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帝后归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891更新时间:25/07/08 16:33:46

她凝望着精致的床幔,轻声低语:“多行善事,广积功德,种下善因,必得善果……”

……

在药王谷度过了漫长的几个月后,司楠云终于准备启程返回京城。

大长老关切地问道:“谷主,你难道不考虑留在药王谷吗?这里才是你最自在的地方。”

司楠云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坚定:“我不仅是药王谷的谷主,更是大晋的皇后,身负重任,不可久留于此。”

大长老深知她的责任,叹息一声道:“我知道了,我会尽心守护药王谷,你得空记得常回来看看。”

“会的!”司楠云颔首应允,接着说道:“大长老,此番我打算带一些弟子回宫,我们学医是为了救死扶伤,悬壶济世,而非偏安一隅。”

她希望能像师父一样,行走天下,医治病患,但身为皇后,她无法常年在外奔波。

因此,她计划培养一批徒弟,同时种植药材,开设药铺,让她的徒弟们代替她前往各地行医,希望能帮助那些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贫苦百姓。

听闻此言,大长老满脸欣慰,赞赏道:“好,一切都依你所言,你想做什么便放手去做,我们都会全力支持你。”

数日后,司楠云带着十几位药王谷的弟子踏上了归途。

一路上,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停留三日,进行义诊。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直到五月,她们的队伍才抵达京城。

风千殇早已在城门口翘首以盼,一见到她的马车,便迫不及待地策马上前,拦住了去路。

司楠云迫不及待地跳下马车,满脸喜悦地朝着风千殇飞奔而去。

风千殇连忙伸出双臂,将她紧紧抱在怀中,原地转了好几圈,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喜悦。

“风千殇,我回来了,这几个月你有没有想我?”她娇嗔地问道,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风千殇将头埋在她的颈窝,声音略带哽咽:“想,特别想!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想你。”

“我都记起来了,这一世,谁也无法将我们分开,你要是敢变心,我就……我就诅咒你,然后找一个比你年轻,比你俊朗的男子当夫君。”她故作凶狠地威胁道,眼中却充满了爱意。

风千殇嘴角微微上扬,轻声承诺:“我好不容易才能与你相守,绝不会放开你的手,若真有那一天,我宁愿先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让你受到一丝伤害。”

六年光阴如梭,司楠云为风千殇诞下了一对龙凤胎。

经历了漫长的三个月月子,她终于被允许外出透气。

一踏出宫门,司楠云便贪婪地深吸了一口气。

“还是外面的空气更加清新!”她忍不住感叹道。

话音刚落,一把油纸伞便遮住了她头顶的阳光。

“下雪了,你刚出月子,受不得寒!”风千殇语气关切地说道。

看着风千殇担忧的眼神,司楠云有些无奈地说道:“放心吧,我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而且我穿得很暖和,还带着手炉,不会着凉的。”

“再说,这也不是我第一次生孩子了。”她补充道。

风千殇登基不过几个月,朝中的大臣们便开始催促他广纳后宫,以充实后嗣。

风千殇顶住了压力,但司楠云却感到有些吃不消。

毕竟整个后宫只有她一位女主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她的肚子上。

所以,在建安二年,她十七岁那年,她便主动拉着风千殇圆了房,结果不到两个月就怀上了身孕。

风千殇刚尝到甜头,就被迫禁欲,那段时间怨气冲天,以至于那些催促风千殇生孩子的大臣们都倒了大霉。

她的第一个孩子是皇子,也是在寒冷的冬日降生的。

生完孩子后,风千殇就不打算让她再生育了,背着她去找苏木要了避子药。

这第二胎的到来,完全是个意外,那段时间风千殇忙于政务,忘记了服药,她就这么意外地怀上了。

回忆起往事,风千殇眉头紧锁,说道:“那怎么能一样?这次你生了两个孩子,还差点难产,更应该多加注意。”

“好了,我知道了,不是有你在我身边吗!”她撒娇道。

说着,司楠云便催促道:“我们快些走吧,今天是元宵佳节,我们去观赏灯会。”

“好!”

风千殇无奈又宠溺地应了一声,便小心翼翼地拥着司楠云,一同朝着朱雀大街走去,一路上,他都细心呵护着她,尽量避免她被人群冲撞和惊扰。

道路两旁,家家户户都挂起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整个街道都笼罩在一片璀璨的光芒之中。

街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崭新的衣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司楠云目不转睛地欣赏着精彩的舞龙舞狮,以及各种令人惊叹的杂技表演……

当她驻足观看时,几个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引起了她的注意。

她连忙拉了拉风千殇的手,兴奋地说道:“这就是司轻轻口中的西方人吧?没想到真的有人长成这样,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

风千殇解释道:“三个月前,他们随着你的三哥一起回来的,那时候你刚生完孩子,我怕你忍不住好奇心想去看,就没告诉你。”

这是司长瑜第三次从海外归来,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听说了大晋的繁荣昌盛,便慕名而来,想要一睹风采。

六年前,风千殇和司楠云从司轻轻口中得知了这些人的存在时,都感到难以置信,但他们并没有怀疑。

毕竟,司轻轻来自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即使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所见所闻也远比他们丰富。

于是,风千殇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来规划和建造船只。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便派遣司长瑜和池闻渊率领数万精兵强将,乘坐上百艘大小船只,携带各种先进武器,去探索司轻轻口中的海外国家。

不到两年的时间,司长玮和司长瑜便凯旋而归。

他们将司轻轻口中的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量的农作物带回了大晋,如今,这些作物已经在各地广泛种植,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