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弑君者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555更新时间:25/07/08 16:33:37

“陈副教头,你当真以为本王会眼睁睁地看着太子,以平叛之名,堂而皇之地联合各方势力,反过来压制本王吗?呵呵,本王偏要让他来当这个弑君杀父、背负千古骂名的大逆之人!”

这番话如同惊雷般炸响,震得陈副教头浑身一凛,瞬间愣在了原地。他只知道安王裴郓瓷要起兵造反,而自己也被迫上了这条注定充满血腥的贼船。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家人的安危,他不得不跟着一条道走到黑。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裴郓瓷的心思竟然如此深沉,手段更是狠辣到了这般地步。

“可……可是皇上他老人家……”陈副教头声音有些颤抖,显然是被裴郓瓷的计划吓得不轻。

“皇上驾崩于乾清宫,身中剧毒而亡,这没错。但谁又能断定,这下毒之人就一定出自本王之手呢?太子平日里装出一副纯良无害的模样,实则内心阴险狡诈、虚伪至极,为何不能是他做的?”裴郓瓷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弧度,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轻笑。“本王早就为太子殿下精心准备了一出好戏,就等着他粉墨登场了。”

原来,裴郓瓷早已暗中买通了中书令,命其仿照当今圣上雍帝的笔迹,伪造了一份所谓的“罪己诏”。在这份伪造的圣旨上,雍帝痛心疾首地承认,自己经过彻查才发现,真正与皇城司暗中勾结之人,并非安王,而是太子。包括此前发生的一系列案件,也都是太子为了栽赃陷害安王而精心设计的阴谋。雍帝在圣旨中表示,自己一时糊涂,错信了太子的谗言,才会做出废黜安王的错误决定。因此,他特此下旨为安王平反昭雪,并要废黜太子之位,改立安王为新的储君。

“这封尚未公之于众的‘罪己诏’,便是太子狗急跳墙、毒杀父皇的真正起因。”裴郓瓷的笑容带着一丝残酷,“太子眼看着自己所做的那些龌龊事就要彻底败露,便与姜皇后联手,丧心病狂地毒害了皇上,妄图篡夺皇位。此等大逆不道之罪,当诛九族,凌迟处死,方能谢天下!”

“不仅如此,太子弑君篡位之后,还妄想将这滔天罪行栽赃到本王的头上,简直是痴心妄想!本王绝不会让他得逞,这才被迫奋起反抗,誓要铲除这谋朝篡位的逆子,还大梁一个朗朗乾坤!”裴郓瓷慷慨激昂地说道,“所以,真正要谋反的人是太子,而本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匡扶正义、拨乱反正!”

陈副教头听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他见过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之人,但从未见过如此胆大包天、肆无忌惮之徒!仅仅凭着一封伪造的圣旨,就敢编造出如此离奇的故事,而且还说得跟真的一样,简直是匪夷所思!

他心中暗想,这番鬼话,究竟会有谁相信呢?这么多年来,窦党在朝中权势滔天,横行霸道,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实。谁又会相信,一直被窦党压制的安王会是什么好人?

裴郓瓷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脸上依旧带着那副淡然的表情:“谎言重复千遍,便会成为‘真理’。更何况,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并非是让所有人都相信我们,而是一个能够名正言顺、师出有名的理由罢了。”

他精心编造的这套谎言,是为了让那些还在摇摆不定、心存顾虑,不想背上谋反罪名的人,找到一个能够心安理得地倒向他这一边的借口。有了这些人的鼎力相助,他便能更快地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待他登上皇位之后,无论是朝中的文武百官,还是底层的黎民百姓,都会逐渐臣服于他,尤其是那些愚昧无知的百姓,最容易被蒙蔽和操控。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大梁的后世子孙在提到他时,不仅不会说他半句不是,反而会把他视为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一代霸主,顶礼膜拜。

“本王现在交给你一件极其重要的事。”裴郓瓷收回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压低声音说道。

陈副教头闻言,虎躯一震,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绝望。他心想,终于来了,该来的还是来了!王爷果然还是要让他去刺杀那个可怕的男人!

然而,接下来裴郓瓷所说的话,却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裴章,他必死无疑,但自有别人会去取他的性命。你现在要做的,是带上你手下的人马,按照本王给你的这份名单,将上面所有的人,一个不留地全部诛杀!记住,务必要斩草除根、鸡犬不留,灭他们满门!”

陈副教头接过名单,定睛一看,发现上面所列之人的名字,几乎都是姜党的骨干成员,亦或是与姜家有着千丝万缕姻亲关系的人。其中,赫然就有之前已经遇刺过的国子监祭酒的名字。

“姜氏一族对我母妃犯下的滔天罪行,本王必将百倍奉还!”裴郓瓷咬牙切齿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刻骨的仇恨。

而陈副教头在听到这句话时,心中顿时明白,裴郓瓷已经彻底放弃了窦氏。这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牺牲一切的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即便是生他养他的亲生母亲,也要为了他的宏图霸业让路,成为他手中的一颗棋子,随时可以被舍弃。

……

第二日,雄鸡报晓之时,窦氏的尸体便被几个面无表情的宫人粗暴地拖拽着,扔出了皇宫的大门。

她的尸身上,竟然没有头颅!因为她那颗曾经高傲无比的头颅,此刻正被单独悬挂在宫门之上,随着凛冽的寒风,缓缓摇摆着。

也不知她死前究竟遭受了何等残酷的折磨和惊吓,才让她那张曾经美艳至极的脸庞,永远定格在了如此扭曲而狰狞的一瞬间,以至于美丽尽失,只剩下让人不忍细看的丑陋和不堪。

所有路过宫门之人,在看到悬挂在那里的头颅时,都不禁感到一阵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被挂在那里的,莫非就是曾经宠冠后宫,在整个华京都可以横着走的窦贵妃吗?”

“究竟是谁如此心狠手辣,杀了她还不让她安息,竟然要把她的人头挂出来示众,真是太残忍了!”

“哼,她可是窦党之首,仗着皇帝的宠爱,在后宫里兴风作浪,干预朝政,还养出了一个意图谋反的好儿子!把她的人头挂出来,就是要以儆效尤,告诫那些乱臣贼子,他们的下场也会和她一样,这就是罪有应得!”

“说得对!这个狠毒的女人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就因为她的儿子谋反,这好端端的华京都被搅得天翻地覆,民不聊生!要是这场祸事真的无法平息,又会有多少无辜的百姓因此而失去家园,丢掉性命!这些人和你我一样,都是安分守己、与世无争的平民百姓,平日里安居乐业,从未做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又凭什么要遭受如此无妄之灾?”

“对,杀得好!杀得真是大快人心!”

“这些为虎作伥、祸乱天下的窦党,都该死!全部都应该被千刀万剐!”

……

武安侯府。

“大姑娘,外面传来消息,说窦贵妃被杀了,人头还被悬挂在了宫门之上示众!”

闻轩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并没有露出丝毫惊讶的表情。

她早就说过,窦氏迟早要为自己所犯下的罪孽付出惨痛的代价,接受应有的惩罚。

倒是站在她身旁的蝉儿,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内心感到无比复杂,百感交集。一方面,她觉得窦氏这个蛇蝎心肠的祸害终于罪有应得,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大快人心。但另一方面,她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一般。

当年,她鱼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时,窦氏就该死了。这迟来了多年的大仇得报,竟然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快意,反而觉得有些怅然若失。

而且,杀了窦贵妃的也不是她,这也根本算不上是她亲手为鱼家报了仇雪恨。

闻轩敏锐地察觉到了蝉儿神情的变化,知道她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消化这件事,于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柔声说道:“等京城之乱彻底平息之后,我陪你一起去你家的祖坟,好好地给你的亲人们上一炷香,祭奠祭奠他们。”