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棋局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162更新时间:25/07/08 16:33:57
夜幕低垂,清风拂过林府的亭台楼阁,带来丝丝凉意。林桐那双灵动的大眼睛此刻瞪得溜圆,她的小脑袋飞速运转,口中不断咀嚼着“代价”与“血本”这两个词语,恨不得将它们拆开揉碎,细细研究,务必要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终于,她的脑海中灵光乍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她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林轩,带着几分试探,又带着几分笃定,轻声问道:“三哥哥,你的意思是,这个死去的兵部官员,他...他其实是被人操控的傀儡?”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汇聚到她身上,带着惊讶,带着疑惑,也带着一丝期待。
林桐迎着众人的目光,缓缓站起身来。她清了清嗓子,学着说书先生的模样,一扬手,神采飞扬地说道:“士卒中毒,神智不清,酿成惨案,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毒究竟是谁下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林桐大胆猜测,这毒,是那个兵部官员自己下的!简单来说,他今日不请自来,根本就是来送死的!”
“哎呦?”容嘉茂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她“啪”的一声拍了一下桌子,笑眯眯地夸赞道:“我家的桐儿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啊!连为娘都没有想到这一层!”
林桐正准备得意一番,却听见她娘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调侃说道:“平日里让你好好读书,你不是打瞌睡,就是在圣贤书里夹着话本子,偷偷摸摸地看。怎么今天突然就开窍了?”
林轩也在一旁笑着打趣道:“话本子里包罗万象,囊括了人生百态,咱们桐儿啊,这是看话本看出心得来了。”
林桐顿时哑口无言,嘴角抽搐。
真是亲生的爹娘啊,一个比一个损!
“咳咳。”她带着浑身上下炸起的逆毛,一脸期待地看向林轩,小心翼翼地求证道:“那我...我猜的对不对啊?”
“没错。”林轩笑着点了点头,随手折下半截柳条,指向林桐,肯定地说道,“桐儿说的没错!”
“那些舞文弄墨的文官,向来心高气傲,自诩清高,他们一方面对武将有所忌惮,另一方面又从骨子里瞧不起他们,认为他们都是些粗鲁的莽夫。尤其是在兵部,这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因为兵部掌握着武将的命脉。”
“一个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兵部官员,为何偏偏要跑到普通士卒那一桌去打扇牌?这本身就十分可疑。这说明,他很有可能是故意的。”林轩说着,将手中的柳条“咔嚓”一声,毫不留情地折为两段,“他被人收买了,他是在故意求死!”
林桐倒吸一口凉气,心中的疑惑更甚:“可是,我还是想不明白。他身为朝廷命官,为何会沦为别人的棋子?他为什么要寻死?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吗?我看他也不像七老八十的样子啊!难道,真的是像春萍说的那样,他中邪了?”
“胡说八道,哪有什么中邪之说。”林仲安笑着瞪了她一眼,随即转头看向林轩,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林轩走到林仲安身旁,缓缓说道:“依孩儿愚见,这个人一定是有什么把柄被人抓住了。这个把柄,很可能是在公务中犯下了滔天大错,一旦暴露,等待他的将是活罪难逃,死罪难免。这个错误,或许与军粮有关,或许与军饷有关,又或许与贪污舞弊有关。具体是什么,孩儿还不得而知。不过……”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仅仅是这些理由,或许还不够。也许,他还有什么致命的软肋,而幕后之人正是利用了这个软肋,对他一击必中,让他不得不心甘情愿地赴死。”
顾卓青赞赏地看了林轩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顾家一直镇守苍西郡,很少回京,这么多年未见,她对林轩的了解并不多。最初,她还担心林轩太过迂腐,不够灵活,此次回京一见,倒是让她十分满意。
“分析得不错。”林仲安欣慰地拍了拍林轩的肩膀。
他已经长大成人,如今也订了亲,往后就要学会如何面对这世间的风风雨雨了。
“这些,都只是咱们的猜测罢了。”林仲安转过头,看向顾卓青,语重心长地说道,“卓青,无论如何,明天的朝堂上,一定会有人借此事参你一本。你现在正值风头正盛之时,一定要以忍为重,千万不要中了他们的圈套。”
“这帮杂碎!”顾卓青走到亭子的栏杆前,负手而立,脚尖微微用力一碾,脚下的一粒石子瞬间被碾成了粉末。
她语气冰冷地说道:“他们竟然敢把阴谋诡计耍到我平西侯府上!今日他们有胆子掰掉我一颗牙,他日,我定要斩断他们一条腿!”
林仲安感慨道:“这些年来,陛下龙体欠安,大权旁落,朝堂局势不明朗,乌烟瘴气。姬家一步步蚕食着朝廷的权力,陛下顾念着姬太后当初的扶持之恩,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时,春萍拿着一件披风,正准备送给林桐,却看到顾府的亲卫守在亭廊处,一时间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上前。
裴煊一眼就看到了春萍,便让同样守在亭廊处的齐华将披风送了过去。
林桐接过披风,披在身上,和裴煊并肩站到了一起。这个位置,抬头便能看见漫天的繁星。
她听出了父亲话语中的无奈,望着夜空,小声嘀咕道:“仁不当政,慈不掌兵,陛下这般恩德仁厚,宽以待人……”
林仲安意味深长地看了林轩一眼。
林轩虽然饱读诗书,但对朝廷的局势并不是十分了解。夫子不敢随意议论朝政,平日里教导他的时候,也是点到为止。今天,林仲安似乎在有意无意地提点他一些什么。
他们这一辈人已经老了,未来的朝堂,终究还是要靠年轻一代来支撑。
林仲安端起茶杯,浅浅地啜了一口,有意说给林轩听:“陛下对姬家格外恩宠,是有原因的。当年,大齐王朝危机四伏,先帝在位期间,曾多次亲自率兵出征,抵御外敌。在第七次出征的时候,先帝身负重伤,被抬回京城……”
说到这里,林仲安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浩瀚的夜空,回到了当年那个风雨飘摇的京城。
“先帝常年征战四方,当时的太子还年幼,无法监国。为了制衡那些把持朝政的世家大族,先帝启用了宦官。但也正是因为这个举动,为日后宦官当政埋下了祸患。先帝身负重伤,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太子被贵妃联合宦官,在东宫秘密谋杀。”
“谋杀太子?”林桐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些前朝旧事,她从未听说过。
“东窗事发之后,那些宦官担心重伤的先帝缓过神来后,会收拾他们,于是便秘密策划发动宫变。可叹那文治武功的先帝,竟然死在了阉人之手。在这关键时刻,姬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这才稳定住了朝局。陛下并非姬太后亲生,姬太后膝下无子,便将陛下推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