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杀机暗藏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69更新时间:25/07/08 16:33:57
“你说什么!”宛若平地一声惊雷,震得人耳膜发疼,只见那虬髯遍布的将士,怒目圆瞪,声如洪钟,“有本事冲着我来!胆敢剑指我方将军,居心何在!”
话音未落,他已霍然拔刀,寒光凛冽的刀锋直指那信口雌黄的都卫司小头领,就要上前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王八羔子。幸得林仲安眼疾手快,一把揪住他的后衣领,硬生生将他拽了回来。
“怎么?”那都卫司小头领见状,非但不惧,反而更加嚣张跋扈,继续挑衅道,“难不成平西侯府,还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行凶杀人不成?有胆子你就过来,没胆子就别在这儿虚张声势,吓唬人!”
他这是赤裸裸地激怒苍西的将士们。
夜色如墨,林仲安的目光与顾卓青的视线交汇,他微微摇了摇头,示意她冷静。
顾卓青眼帘低垂,陷入了沉思,脑海中飞速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了一遍。
事发之后,下人第一时间便向她禀报,她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赶到了现场。然而,此时都卫司的人早已如潮水般涌来,将这里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
暂且不论那几个死去的人,究竟是否真是士卒所杀,仅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卫司的人便蜂拥而至,气势汹汹地要抓人,若说此事毫无预谋,恐怕无人会相信。
顾卓青心思如电,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图,都卫司这是打算借题发挥,大做文章。只要顾府稍有异动,无论是拒不交人,还是苍西的将士们被激怒而动武,恐怕立刻就会被扣上一顶“谋逆”的帽子。
“谋逆”二字,一旦加诸于身,便是有口难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到时候,不仅那几个士卒难逃一死,整个西平侯府都会受到牵连,遭到弹劾。
如果她所料不差,恐怕还有一大批都卫司的人马,埋伏在顾府之外,守株待兔,说不定早已将顾府团团包围了。
林伯的意思是让她不要轻举妄动,切莫中了对方的圈套。
顾卓青微微抬起头,冲着林仲安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那都卫司的小头领仍然不依不饶,咄咄逼人:“下官一直听闻顾将军治军严明,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嘛!竟敢明目张胆地做出这等违法乱纪之事,今日敢杀朝廷命官,他日岂不是要造反?”
“造反”,这两个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指平西侯府。
裴煊压低声音,对齐华吩咐道:“回头派人跟踪此人,查清楚他究竟是谁的人。”
林桐被那都卫司的小头领气得咬牙切齿:“都卫司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上一世,都卫司抄没林府,搜出了许多子虚乌有的“罪证”,谁能保证,这不是他们贼喊捉贼,故意栽赃陷害呢?说不定那些所谓的“罪证”,就是出自都卫司的手笔。
裴煊无辜躺枪,轻轻咳嗽了一声,凑到她耳边,小声嘀咕道:“哎,话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说不定也有例外呢。”
林桐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个自称凶邪之物的都卫司都事,心中暗暗猜想:“说不定上一世抄家的时候,也有这货的一份功劳!”
一想到这里,她的心头猛然一痛,仿佛被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窟窿,她毫不犹豫地抬起脚,狠狠地踩了他一脚。
裴煊本想把自己这朵洁白无瑕的小白莲,从那些污浊的墨水里摘出来,没想到却适得其反,反而撞到了枪口上。
“哎哟,斯文呢?”裴煊疼得龇牙咧嘴,以一个金鸡独立的姿势,夸张地叫嚷道,“小姑娘家家的,怎么动不动就打人,当心嫁不出去……”
林桐根本不理会他的絮絮叨叨,气鼓鼓地转身就走。
顾卓青始终保持着沉默,她想看看今天究竟还有哪些人会跳出来,看看究竟是哪一方势力,想要不择手段地将她拉下水。
她不动声色地将目光扫向在场的官员们。
姬首辅捋着胡须,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似乎并没有要出面主持局面的意思。
然而,他的风轻云淡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所打破。顾卓青看到他的小厮凑到他耳边,低语了几句什么,姬首辅的脸色骤然一变,随即匆匆离席,跟随小厮不知去了何处。
顾卓青给身边的亲卫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暗中跟上去,看看这只老狐狸究竟要去干什么。
林桐晕血,不敢靠近,只能远远地看着,与裴煊一人一棵大树,仿佛牛郎织女般,隔着一道小小的“银河”。
她看到顾卓青似乎心有疑虑,便一手捂着眼睛,一手捏着鼻子,悄悄地绕到顾卓青身后,小声地传递情报:“姬首辅十有八九是去找他孙子去了,他孙子被人给揍了。”
顾卓青:“……”
说完悄悄话,林桐又一手捂着眼睛,一手捏着鼻子,蒙着头就跑,飞快地逃离了现场。
好不容易从人群里挤了出来,刚刚呼吸到一口新鲜空气,一抬头,却发现自己跑反了方向。
她竟然又跑回了最初藏身的那棵大树旁。
裴煊正悠闲地看着她:“迷路了?”
这小丫头不辨方向的毛病,从小到大都没有改变。
林桐愣了一下,觉得这个人格外欠揍,冷着脸,语气低沉地“哼”了一声,便转身向“鹊桥”那头走去。
然而,她还没走几步,就被裴煊一把拽了回去。
“你——”
“嘘,人多眼杂,不安全,别乱跑。”裴煊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看向桥的那头。
顺着裴煊所指的方向,林桐看到了鼻青脸肿的姬骢,那副模样,活像一个吊死鬼。
“容下官说一句。”一位脸庞圆润,身材略显矮胖,看上去颇为谦和的中年男子,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他慢条斯理地说道:“事发之时,那一桌的人,只有死者和那几个醉酒的士卒,因此,醉酒的士卒嫌疑最大,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凡事都要讲究证据,罪不审不明,定罪不能操之过急,究竟真相如何,还需仔细审问才是。”
这番话乍一听似乎左右逢源,颇为公正,实则说了等于没说。
他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必须将人犯绳之以法。
顾卓青抬眼望去,对这个人并不陌生,她常年与朝廷打交道。
此人林桐也认识。
这张看似人畜无害的脸,她至死都不会忘记。
这个人,便是裴辉在书房密谋陷害林府时,她无意中偷听到的那个同谋——兵部侍郎温平。
就在这时,顾卓青的一个亲卫端着一盆冰冷的井水走了过来,对着那几个醉得不省人事的士卒,当头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