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惊天秘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185更新时间:25/07/08 16:33:42

杜白洛轻抬臻首,盈盈泪光还挂在如画般的俏脸上,带着一丝颤音,用略带哽咽的语调问道:“此话当真?”

“自然句句属实。”宋黎看着她,用带着关切的语气说道:“你方才那模样,可真是吓坏我了,我还以为那凤辞欺负你了呢,我连怎么教训他都已经盘算好了。”

“他才不会如此待我呢。”杜白洛小声嘟囔着,语气中带着一丝甜蜜。

几人正低声细语,凌枫却在这时闯了进来,打破了这温馨的氛围,他略带急促地禀告道:“王爷,王妃,大周太子和嘉宁公主前来拜访,如今已在花厅等候多时了。”

宋黎和谢影眼神交汇,都从彼此眼中捕捉到了一丝疑惑。

虽然大周和大雍两国联姻已久,关系密切,但他们与大周皇室并无私交,这突如其来的拜访,着实令人费解。

两人还在思忖之际,却见来人已步入了花厅。

谢影向来人拱手作揖,语气不失礼貌地说道:“萧兄,别来无恙。”

萧俶只是略显敷衍地回了一礼,一双眼睛却如同磁铁般,紧紧地黏在宋黎身上,丝毫没有掩饰。

谢影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异样,身形微微一动,自然而然地挡在了宋黎身前,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萧兄这般直勾勾地盯着本王的王妃瞧,是何道理?”

站在萧俶身旁的嘉宁公主萧锦欢也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袖,示意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他这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连忙收回了那过于热切的视线,略带歉意地对谢影说道:“是孤孟浪了,还望谨王和谨王妃,能够海涵。”

他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实在是谨王妃与孤的一位故人长得太过相像,所以孤一时情难自禁,这才多看了几眼。”

“萧俶!”嘉宁公主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悦,她紧蹙眉头,用责备的眼神看着他:“来时本宫与你说过什么,你都忘了吗?怎能如此无礼!”

说完,她转过头,用歉意的目光看向谢影和宋黎,语气诚恳地说道:“实在抱歉,我这二弟向来不懂事,希望两位不要因此而误会。”

“我们此番前来,其实是有一事想要向谨王妃求证。”萧锦欢斟酌了片刻,才缓缓开口道:“此事事关重大,还望谨王妃,能够如实相告。”

宋黎听闻此言,目光便落在了萧锦欢身上,大周嘉宁公主,乃是大周帝后的掌上明珠,自幼便备受宠爱,如今更是手握半枚虎符,可见其地位之重。

只是不知,这大周此番前来,究竟是何用意,仅仅只是拜访而已,竟然派来了两位如此举足轻重的人物。

“嘉宁公主请讲,”宋黎微微颔首,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随后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

萧锦欢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宋黎,一字一句地问道:“听闻,谨王妃并非镇国公府的亲生女儿,不知谨王妃可曾寻到自己的家人?”

宋黎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当年秦氏将我带走之时,我尚在襁褓之中,对自己的生母自然没有任何印象。”

“而且此事已经过去了太久,想要追查,恐怕难如登天。”

萧俶听到这里,神情变得激动起来,他一把抓住萧锦欢的袖子,略带兴奋地说道:“长姐,你看谨王妃都已经亲口承认了,她不是镇国公府的女儿,你还在犹豫什么,还不快将她的身世告诉她!”

萧锦欢瞪了他一眼,示意他注意自己的言行,身为储君,应当喜怒不形于色,像他这般沉不住气,实在是有失身份。

萧俶委屈地耷拉着脑袋,心中暗道,自己也不是故意的,只是好不容易找到了妹妹,心里实在是高兴,母后这些年一直对妹妹念念不忘……

宋黎心中一动,身世?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世?难道大周这对姐弟,知道自己的身世不成?

“二位,若是诚心来做客的,本王自然欢迎,但若是怀着其他目的,还是请回吧。”谢影略带不悦地皱了皱眉,总觉得这两人从一出现就透露着一股古怪的气息。

萧俶闻言,却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看着谢影说道:“谨王,你竟然要赶我走,你信不信我一会儿连你媳妇一块儿带走。”

“咳咳……”宋黎被他这番惊世骇俗的话吓得直咳嗽,连忙说道:“太子殿下,此话可不能随意乱说。”

“谨王妃,当初偷走我们三妹的那个人,我们费尽心力,终于查到了大雍的镇国公府。”萧锦欢稳了稳心神,继续说道:“我们怀疑,你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三妹。”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萧锦欢似乎早已预料到她会提出质疑,立刻从随从手中接过一个卷轴,缓缓打开,“你看画上的这个女人。”

只一眼,宋黎便愣在了原地,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

画中的女人,与她有着七八分相似,简直就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是,那女人看上去比她年长几岁。

“这……”宋黎指着画中之人,脑海中瞬间回荡起秦氏曾经说过的那句话:你和那个女人越长越像了,尤其是眉眼,简直如出一辙。

谢影也微微蹙起了眉头,目光在画中女子与宋黎之间来回游移,带着一丝疑惑问道:“你们是说,云蛟是你们的三妹妹?可大周的昌平公主,不是体弱多病,一直深居宫中吗?”

他也想不相信,但画中的女子与宋黎实在是太像了,简直就像是孪生姐妹一般。

“况且,你大周皇室的皇后生产,为何会选择在大雍境内的镇国寺,身边竟然连一个随从都没有?”

谢影抛出了心中的疑问,那日秦氏说得清楚,宋黎的亲生母亲生产之时,身边并没有任何随从伺候。

“这些都是用来迷惑外人的障眼法罢了,而且此事说来话长。”萧锦欢收起画像,缓缓地讲述着其中的缘由。

十六年前,大周皇室内斗异常激烈,当时的太子和太子妃,也就是如今的帝后,处境十分艰难。

那时,先帝的五个成年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斗得你死我活,太子也因此身陷囹圄,被关进了大牢,他早已预感到危机四伏,便提前将身怀六甲的妻子秘密送走。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太子的政敌费尽心机,终于找到了即将临盆的太子妃,并告知她太子即将被处斩的消息。

太子妃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因为太过担心自己的爱人,甚至都来不及仔细思考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便将身边所有的仆人都派去营救太子。

偏偏就在此时,太子妃因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导致腹中还未足月的孩子突然发动,无奈之下,她只好向当时也在镇国寺祈福的夫人求助——

而那位夫人,正是秦氏。

当她再次醒来时,却发现身旁躺着一具小小的尸体,早已没有了呼吸,而那位曾经帮助过她的夫人,也早已不知去向。

至于她是如何得知自己的孩子并没有死的,或许这就是母女之间的血脉感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