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谜局初现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242更新时间:25/07/08 16:33:47

檀巧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谨慎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其他人在场,才压低声音禀报道:“公主,奴婢已经打探清楚了。”

宁舒雅坐在梳妆台前,透过镜子瞥了她一眼,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明珠公主殿下,她受的伤在左肩,所幸并无性命之忧,伤口仅仅两寸深。”檀巧回禀道。

宁舒雅柳眉微蹙,心中疑惑更甚,她追问道:“那么,刺杀发生的那天,究竟死了哪些人?”

“回禀公主,总共牺牲了六十二名禁军,二十八名宫女,还有八十三名刺客。”

宁舒雅的眼神更加锐利,“朝中大臣和后宫嫔妃,可有人受伤?”

檀巧恭敬地摇了摇头:“回公主,并没有。”

宁舒雅陷入了沉思,这场刺杀当真透着古怪。刺客数量众多,按理来说,即使禁军再骁勇善战,也不可能护得所有人周全,更何况,朝臣与皇室成员,竟然只有宁恰波一人受了伤,而且还是轻伤!

宁恰波虽说是替沈丹挡了一剑,但那一剑却像是刻意避开了要害,仅仅是皮肉之伤。

“嬷嬷,你说,一个真正的刺客,拼死挥剑,他想要的是什么?”宁舒雅转头看向一旁的桂嬷嬷,眼神中带着一丝探寻。

桂嬷嬷沉吟片刻,才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公主,刺客嘛,自然是想要取人性命!”

宁舒雅听后,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没错,一个刺客的招式,本应是直取要害,招招致命的,可落在宁恰波身上,却变成了一道无关痛痒的轻伤……

难道说,这场刺杀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夺人性命?

那么,策划这一切的人,他究竟想要什么呢?

“活捉了多少刺客?”宁舒雅再次问道,她想从细节中找到突破口。

“回公主,据说只活捉了十余人,其余的刺客在援兵赶到之前,就都逃走了。”檀巧如实禀报道。

宁舒雅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当日的刺客,少说也有百人,可最后宁南州带着大批援兵赶来,却仅仅只抓住了十余人?

她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用如此巨大的漏洞,设下请君入瓮的局,真是好大的手笔!

与此同时,庄严肃穆的无极殿内,龙椅上的皇帝脸色阴沉得可怕。

偌大的宫殿里,只有他和心腹大臣张旭两人。

“所以,依张卿之见,这幕后主使,究竟是何人?”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张旭神色凝重地拱手,一字一句地说道:“微臣以为,是枢密使吴德春!”

皇帝闻言,脸上露出了诧异之色,他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张卿,你可是朕最信任的人!你明知昨日刺杀的目的并非朕的性命,若真是吴德春所为,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张旭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龙椅上的皇帝,语气平淡地说道:“皇上,刺客来袭,二殿下带着援兵及时赶到,而二殿下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做出反应,是因为他截获了吴德春的密信,请皇上明鉴,整件事,未免太过巧合。”

皇帝沉默了片刻,然后深吸一口气,苍老的双眸中充满了无奈,“想必张卿也猜到了其中的缘由。”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州儿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动起手来却是如此激进!”

“依微臣之见,二殿下并非如此鲁莽之人,若真是为了邀功而策划了这场刺杀,也绝不会留下如此多的漏洞。”张旭语气沉稳地分析道。

皇帝微微一怔,脸色变得更加阴沉,“那张卿的意思是,这背后另有其人?”

“若背后另有其人,那此人的意图便是想离间皇上与二殿下。”张旭说话间,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皇帝的眼睛。他知道,皇帝心里很清楚,如今最有希望被封为太子的,便是宁南州和宁月,想要离间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最终得益的,必然是他们二人中的一个。

若是继续追查下去,那才是正中下怀,况且,即便真的查出了幕后主使,皇上又如何舍得责罚呢?

张旭轻吸一口气,再次拱手,语气坚定地说道:“所以,此番刺杀的主谋,只能是吴德春!”

皇帝听后,怔怔地靠在龙椅上,无奈地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还是张卿思虑周全啊,朕,是不是真的老了?”

“皇上万岁万岁,天颜永驻。”张旭恭敬地说道。

“是吗?”皇帝自嘲地一笑,“可朕这些儿子啊,却是等不及了……”

张旭闻言,选择了缄默不语。

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在他身上,意味深长地说道:“张卿,你是个聪明人,朕有你,是朕的福气啊。”

“能为陛下分忧解难,是微臣的荣幸。”张旭谦卑地说道。

行宫之内,庭院宽阔而幽静,青松翠柏错落有致,微风拂过,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因为秋狝被迫推迟,众人便在行宫中各自寻找乐趣,宁舒雅离开了杜鹃宫,许多朝臣的妻女也趁着天气晴朗,出来散心走动。

一路上,在桂嬷嬷的介绍下,宁舒雅对几位朝臣的家眷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她回朝的时间尚短,根基未稳,步子不能迈得太大,所以也无暇与这些人深入交往。

她今日的目的,仅仅是远远地观察这些人,看看是否有合适的人才,以便日后能够收为己用,提前做好准备。

凉亭之中,宁舒雅慵懒地倚靠在栏杆上,不远处,一群莺莺燕燕正在兴致勃勃地赏花,亭亭玉立的身姿,银铃般的笑声,构成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

“嬷嬷,你说,她们为何能如此高兴呢?”宁舒雅撑着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桂嬷嬷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轻声说道:“公主,或许,宫外之人,比宫里人活得更轻松自在吧。”

宁舒雅闻言,微微一笑,是啊,宫外之人,尚且还有自由可言,而身处宫闱之中,此生都难以逃脱命运的枷锁。

“长公主!”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响起。

宁舒雅循声望去,映入眼帘的,竟然是徐奏。

徐奏面带笑容,大步向她走来,手中还握着一束新鲜采摘的鲜花,他恭敬地行礼道:“微臣见过长公主殿下!”

宁舒雅缓缓坐直身子,轻声问道:“世子一人?”

徐奏点了点头,解释道:“是,闲来无事,便出来随意走走。”

宁舒雅想起了之前答应宁月,要在秋狝中与徐奏组队的事情,她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地说道:“世子可去围场看过了?想来明珠公主的伤势也快要痊愈了,等到秋狝正式开始,本宫还要仰仗世子取胜呢。”

徐奏听后,扬起眉毛,自信满满地说道:“那是自然!长公主殿下请放心!取胜之事,就交给微臣便是!”

说完,他神色变得严肃了几分,关切地问道:“公主殿下,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您……可还好?”

宁舒雅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她平静地回答道:“还好,未曾受伤。”

徐奏闻言,深吸一口气,刺杀发生的那天,他与朝臣们一起坐在后面的马车里,等他下车的时候,现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后来,二殿下赶来稳住了局势,他才听说宁舒雅失踪了,当时,他很是担心。

可这里是大肃,不是他可以只手遮天的青州,即使他再着急,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