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辣口柔情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928更新时间:25/07/08 16:33:53
莫非最近水逆缠身?回去定要请先生好好卜一卦,驱散这股霉运!
永乐帝一番敲山震虎,实则是借机敲打一众臣子,希望他们能将心思多放在朝政之上,而非沉迷于后宅争斗。
退朝后,温珣与温首辅并肩而行,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颇为骄傲地说道:“不愧是我温家的麒麟儿,四弟宅心仁厚,不以善小而不为,当真是君子之风啊!”
温首辅眼角余光扫过笑意盈盈的温珣,心中却暗暗叹息。
老大终究还是太过天真烂漫了。
并非他瞧不起自己的儿子,温怀沐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若无利益驱动,绝不会轻易插手旁人的闲事。
“怀沐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温首辅觉得有必要探听一下温极的动向,以免他背着自己暗自谋划什么。
“四弟啊,他最近迷上了吃辣,每日都让厨房准备一些辛辣刺激的菜肴。”作为一名合格的兄控,温珣对温极的饮食起居可谓是了如指掌。
“吃辣?他不是向来对辣味敬而远之吗?”温首辅花白的眉毛紧紧地皱了起来。
温极的口味与他如出一辙,两人都无法忍受辛辣,所以他深知那丁点辣味入口便如同烈火灼烧般的痛苦,不禁诧异道:“他怎么突然想起来要吃辣了?”
温珣也感到费解,据说温极每顿饭都吃得十分痛苦,他认真思忖片刻,带着钦佩的语气说道:“四弟自幼便好强,想必是无法容忍自己存在任何弱点,所以才会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磨练自己,一定是这样的!”
温首辅听后,顿时语塞:“……”
有这个必要吗?难不成你的对手还会用辣椒来暗算你?
温首辅阅人无数,擅长洞察人心,却始终无法看透自己的这个小儿子。
“对了,你母亲再过两日便要入京了,你记得安排人前去迎接。”
温珣连忙应允。
走了几步,温首辅又开口问道:“云谦那孩子最近都在做什么?”
温珣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有些难以启齿。
他还能做什么呢?无非是与孟家那个不知廉耻的丫头厮混在一起罢了!
温首辅心领神会,淡淡地说道:“云谦的性子还不够成熟稳重,早些成家立业也好,等做了父亲,自然就会变得成熟了。”
“父亲所言极是,儿子也一直在为云谦物色合适的人选。”
“你能看出什么来?”温首辅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嫌弃之色,“你除了看重门第,还能了解人家小姐的品行吗?这件事还是交给你媳妇去办吧。”
“她?”温珣撇了撇嘴,不以为然,“云谦又不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她怎么可能会用心呢!”
“住口!”温首辅立刻压低声音呵斥道,面色冷峻地说道:“她不仅是你的妻子,更是当今的皇家郡主,说话怎能如此没有分寸!”
“是!”温珣虽然对平阳郡主心存芥蒂,但也不敢违逆温首辅的命令,只能低头虚心接受教诲。
他心中始终只有已故的发妻江氏,江氏离世后,他本想终身不娶,奈何身不由己,只能迎娶了平阳郡主。
但他深知继室往往对原配所出的子女心怀芥蒂,因此至今也不敢将温羌的事情交给她来处理。
“正好你母亲要回来了,过几日在府里举办一场赏花宴,让你母亲和郡主一同过目挑选,总比你强得多。”
“是,儿子明白了。”
思忖片刻,温首辅又补充道:“顺便也帮你四弟相看相看。”
温珣闻言,瞬间干劲十足。虽然老三今年也三十多岁了,却依然孑然一身,但他太过放荡不羁,以至于自己都懒得管他。
可老四不一样,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自己必须管束,绝不能让他像老三那样放任自流!
温府。
温极接连打了几个喷嚏,他眉头紧锁,语气冰冷地说道:“又是哪个混账在背后嚼舌根,要是让我知道,非拔了他的舌头不可!”
锦言犹豫了一下,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主子,您就没想过,您打喷嚏是因为辣椒面呛到了吗?”
他也不知道最近主子是怎么了,不仅每天都要一道辛辣的菜肴,现在还捧了一罐辣椒面回来,美其名曰说是慢慢适应,弄得他都忍不住要打喷嚏了。
温极懒得搭理他。
看得出来,她应该很喜欢吃辣,可自己却一点都碰不了,这样一来,日后岂不是连一起吃饭都无法做到?
他不能让她受委屈,所以只能努力改变自己的口味。
阮沐并不知道温极在府中偷偷“苦修”,这几日她一直在忙着四处收购香料。
魏家正好有一家香料店,应途与他们洽谈一番后,魏家欣然同意将所有多余的香料都以高价卖给应途。
这种愚蠢至极的冤大头可是千载难逢,遇到了当然不能轻易放过。
曹氏看着掌柜呈上的账本和银票,开心地合不拢嘴。
如今魏家真是万事亨通,不仅老爷的前途一片光明,就连做生意都有人争着抢着送钱来。
魏家的香料店生意一直不错,在京城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如今又帮她赚了一大笔,这笔银子不必入账,正好可以留作她的私房钱。
“打探清楚应家四公子收购香料的用途了吗?”
掌柜连忙回答道:“打听过了,听说应四公子也要开一家香料店呢!”
曹氏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啧啧称奇道:“我还真是头一次听说有人这么做生意的,摊上这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儿子,忠勇伯还真是可怜啊。”
这样的败家子,什么都不做就算是对家族最大的贡献了。
“新进的香料应该也快要运送过来了吧?”曹氏抿了一口茶,漫不经心地问道。
“是的,掐指算来,这个月底,从江南出发的货船便该抵达港口了。”
京城的香料一直都由江南的皇商供应,每年都会通过货船将近一年的用量运送到京城。
特别是那些珍稀昂贵的香料,一年产量也不过几十斤,用完了就只能等到来年,所以各家都会囤积一些,但像应途这样不分好坏,一股脑地囤积香料的,恐怕只有他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