半会儿恐怕都脱不了身。”
“什么?”林桐闻言,眉心一跳,她下意识地攥紧手中的伞柄,提高声音确认道,“此话当真?可是你亲眼所见?”
“千真万确!小人亲眼所见,绝不敢有半句虚言!”小厮连忙保证。
“真是要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林桐低声咒骂一句,随即抬脚便往外走,头也不回地吩咐道,“春萍,赶紧吩咐人套车,我要出去一趟。”
“啊?可是……外面还下着雨呢。”春萍愣了一下,连忙提醒道。
巍峨的宫门前,跪满了密密麻麻的太学学子,粗略估计,至少也有三五百人。
细雨霏霏,淋湿了这群平日里养尊处优,心怀天下的学子们。他们大多没有携带雨具,单薄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口中却依旧高喊着震耳欲聋的口号,雨水顺着脸颊滑落,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
他们似乎铁了心要等到圣上的旨意,一个个腰杆挺得笔直,虽未入仕,却颇有文人风骨,令人肃然起敬。
队伍末尾,一个身着灰布长袍的学子,声音洪亮,情绪激昂,正卖力地呼喊着口号。突然,他感到头顶的雨水一滞,一把油纸伞遮住了风雨。
那学子疑惑地抬起头,只见一个面容清秀的少年正撑着伞,笑盈盈地蹲在他身旁,热情地搭讪道:“这位兄台,如此倾盆大雨,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那学子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见对方也是一副读书人的打扮,倒也没有露出反感的神色。
他愤慨地说道:“陛下遇刺,龙体尚未痊愈,本该举国哀悼,以示敬意。可那平西侯府,竟然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大摆筵席,如此张扬,如此铺张!简直是其心可诛!眼中还有没有君臣道义!”
“嘶……”少年倒吸一口凉气,连忙打断他的话,“兄台此言差矣!我听说平西侯府是在办喜事,而且,陛下如今已经脱离了危险,又不是……”
“又不是驾崩了……”少年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觉得此言过于大逆不道,连忙咽了回去。
“哼!你可知道平西侯府昨日公然诛杀朝廷命官?而且还是当众行刑!他们这是想干什么?杀鸡儆猴吗?平西侯府仗着自己手握军功,竟然如此无法无天!诛杀朝臣,就是公然冒犯天威!难不成他们是想手握重兵,图谋不轨,想要造反吗?”
那学子越说越激动,慷慨陈词之时,五官都紧紧地拧在一起,显得格外愤怒。
少年似乎对“造反”二字格外敏感,听到这两个字,嘴角便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哎,嘘——”少年连忙压低声音,轻咳一声提醒道,“此话可不能乱说!污蔑诽谤朝廷重臣,可是重罪!轻则要挨板子,重则锒铛入狱!切勿妄言啊!”
“怕什么!”那学子见少年年纪尚轻,脸上不自觉地流露出几分傲慢之色。
“我朝自开国以来,就以善于纳谏而闻名于世!更何况,个人生死与道义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岂有袖手旁观之理?为国为民,我等宁愿死谏,也绝不苟且偷生!只求陛下能够明察秋毫,严查平西侯府!”
“呃……话也不能这么说吧?现在案情尚未明朗,怎么就扯到严查不严查了?”少年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随即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这位灰袍学子,语气带着几分恭维,“兄台仪表堂堂,气宇轩昂,不知师从哪位先生?”
那学子闻言,倨傲地扬起眉毛,得意地说道:“郑云生郑夫子,你听说过吗?”
少年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尴尬一笑。
“郑夫子你都没听说过?”灰袍学子撇了撇嘴,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郑夫子可是陈太傅的亲传弟子,当世大儒!陈太傅你总该知道吧?”
“陈太傅乃是当今帝师,久仰大名,如雷贯耳!真是名师出高徒啊!”少年话锋一转,好奇地问道,“诶?我说兄台,这件事昨日才刚刚发生,你们怎么一大早就知道了?”
那学子理所当然地说道:“天子脚下发生如此重大的事情,自然是瞒不住的,现在恐怕全京城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唔……”林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即把伞递给那灰袍学子,缓缓站起身来。
看来这背后之人来势汹汹,手段高明,竟然设下了一个连环套,一夜之间,关于“平西侯府杀人案”的传言便传遍了整个京城,这消息传递的速度,恐怕连军报都自愧不如吧?
不仅如此,他们竟然还敢怂恿煽动太学院的学生!
春萍连忙上前,为林桐撑起雨伞,雨水噼里啪啦地打在伞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林桐站在一片震耳欲聋的请命声中,语气平静地说道:“还真是满城风雨啊!”
“姑娘,这些太学院的学生们,理应算是寻衅滋事吧?他们公然聚集在皇城重地,为何不见禁卫军出面驱散呢?”春萍有些不解地问道。
林桐闻言,脚步微微一顿,若有所思。
春萍的话,无疑是扎了她的心。此次顾卓青凯旋而归,被封为建威将军,官升一级,陛下甚至还提出要封她为忠勇侯,却被顾卓青以“不敢僭越祖制”为由,婉言拒绝了。
毕竟大齐王朝,还没有女性封公侯爵位的先例。
陛下给予了顾家无上的荣耀,然而在这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实则是如履薄冰,危机四伏。
既然顾家如履薄冰,那陛下又何尝不是如履薄冰呢?
这位夙夜难安的陛下,既没有先帝那般驰骋疆场的雄才伟略,却又要肩负起这万里江山的重担。对于手握重兵的将军,他既仰仗,又忌惮。
因此,才会有宵小之辈敢在暗中对平西侯府下手,杀一杀顾家这位功臣的威风。而这件事,对于那位多疑的陛下而言,或许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都是昨日裴煊告诉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