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祠堂风波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775更新时间:25/07/08 16:33:44

刘虎那群人见识到苏钦月的手段后,终于乖乖让出一条路来。临行前,苏钦月不忘从药囊里取出一枚药丸,递给刘家老太太。她声线轻柔,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冷静:“今日您心力交瘁,这药丸点燃熏一熏,至少能让您睡个安稳觉。”刘虎看着她,心中五味杂陈,竟不知该作何感想。

苏钦月领着沈深观步入祠堂,沈深观回望了一眼渐行渐远的刘虎一行人,忽地伸出手,眼神里带着几分漫不经心:“什么好东西,也给我尝尝鲜?”苏钦月目光冰冷,淡淡扫过他:“别急,你的药,一样都不会少。”

---

谁也没料到,刘虎的麻烦竟会如此迅速地平息。

当苏钦月和沈深观踏入沈家宗祠时,不期然听见梁氏尖锐的抱怨声正回荡在祠堂之中。她正对着几位宗族长老,声泪俱下地控诉:“瞧瞧,二哥儿才回来几天,就把宗祠搅得乌烟瘴气。他那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今日闹着要入族谱,明日还不得骑到咱们头上作威作福?”

苏钦月闻言,脚步未停,声音却如珠落玉盘般清脆,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恭敬:“妾身不敢。妾身向来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逾越,还请大伯母明鉴。”

梁氏脸色骤变,显然没想到苏钦月竟会如此迅速地出现。她眼神转动,落在沈深观身上,语气瞬间变得凌厉:“意哥儿,闹出这样的事情,你还要让她入宗祠?她根本不够资格,族老们恐怕第一个就不答应!”

苏钦月将目光投向沈深观,原以为他会像往常一样对此类争执置若罔闻。然而,沈深观却缓缓抬起头,眸中寒意森森,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折腾这么久,也该结束了吧?”

他平时对旁人总是冷淡疏离,此刻却对着族老们拱手行礼,姿态不卑不亢:“诸位长辈方才想必也瞧见了,苏氏在面对那等危机时,依旧能临危不乱地化解刘虎之流的困境。难道这样的女子,还不够资格入我沈家门楣吗?那长辈们未免也太过挑剔!”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难不成,只有那些只会给郡王府惹麻烦的废物,才有资格载入沈家族谱?”

他话中所指,族老们心知肚明,一时面面相觑,神色间流露出几分动摇。

梁氏被沈深观的话激怒,厉声斥责:“意哥儿说这话,可不是没良心了?外头那些人又不是冲着我们来的,分明是冲着你来的!是你招惹了他们,怎么反倒成了我们沈家的过错?”

一位年长的族老也随声附和道:“意哥儿,刘虎所言毕竟是事实。既然是你招惹的祸端,该生气的反而是我们。你看看,如今沈家都被你拖累成了什么样子?”

“拖累?!”

这话一出,旁人尚能忍耐,苏钦月却忍无可忍。她声音清冷,字字铿锵:“从前沈深观在西北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之时,你们哪一个不是将他视若珍宝,恨不得用世上最华丽的辞藻来赞美他?如今他不过是为了守护家园而伤了腿脚,怎的就成了‘拖累’?堂堂盛京郡王府,说到底竟还不如我们云州的寻常商贾人家明辨是非!”

梁氏从未见过苏钦月这般锋芒毕露,一时竟有些怔愣。而那位族老被苏钦月一番话驳得面红耳赤,窘迫不已。

沈深观耸了耸肩,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语气中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嘲讽:“你们既想要苏家的丰厚嫁妆,又不愿让人家的女儿入族谱。也难怪沈家日渐衰败,不复往日荣光!”

其他两位族老听了这话,哪里还能安坐?况且这几年谁不知道沈深观是个混不吝的主儿?他们只得出来打圆场,语气和缓:“行了行了,不过是出了点小乱子。既然事情已经解决,也别耽搁了入族谱的吉时了。”

梁氏见族老们这般墙头草的姿态,气得七窍生烟。她猛地甩袖,转身便要离去,作态十足,意图让族老们出言挽留。

然而,苏钦月却先一步对着梁氏的背影恭恭敬敬地福了一礼,声音清晰而诚恳:“就不送大婶婶了,多谢大婶婶成全。”

此言一出,梁氏纵有万般不愿,也只得愤然离去。苏钦月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中料定,她怕是气得不轻。

---

没有了梁氏的掣肘,族老们也不敢再招惹沈深观这个“二世祖”。苏钦月的名字,顺顺利利地被载入族谱。三位族老见事已定,也便先行告辞。

看着苏钦月认真跪在蒲团上,对着沈家祖宗牌位虔诚祭拜,沈深观嗤笑一声,语气不屑:“这是我沈家的祖宗,你反倒拜得格外认真?”

苏钦月双手合十,闭目默念心愿,对着前方的灵位恭敬地磕了三个响头。她这才起身,准备奉香,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庄重:“你还知道是你沈家的祖宗,就该心存敬畏。这里是祠堂,容不得丝毫亵渎。”

“无趣!”

沈深观的目光落在离他们最近的沈家老侯爷灵位之上,语气中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嘲讽:“若祖父和父亲当真保佑,沈家又怎会落得今日这般田地?我要出去和二皇子喝酒了,你是要与我一同离开,还是继续留在这里装模作样?”

“你去吧。”

苏钦月眸色浅淡,将点燃的香恭敬地插入香炉之中,语气平淡却透着一丝不容置喙:“少花些钱,该蹭二皇子的就蹭,他可不差钱。”

沈深观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摇头离去。

苏钦月则继续跪在蒲团之上,心中默念祈祷,神色虔诚。

---

她在沈家祠堂里跪足了一个时辰,才揉着有些僵硬的膝盖缓缓站起身来。祠堂外又起了风,迟儿见状,立刻将披风披在了苏钦月的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