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初见,乱心弦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282更新时间:25/07/08 16:33:57

林老夫人笑意盈盈,慈祥地说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卓青那孩子肯定被各种事务缠身,脱不开身。兰丫头啊,今晚就别急着回去了,安心地在府上住下吧,你和桐儿两个姐妹好好叙叙旧,说些女儿家的悄悄话,桐儿可是一直都惦记着你呢。”
“那是自然啦,今晚我就要和心兰一起睡!”话音未落,林桐便挽着林轩走了进来。

顾心兰一见到林桐,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紧绷的神情也放松了不少。
林轩的目光落在顾心兰身上,依稀能从她秀丽的眉眼间捕捉到几分孩童时期的模样。
“想必这位就是心兰妹妹吧?”林轩温润一笑,举止落落大方。
此时,他已换上了一身干净清爽的衣裳,与几个时辰前那个烂醉如泥的模样判若两人。经过一番精心打理,又变回了那个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
顾心兰刚刚放松下来的神色,又无端地变得有些拘谨起来,她微微屈膝,福了福身子:“见过轩公子。”
林桐早已准备好了见面礼,都是些女儿家喜欢的玩意儿,比如钗环耳坠、胭脂水粉之类的。然而,当她瞧见顾心兰那清水出芙蓉般的清丽模样时,却觉得这些庸俗之物,反倒显得有些多余了。
她抱着满满一盒胭脂水粉,略带夸张地叹息道:“苍西郡那地方,风大得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人都站不稳当,你的皮肤竟然还能保持得如此细嫩白皙,真是让人羡慕啊。”
顾心兰那原本肤若凝脂的脸颊上,泛起了一抹淡淡的红晕,她悄悄地递给林桐一个眼神,示意她别再往下说了。
林桐却偏偏不肯就此罢休,她冲着顾心兰俏皮地眨了眨眼,笑着说道:“我们心兰啊,那可是天生丽质,美得不可方物!”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林桐用胳膊肘轻轻地碰了碰一旁也在傻笑的林轩,揶揄道:“三哥哥,你不是得了一支上好的狼毫,一直嚷嚷着要送给心兰妹妹吗?还不赶紧拿出来?”
“嗯……是。”林轩这才猛然一怔,如梦初醒般地挪开了目光。
恍然回过神来,他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心里暗自责备自己:“真是喝醉得不轻啊,反应都变得迟钝了许多。怎么能盯着人家六姑娘看愣神了呢?这可要不得,实在太无礼了。”
顾心兰并没有注意到林轩面上一闪而过的尴尬之色,听到“狼毫”二字,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顾家世代都是武将,也不知怎么的,却生出了顾心兰这么一个钟情于文墨的文人。哥哥姐姐们舞刀弄剑,唯独她偏爱手握书卷。
平日里,她就一直有收藏笔墨纸砚的爱好。
林轩连忙将手中的锦盒递了过去,温和地说道:“心兰妹妹蕙质兰心,我听闻你在书法和山水画方面的造诣颇深,这支狼毫是年初之时,陛下赏赐给我的。我瞧着这支狼毫的笔杆淡雅别致,与心兰妹妹的气质十分相称。”
“轩公子过誉了。”顾心兰听闻这支笔竟然是陛下所赐,心中略微有些顾虑,犹豫了一下,并没有伸手去接。
林轩微微一笑,径直将锦盒放在了顾心兰的手中,轻声道:“如此雅致的笔,若是被我这样粗人使用,岂不是暴殄天物,白白糟蹋了它的价值。”
顾心兰见状,便也没有再推辞,她小心翼翼地打开锦盒一看,顿时面露惊喜之色:“这支狼毫果然非同凡响,笔锋挺拔有力,光泽莹润饱满,实在是难得一见的佳品,多谢轩公子忍痛割爱。”
顾心兰说着,抬起头,目光不经意地与林轩对视了一眼,林桐竟奇迹般地发现,自己的三哥哥竟然脸红了……
而林轩也吃惊地发现,自己在方才赠笔之时,目光扫过顾六姑娘的手时,竟然再一次愣住了。
不仅如此,当他看到六姑娘笑容的那一刹那,他的心,不受控制地扑通扑通跳个不停,仿佛那一瞬间,心湖之中被投下了一颗石子,荡起了一圈圈涟漪。
他有些兵荒马乱地往后退了一步,退至老祖母的身旁,目光不敢斜视,只是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的脚尖,再也不敢往顾六姑娘的方向看上一眼。
他的心里充满了疑惑,暗自嘀咕着:“今日莫不是吃了假酒?怎么会如此失态?”

顾心兰一直在林府待到了亥时三刻。
林桐拉着她叽叽咕咕地说个没完,两个小丫头数年未见,好不容易凑到了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话。正当她们嘻嘻哈哈地乐呵时,顾卓青亲自到府上接人来了。
正如林老夫人所预料的那样,顾卓青忙得焦头烂额,几乎是脚不沾地。她从皇宫出来后,先是赶往都卫司,看望慰问了受伤的将士们。那些跟随她一同回京的苍西兵马,暂时被安置在了都卫司。
从都卫司出来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刑部大狱。
都卫司与禁军联手,抓捕了大部分的蛮族贼寇,但仍有一小部分漏网之鱼在逃。京城各大城门都已严加戒备,禁军也全力协助都卫司巡防城务,正紧锣密鼓地在全城范围内展开搜捕。
刑部大狱之中,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人正在连夜进行审讯,三个衙门的老大亲自坐镇,分别是大理寺卿、都察院御史,以及刑部侍郎。
由于刑部尚书缠绵病榻,无法起身,便由曹侍郎代为行使职权。
曹思仪胳膊上受了伤,疼得冷汗直流,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审问犯人,将所有的疼痛都发泄和报复在了那些贼寇的身上。
顾卓青走进大狱,三个衙门的老狐狸们纷纷恭敬地起身相迎,并且主动将正位让给顾卓青:“将军请上座。”
顾卓青神色淡淡地往边侧的位置一坐,然后抬手示意他们不必拘礼:“各位大人不必客气,都请自便。卓青只是路过,顺道来串个门,长长见识罢了,哪里会审什么犯人。”
她的话说得随意而轻巧,但各位大人听了,却都忍不住冷汗直流,心里暗自揣测:“这位红人可不是随便来串个门那么简单,她这分明是代表陛下前来巡查问责了。”
顾卓青全程都保持沉默,一言不发,看起来仿佛真的只是来旁听而已。
对于今天发生的种种事情,她的心里充满了怒火。那个西离王世子,原本是她手中掌握的一柄可以反杀、挟制西离蛮族的利刃。她一路谨慎小心,生怕出现任何纰漏,但没想到,刚一入了京城,这柄利刃就突然断裂了。
从策划劫囚,到刺杀天子,这一系列的行动,都需要周密详尽的计划,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那么多的西离蛮人,他们究竟是什么时候进入京城的?又是以何种身份混进来的?是伪装成商人,还是其他的身份?他们的路引是否被人动了手脚?他们又藏身于何处?又是如何进行如此精密的部署的?
而且,怎么会那么巧,偏偏在那个节骨眼上,让陛下微服出宫时给碰上了呢?
桩桩件件,都充满了令人费解的谜团。
这一系列看似巧合的事件,实则只要往下深挖,必然能够拔出萝卜带出泥,牵扯出更多见不得人的内幕。
虽然顾卓青远离朝堂,常年待在边陲之地,但对于朝廷里那些龌龊的勾当,她也略有耳闻。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肯定是某些昏聩无能的官员收受了贿赂,暗中放水,才导致了今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