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哑奴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609更新时间:25/07/08 16:33:47
“桂嬷嬷,你可知道,他们今日为何会跪在此处?”宁舒雅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老奴愚钝,还请公主明示。”桂嬷嬷略微躬身,眼角的皱纹堆叠在一起,遮掩着她深藏的疑惑。她不明白,长公主今日兴师动众,将全宫上下召集于此,究竟是为何事,难道是要借此机会,立下什么新的规矩?
宁舒雅嫣红的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如同寒冬腊月里悄然绽放的梅花,清冷而孤傲。“人生来便有三六九等之分,这,便是他们今日跪在此处的根本原因。”
桂嬷嬷闻言,身躯微微一震,眼中困惑更甚。她服侍长公主多年,却从未见过她如此姿态。
宁舒雅深吸一口气,挥了挥手,示意身后的宫女上前。“东西,拿来。”
宫女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恭恭敬敬地端着一个托盘,缓缓呈了上来。托盘之上,静静地躺着一个白玉瓷瓶,瓶身光洁细腻,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然而,瓶中之物,却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剧毒——封喉。
只要一滴,便可让人永远也无法发出声音。
今日,她要用这瓶毒药,在这座森严的宫殿之中,立下属于自己的威严!让所有人明白,谁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宁舒雅缓缓地将那白玉瓷瓶拾起,冰凉的触感自指尖传来,如同蛇信般阴冷。
张旭赶到之时,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幅令人心惊胆战的画面:宁舒雅正一只手紧紧地捏着一个宫女的脸颊,另一只手则毫不留情地将那瓶剧毒,强行灌入她的口中。
正午的阳光炽热而耀眼,她站在阳光之中,身姿挺拔,脸庞清瘦,一双凤眸犹如寒潭般深邃,闪烁着令人捉摸不透的光芒,如同刀锋般锋利。
她松开了手,那空空如也的药瓶,无力地摔落在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重锤般狠狠地敲击在院中数百名宫人的心头,令她们备受惊惧,纷纷低下头颅,生怕下一个遭此厄运的,便是自己。
那被灌了毒药的宫女,顿时痛苦地倒在地上,双手疯狂地抠着自己的喉咙,面色涨红,拼命地想要将那毒药吐出来,却无济于事。
“公主赏你的,便好好受着!”桂嬷嬷一声厉斥,如同惊雷般在院中炸响,震慑得那宫女浑身一颤,立即停止了挣扎的动作,眼泪如同断线的珍珠般不断地涌出,却再也不敢发出丁点声音。
“胆敢跑到贤妃娘娘那儿,搬弄是非,乱嚼舌根,公主留你一条性命,已是天大的仁慈!”桂嬷嬷冷冷地斥责道,目光如同利剑般扫过院中其余的宫人,“若日后再有妄言者,一律如她一般,做个哑巴!”
彼时,那服用了毒药的宫女,药效已然发作,痛苦地在地上翻滚着,双手用力地挠着自己的喉咙处,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她的气管之中疯狂地撕咬啃噬,让她生不如死。
宁舒雅浓密而卷翘的睫毛,在她的凤眸上投下一片浓重的荫翳,使得她的眼神愈发晦暗不明。她紧紧地盯着那在地上痛苦挣扎的宫女,嘴角缓缓扬起一抹浅浅的笑意,如同冰雪初融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残酷。
“嬷嬷。”她轻声唤道。
“公主。”桂嬷嬷立即上前,恭敬地应道。
“她叫什么名字?”宁舒雅淡淡地问道,仿佛只是在询问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回禀公主,这贱婢,名叫如烟。”桂嬷嬷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宁舒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在那痛苦不堪的宫女身上。“瞧这哭得梨花带雨的模样,倒真是叫人怜惜。”
桂嬷嬷闻言,眸中闪过一丝讶异之色,随即又恢复了平静,讳莫如深。她跟随长公主多年,深知她的心思,却也无法完全揣摩透彻。
宁舒雅正欲再吩咐些什么,眼角的余光,却忽然瞥见院中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下,不知何时站立了一抹白色的身影。
她定睛看去,与那人四目相对,她的唇边,不由自主地漾起一抹更深的笑意。
“张大人,何时到的?”她缓缓地走下台阶,一众宫人连忙朝两侧退去,给她让出一条道路。
张旭上前,朝着宁舒雅恭敬地行了一礼。“见过长公主,微臣,刚到。”他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宁舒雅停在他的面前,他垂着头,白色的衣袍一尘不染,乌黑的头发用一根丝带束起,显得干净利落,鬓间一缕碎发,轻轻拂过他俊朗的脸廓,为他增添了几分风流倜傥之感。
微风拂过,他身上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气,似松柏般清冽,又夹杂着淡淡的墨香,令人心旷神怡。这特殊的味道,似一把开启尘封记忆的钥匙,当嗅到这特殊的香气时,宁舒雅脑海中那些久到几乎被她遗忘的回忆,又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七年前,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还只是一个区区员外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和亲史官,是最为辛苦的差事,不仅要跟随和亲队伍一路抵达遥远的匈奴,还要再原路返回,风餐露宿,历经艰辛。
那时,他刚以金科状元的身份,进入尚书省,也不知是得罪了何人,竟然被安排了这般苦差。他跟随她的和亲队伍一路,总是不远不近地跟在她的身后,无论发生何事,他总能波澜不惊地执笔记录下来,仿佛一个没有感情的记录机器,想让她不注意到他,都难。
“公主回朝,八方来贺,贺礼已到殿外,公主是否要过目?”他开口说道,语气淡漠而疏离,仿佛只是在公事公办。
宁舒雅的眸中,染上了几许不明意味的打趣之色。“好啊,本宫倒要看看,他们都送了些什么好东西。”
张旭目光朝着殿外示意了一下,早已等候多时的侍卫,立即将一个个红木箱子,抬了进来,足足摆了大半个院子,显得格外壮观。
“劳请大人,替本宫一一介绍。”宁舒雅微微挑眉,饶有兴致地说道。
他却始终未曾抬眸看她一眼,而是上前打开了第一口箱子,一本正经地介绍起来。“此乃幽州郡守献礼鲛人珠,传说将其珠碾磨成粉,乃是美颜圣品,可使肌肤白皙如雪,永葆青春……”
“此乃治华县县令献礼鹿茸,乃是补气益血的圣品,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此乃……”
宁舒雅一直盯着他的侧颜,他脸上细细的绒毛,在阳光下都清晰可见,他的轮廓分明,如同刀削斧劈般,充满了阳刚之气,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触摸。
忽然,她顿住了脚步,面露疑色。
幽州、治华县……这些都是大肃的一些弹丸之地,距离京城遥远,消息闭塞,她回宫的消息,竟然传得这般快,而且,送上的东西,不是美容养颜,便是强身健体,看来,连她回宫之后的状态,这些人都知晓得一清二楚。
宁舒雅目光看向高高的红墙,这宫墙困住的,到底是只有人,还是人心?
张旭见她停下,这才抬眸看去,顺着她的视线,他只看到了一眼望不见尽头的宫墙,高耸而冰冷,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公主可是对贺礼,有所疑虑?”他问道,声音依旧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宁舒雅收回目光,恰好与他对视,漫不经心似的说道:“本宫只是想知道,张大人,你献了何礼?”
他的神色依旧没有任何波澜,淡淡地垂下视线,拱手道:“微臣惶恐,未曾备礼。”
一直跟在后方的桂嬷嬷,恰时上前,附耳低声解释道:“公主,张大人身居礼部尚书要职,若是献礼不合规矩,反而会惹人非议。”
宁舒雅闻言,静静地瞧着他。
原来,回宫这些日子,常听宫女们私下里念叨的那个人,便是他。那个从一介草民,到御前红人,不到而立之年,便官拜一品尚书的传奇人物。
说是他乃是当今皇上的智囊,替皇上出谋划策,凭一己之力,便让林胡、柔然等多地不战而降,避免了战火荼毒,乃是当之无愧的国之栋梁。
宁舒雅轻笑一声,七年时间,他既无帮派依傍,亦无显赫世家为盾,从一名微不足道的小员外郎,一步步攀升至尚书高位,倒真有几分本事。
“如此。”她开口说道,打趣之意更加显然,“尚书大人既然未给本宫准备礼物,那不如在接风宴上,抚琴一曲,以表祝贺如何?本宫可是听说,大人一手琴技,冠绝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